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最累的日子已经来临,但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这是资深户外领队,“四川走吧旅行”平台联合创始人麦克的心声。今年春节,“报复性”出游刷屏网络,“闲”了三年的旅游从业者,迎来了久违的忙碌,麦克也不例外。
有多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春节,我一天都没休息过。”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过去的春节假期,成都文旅市场主要运行指标创下3年来新高,相比2019年的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恢复率双双高于全国水平,成都的文旅人正迎来一个久违的春天。
1月24日上午,大年初三。一辆满载着上海游客的8座商务车缓速通过了二郎山隧道。长长的隧道尽头,壮阔的高原景象映入眼前,远处的雪山仿佛在呼唤旅人驻足停留。
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历经三年的沉寂之后,这条成都通往川西旅游的“必经之路”终于“客似云来”。
高原的云,在长空中飘荡。阳光不时从云层中泻下,打在麦克的脸上,温暖又自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作为资深的户外领队,多年户外的风吹日晒,麦克皮肤黝黑,笑起来时会露出满口白牙。
麦克(右三)和游客们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麦克熟练地拿起随身携带的“小蜜蜂”,他的手掌因长期使用登山杖起满了厚厚的茧子。他咳了两声,向游客们介绍到,“刚刚我们经过的就是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桥西接海子山,桥东接二郎山。”
大渡河兴康特大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沉浸在旅途惊喜中的游客们根本无暇倾听,有的将相机调整成高速快门模式对着窗外“咔咔”拍照,有的忙着在社交媒体分享刚刚途经的喜悦,有的则转过头来问道,“麦克,我们还有多久到康定?”
“快了,不堵车的话,一个来小时。等通过河谷,翻过折多山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壮观的丁达尔效应,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双彩虹!”麦克有意提高了音量。可话音刚落,车上便又恢复到此前的景象。
麦克略微推了下眼镜框,注视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一切的景色是如此地熟悉,又是如此地陌生。
作为资深户外领队,同时也是“四川走吧旅行”平台联合创始人,麦克和他的团队曾在川西的烈日与骤雨下,辛苦地探线、规划、带队……熟悉是因为,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他几乎都能叫得出名字。陌生则是因为,已经好久没有这样满载着外地游客,一路欢声笑语了。
贡嘎雪山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王小波曾在《黄金时代》写到,“生活本身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这似乎成了过去三年苦苦支撑的文旅人的真实写照。
疫情之前,麦克跟他的伙伴有许多远大、美好的设想——在川西之外,开辟更多的国内线路,甚至想将生意做去东南亚跟日韩。然而,种种美好在冷峻的现实面前近乎化为泡影。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一个月我们一单生意都没接到,都揭不开锅了,银行卡里的余额开始‘负增长’,”麦克向我分享起那段最难熬的那段经历。
麦克(左三)和游客们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从2014年进入户外旅游这一领域,这已是他扎根成都,扎根川西户外的第九个年头。过去三年,很多同行迫于巨大的生存压力,纷纷选择了退出,有的回到家乡的小县城跌跌撞撞重新创业,有的则从零开始学习直播带货。
想过放弃吗?当然。当麦克滔滔不绝地向我分享起多年来户外的故事时,我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不会轻言放弃的。麦克曾跟我讲起以下经历:
有一次带队,有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塔公草原因为看到最壮美的日落而潸然泪下;有一次,一名来自上海的老爷子拄着拐杖也要走完垭口的最后一程,朝拜远处的雪山;有一次,有客人高反,整个团队熬着夜细心守护;有一次,我们发现了一个罕见的观景点位……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那一刻,我知道,所有这些纯粹而美好的瞬间,构成了麦克坚持的意义所在。“为别人创造一个个美好瞬间的同时,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仿佛也充实了。”麦克笑着对我说。
这个春节,麦克每天都要忙着接待新的游客,熬夜规划线路,事无巨细地沟通行程。他所负责的精品小团几乎天天满员。“这个春节是最火爆的春节,大概恢复到了2019年80%的水平,我一天都没休息过,”麦克跟我说,“最累的日子已经来临,但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谈及未来,麦克说,“目前客流量的恢复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来自东部沿海的客流。我们希望可以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进一步提升川西沿线旅游配套设施水平及服务水平。同时,我们也希望带来更加精品化、小众化的户外旅行体验,一改过去那种粗糙的、浮于表面的旅游方式。”
川西高原的风,依旧冽冽吹来。旅途结束,麦克再次拿起了手中的“小蜜蜂”, “欢迎各位下次再来四川玩,祝各位旅途愉快,春暖花开!”
这一切,仿佛从未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