环球微资讯!四川女学生身陷“初夜门”,聊天记录引爆全网:人没了底线有多可怕?

2023-01-19 12:32:24    来源:实用商业心理学    

点击 实用商业心理学↓, 回复"3030"获取「20节人际高手课:如何用朋友圈赚钱」

作者:拂苏


(资料图)

来源:励职派(ID:xzzhichang)

学校,本应该是社会中最后一片净土。

没想到却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01

近日,在四川泸州某乡镇初中,一在校女生突然收到一条信息,对方问她:

“一台苹果手机换你一晚,愿不愿意?”

并附上了一个呲牙咧嘴的微笑表情。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女生当即懵了,回复道“啥子?”

没想到,对方又强调了一遍:

“就是那个意思啊!”

眼见女生还是不懂,对方怀疑女生装傻,竟恼羞成怒直接挑明:

“14岁过后就不是儿童了。”

还不忘大骂女生是“傻b”。

女生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瞬间感到恶心至极,不禁破口大骂:

“狗叫啥子!”

她不敢相信对面这个言语轻薄、低俗下流的人,竟是她平时尊敬有加的老师。

而且她才只有14岁,还未成年。

对着一个小孩说出这么猥琐的话,无疑是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女生看完信息后,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

她既害怕于老师的威信,又担心自己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庆幸的是,最终理智战胜了恐惧,她决定向外界发出求助。

她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名男教师的所作所为,并将聊天记录上传到网络上。

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友们很快扒出了这名男老师的照片,虽看不清正脸,但可以看出他年纪轻轻,而且衣冠楚楚。

如果不是女学生的爆料,很难将这样一个“体面”人,和一个骚扰犯联系起来。

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当地教体局也被惊动了,很快就发布通报,

称立即对涉事老师进行停职调查,并表示该局还将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12月3日,当地警方也发出通报,对徐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显示,这不是徐某第一次骚扰女学生了。

他曾多次向女学生发送引诱、侮辱等信息。

至于为何以“睡一晚给一部苹果手机”来骚扰女学生,至今成谜。

有网友认为这只是徐某随口一说,也有网友认为是蓄谋已久,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徐某之所以说出如此大胆的话,很可能已经在其他学生那里“得逞”了,只是没有曝光出来。

如此一联想,简直让人脊背发凉。

如果真是如此,那可不是性骚扰这么简单,还可能涉及到校园性侵。

这并不是阴谋论,事实上这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可怕”的联系:

很多时候,如果性骚扰得不到制止,下一步可能就是性侵。

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勇敢站出来揭发老师的“恶行”。

02

大家还记得“南昌某大学副院长性侵案”吗?

2017年12月,有人爆料称,南昌某大学女学生小林被该院副院长周某猥亵、性侵长达半年。

爆料者称,周某打着学习交流的名义,在校内公然创建“师门”。

邀请的都是一些长相漂亮的女学生,小林就是其中一个。

某天,周某以取论文参考材料为由,让小林去他的宿舍。

在宿舍中,周某以学习为切入口,对小林大胆“表白”,并对其进行搂抱、强吻等性骚扰。

小林将其推开逃离了宿舍,可色心大起的周某,怎么可能就此死心。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又以“影响其毕业”等语言恐吓,对小林进行各种骚扰。

而小林迫于老师淫威,也害怕影响自己的学业,一直选择忍气吞声。

就这样,周某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从强行搂抱、亲吻……到最后“强bao”了小林。

而小林逐渐屈服于这样的魔爪之下,长达7个月之久。

忍无可忍的小林,决定向学校领导举报,得到的回应却是:

“你忍着吧,不能让这事毁了整个学校的名声。“

身心遭受重创的小林,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应激反应,并多次产生轻生念头。

在经过治疗后,她终于鼓足勇气,将这些罪恶揭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原以为等来的会是网友们的同情与怜悯,没想到却是铺天盖地的指责。

很多网友认为,小林是“自作自受”。

谁让她没有拒绝院长的性骚扰,如果她勇敢拒绝,后面根本就不会被性侵。

这种说法看似有道,实际根本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为什么小林缺乏对性骚扰说“不”的勇气?是她胆小怯懦吗?或许是有的。

但更多的是,她面对的压力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

当每个“怯懦”的女孩极力想要做出一个改变,总会有一道当头棒。

而这道当头棒,就是那些恶意的舆论。

03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有这样一段对话,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

“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

“谁?”

“不认识。”

“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宁愿默默隐忍,也不去做些什么,是那些恶意的舆论杀死了她们的勇气。

而这些恶意舆论中,“受害者有罪论”的杀伤力最大。

何谓“受害者有罪论”?

1966年,心理学家勒那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来72名观察员,让他们围观一位“学习者”完成记忆任务。

实验规定:一旦学习者记错了,就要接受电击惩罚。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观察员们在看到学习者记错后被电击的痛苦反应时,并没有表示同情。

反而会认为,这个人实在是太笨了!

这一理论被称为公正世界理论,也叫做受害者有罪论。

(电影《素媛》截图)

从实验中不难发现,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就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

因为大多数人都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所以难以接受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却遭遇了不幸。

更不能接受,有些事那么不公平,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所以只好天真地自我安慰:

受害者遭到不幸,肯定是因为ta哪里做得不好,这都是ta自找的。

只要我不像受害者那么笨,就不会遭遇同样的事。

在这样的逻辑下,诞生了一系列经典话术:

“深夜下班回家被性侵”

——谁让你一个人这么晚还不回家,你自己也有责任。

“女性被性骚扰”

——肯定是你穿得太暴露,不怪你怪谁?

……

其实这些话术之下,隐藏着的是深深的恐惧。

通过指责受害者,才能缓解他们对残酷世界的恐惧,找回安全感。

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为了获得片刻的安宁,不惜对受害者进行“污名化”。

(电影《素媛》截图)

而这样的污名化,一定程度上会让受害者更加具有性羞耻感,

再加上犯罪者的优势地位,会让受害者更加畏惧于毕业、就业、前途等压力。

种种因素的叠加之下,受害者就很容易陷入“寒蝉效应”中,无法反抗。

(寒蝉效应是法律用语,或指人民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损耗,就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

至此,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无辜的受害者,不断被骚扰、被性侵;

旁观者害怕悲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大声叫嚣着“受害者有罪论”来进行心理慰藉;

受害者畏惧于社会舆论愈发沉默,导致校园骚扰性侵案更加频发;

受害者层出不穷,轻则抑郁,重则自杀……

可怕的是,在“受害者有罪论”的加持下,这样的循环已逐渐疯魔。

在前文“手机换一夜”的性骚扰事件中,当事女学生已经足够勇敢,曝光了恶势力避免更多人受害。

但很遗憾,舆论对她还是不友好:

“师生要保持距离,女学生不能为了好玩,勾搭老师诱惑老师。”

“老师找你的时候,为什么不无视,反而一直和他聊呢?”

……

这些网友用“受害者有罪论”来攻击她,就是为了证明她是罪有应得。

如果小女孩提前预知了这样的结局,她还会有勇气做出反抗吗?

或许是有的,但肯定会多一些犹豫。

事实证明,比起手握职权的恶魔教师,扑面而来的“受害者有罪论”同样让人窒息。

它带来的是被污名化的绝望,以及无力挣脱的恐惧。

可笑的是,这种本末倒置的态度与恶意,并不能带给旁观者真正的安宁。

反而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假象。

让他们处于一种虚假的平和中,从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身。

所以那些叫嚣着“受害者有罪论”的人,请你们停一停吧!

身为旁观者,真正的“安宁”是给受害者以底气,让她们敢于反抗,敢于发声。

而不是让她们时刻笼罩在耻辱的阴影之下。

END

作者简介:拂苏,一个时而清醒、时而纠结的文艺女青年,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励职派”(ID:xzzhichang),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察人心,不踩坑。你知道吗?懂得人情世故,才能职场上走的更远更强。
如今很多人最缺的就是人情世故,我们没必要吃亏后才长记性。
这次为大家推荐公孙策老先生,他已经好久没出山了。这一次为了更多普通人能有机会学习、改变命运,先生将他培训费用高达29999元的《人情世故练达术》搬到线上。
现在,只需要在线上就能让你掌握职场关系、学会沟通技巧,再也不会不敢说话,当透明人了!
30节课读懂人情,做对事情
不论是走亲访友
还是工作应酬聚会
都能应对自如
学会高情商处世技巧
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