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选:人民日报关注实体店复苏,线上小店也能大展身手

2023-02-08 09:40:52    来源:Mr孙宁    

疫情后第一个春节刚刚过完。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反正我老家街上确实热闹起来了,商场里的人比前几年还要多。另外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原来街上关门的小店,很多都重新装修开业了。


(资料图片)

小店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这几天人民日报也重点报道了年初小店的复苏情况,有几个场景很真实,也很难忘。比如一家北京朝阳区鼓楼外大街1号楼底商的超市,开业不到两个月,就赶上了春节消费旺季。

透过几个侧面,能看出小店的复苏情况,进而窥探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

1、店员忙碌日常

这家店的开业时间也比较好,是在国庆期间。这家超市没有明亮的装修,面积是却是普通小店两到三倍,商品有5000多种。店里也是人头攒动,但进出的人、忙碌的人都统一着装——主要是营业员和外卖骑手。

除了嘈杂的人声,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叮咚”声,接着是机器吐出订单条。我观察过店员操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听到声音,店员小宇快步走到电脑前,瞟了眼订单信息,便在货架旁忙碌起来。接着,沿着系统提示的分拣路线,他将商品拣到塑料袋内,放置到门口的架子上,全程不过3分钟。大约10分钟后,一名骑手停在店前,拿走了小宇方才分拣好的购物袋。

想必你也看出了,这家店和其他店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部分订单来自线上。门店里除了小宇之外,还有两名店员。管理进货、整理货架、按照订单分拣商品……他们的工作和传统意义上的店员没有什么不同,但订单的服务半径从邻里社区,扩大到了周边三五公里。

2、饺子皮和鸡尾酒

为什么主要做线上生意,就是为了省钱:地理位置不用太好,房租就不会很贵;一个人就能撑一家店,1小时能处理的订单,是普通小店的2-3倍。

不过,这对选品、分拣等也提出了新要求:店内商品种类得够多,而且要精准抓住消费者需求。我本来还担心店里商品会不接地气,跟不上潮流,逛一圈后发现是我多虑了。

穿梭在小店的货架间,萌宠用品、彩妆商品、潮玩、手办等应有尽有。同时,传统佳节的食物也不少卖。大年三十,店里光饺子皮就卖了200斤,订单多来自附近社区。

这家店还24小时营业,满足居民深夜消费需求。此前,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晚上10点后小店的订单量不减反增。小店推出的“啤酒+花生”“鸡尾酒+薯片”等看球专属套餐,广受欢迎。

商品丰富,营业时间还长。有这两点在手,这家店已经成为社区的明星店铺,附近居民缺什么都会在这里选购,手机查一下如果没有,可能一时半会儿就找不到哪里有卖了。

3、一个月送出5000单

进入2月,疫情后第一个春天来了。高铁疾驰,车船如织,全国景区再现旺盛客流,消费回暖迅速。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正奋跃而上、飞速奔跑。

前几天,商务部召开全国电话会议,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网上零售,在我们以往认知里就是电商平台。今天下单,三天后送达,江浙沪更快一些。现在格局有了变化——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指出,2022年,以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为主的新业态新模式彰显活力,是网络零售市场呈现的特点之一。

即时零售,就是上面那家小店的模式,特征是“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小店的老板也总结,小店“上网”就得化身“多面手”,满足多样化需求。同样有平台的骑手服务,各家门店比拼的就是选品和商品的丰富程度。

我了解到,从去年国庆到现在,这家店的月均订单量是5000多个。年前的一个月,老百姓积极备年货,月订单甚至到了8000左右。两个月盈利给了老板很大的信心,她还准备过段时间再开一家。

人民日报新年发文说,要满怀信心,开好局起好步。疫情终将过去,苦尽终将甘来。希望开工后大家振奋精神,大胆地往前走。那些忙碌的店员、奔波的骑手,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我们的经济更有韧性,更加蓬勃。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