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扶持、服务保障……成都多举措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2-13 14:42:35    来源:中访网    

来源 | 中访网

责编 | 吴畅


(相关资料图)

新年伊始,各大城市陆续公布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成都凭借20817.5亿元的好成绩顺利晋升“2万亿俱乐部”。虽然成都在去年遭遇了多轮疫情、罕见高温干旱、暴雨山洪以及限电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但依然稳健实现了2.8%的经济增长。步入2023年,各地全力拼经济的决心更加坚定,扩内需、优化营商环境等成为今年经济工资的重点内容。作为GDP十强城市之一,成都肩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重任,提出6%以上的预期增速目标,目前正马不停蹄地抢抓一季度这一窗口期,为全年经济的稳步向好筑牢基础。

1月30日,成都市委专题调度一季度经济工作,要求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奋力实现“开门红”。近日,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成都实体经济十条》),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全力做优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十条政策措施。

据成都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健介绍,这次提出的《成都实体经济十条》与之前的“稳增长40条”等政策有机承接,错位发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着眼“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突出保障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素,支持市场主体“强起来”,为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发展预期提供坚实支撑。

支持市场主体“强起来”

《成都实体经济十条》贯彻中央最新要求,突出保障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要素和政策,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眼以城市主导产业提质带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目前,成都已确定创新药、新能源汽车、文创旅游等26条重点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都由两名市领导担任“链长”,互为AB角,并成立相应专班提供服务保障。此次出台的《成都实体经济十条》提出,将通过“链长”月调度、“一事一议”等方式,支持打造一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高能级“链主”,支持“链主”企业“四链”融合。同时,成都决定每年评定对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标杆“链主”企业,由市政府通报表扬。

集群式发展则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另一条途径。针对创新型企业集群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等问题,《成都实体经济十条》在“精准配置资源要素”部分,明确提出发挥科创平台强链聚链功能,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人;强化重点产业资源能源保障,回应企业电力安全可靠供应需求,大力实施“蓉耀工程”,增强极端情况下电网安全韧性。降低“工业上楼”、投资强度达标的项目用地成本。顺应商业地产综合运营、专业运营趋势,允许商业用地自持比例部分整体转让。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支持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将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先进区(市)县激励体系。

发挥科创平台强链聚链功能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紧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技术—产业—资本”密切关联创新机制,推动产业迈向高端。支持新型科创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等以股权为纽带,吸纳上下游企业、科技服务及投资机构,联合建设、运营中试研发等科创平台,面向产业链开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生产等服务,市级财政按政策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成功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积极帮助争取国家补助,按照现行政策取高原则进行地方配套。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用地成本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集约节约精准项目供地,支持重点产业链上的先进制造业“工业上楼”项目,投资强度达到产业园区规定的,经市级工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可按不低于成都市工业用地出让指导价的70%确定土地出让起始价。

为增强企业用能保障稳定性,成都将继续实施“蓉耀工程”,加快建设成都负荷中心500千伏“立体双环”坚强网架,加强县域电网改造,确保电网承载能力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燃气调峰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补齐本地电源短板,多能互补增强极端情况下电网安全韧性。

加强建圈强链人才招引培育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强化产教融合夯实技能人才支撑。强化产业领军人才支持,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将人才评审权赋予“链主”企业等市场主体,“链主”企业可直接推荐人才入选,按规定给予入选人才资金资助、人才安居、子女入园入学、交流培训等综合支持。强化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市内高校及职业(技工)院校聚焦重点产业链新开设学科(专业)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与“链主”企业、重点配套企业合作设立产业学院等进行人才培养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加大首席质量官、高级质量检验师等优秀质量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强化政府产业基金引导

发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捕捉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推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服务体系,设立成都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开展“投新、投早、投小、投硬”;聚焦重点产业链组建专业化子基金,可适当放宽出资期限、杠杆要求,建立超额收益分档让利机制并滚动投资。优化基金评价体系和尽职免责机制,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基金根据产业细分领域、投资企业阶段、投资规模等,探索差异化设置风险容忍度。支持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健全推进全市企业上市专项工作机制、拟上市企业历史沿革等相关事项审查确认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培育格局,畅通企业上市渠道。对进入成都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按照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已完成证监会辅导备案等不同阶段给予梯度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优化间接融资,引导市域内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探索供应链整体授信、主动授信、随借随还等贷款模式,鼓励采取专项贷款、无缝续贷、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真金白银”强化财政资金保障

从具体措施来看,《成都实体经济十条》中就有8条涉及资金支持,奖励及补贴金额从10万至2000万不等。例如,在人才培育方面,市内高校及职业(技工)院校聚焦重点产业链新开设学科(专业)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与“链主”企业、重点配套企业合作设立产业学院等进行人才培养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在推动企业融资方面,支持我市已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按融资净额中投入成都市的5‰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而在数字融合方面,《成都实体经济十条》提出,要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市级示范平台按照项目投资额的1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获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的,给予500万元奖励。鼓励中小企业将核心业务和生产设备向云上迁移,按照上云星级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支持企业开展重大示范,按照项目投资额的1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配套建设对于产业链的整合和供应至关重要。《成都实体经济十条》提出,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随着《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关于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的陆续公布,成都将推动中欧班列(成渝)稳定开行,持续加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东向海铁联运国际班列组织力度,加密中老、中越跨境直达班列开行频次,提升国际班列多元化服务水平。健全应急物流保障机制。支持建设供应链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聚焦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供应链专业化、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进集成研发设计、集中采购、组织生产、物流分销、金融支持等功能的供应链平台建设,对建设协同性强、辐射力广、发展优势大的供应链平台的企业,按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增强配套服务功能

作为企业聚集发展的承载空间,园区提档升级也不容忽视。“成都实体经济十条”提出,要增强园区专业支撑服务功能,支持其推进智慧化建管,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新一代通信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布式能源、边缘计算节点等新型基础设施,按产业园区年度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评定为市级智慧园区的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此外,成都还将支持探索采购创新产品“合格免责”机制,鼓励国有企业采购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将市属国有企业服务产业建圈强链情况纳入经营绩效考核。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