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靠前发力,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扩大投资等方式提高了微观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拉动基建投资扩大总需求,有效地助企纾困、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稳定经济、促进创新等。当然,一系列经济社会效果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债务再度攀升。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近期31个省份陆续发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与债务数据和2023年债务化解重点工作计划等,提出要在2023年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存量。如何理性看待地方债务问题,详见《》。
本文对2022年地方显性债务存量、付息情况和投向做全面梳理。整体上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可控,但是局部地区债务率较高、偿债压力较大,集中在经济不发达、产业发展落后、财力规模下滑的地区。
【资料图】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财政预算执行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准确。
01
2022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呈现四大特征:总量大、增速快、付息激增、期限拉长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大、增速快。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1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4.4万亿元,专项债务20.7万亿元。加上25.6万亿元中央政府国债,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合计超60万亿元。自2017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以年均16.3%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名义经济增速的7.8%,导致负债率攀升、债务风险不断累积。
2、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综合财力后,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衡量政府债务压力主要用负债率、债务率两个指标,负债率=债务余额/GDP,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其中,地方政府财力不仅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还需考虑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2022年地方层面财政收支及债务余额数据已基本公布,但中央对各地的转移支付数据仍未公布,债务率指标仍使用2021年数据。截至2022年末,地方政府负债率为29.1%,加上中央政府国债之后,政府负债率合计50.1%,均低于国际通行警戒值,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较风险总体可控。2021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为105.8%,首次超过100%,主因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面临收入压力、支出刚性和举债收紧的三重困难。
3、地方债付息支出激增,专项债发行量大幅扩张。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12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8%,较2018年付息翻了一番,首次突破1万亿元。考虑到地方政府利率并未上升,因而债务规模扩大直接导致了付息支出的激增。近几年存量地方债平均利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2022年平均利率小幅下行至3.39%。2020年疫情爆发后,专项债结存限额被使用,各地专项债发行放量增长。2022年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创历史新高,较2019年发行规模翻了一番。
4、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的期限明显拉长。从2018年末到2022年末,存量地方债的剩余平均期限从4.4年持续上升至8.5年。其中,专项债剩余期限从2020年开始大幅拉长,2022年末专项债期限首次突破10年。2019年以来,专项债投向范围不断扩容,特别是允许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使得30年超长期限的基础设施专项债发行量激增,拉长了整体债务期限。
02
经济大省债务存量高、结存限额空间大,天津、吉林地方财力下降、债务风险加大,专项债偿债压力高于一般债,地方债集中投向市政园区
1、从债务规模来看,粤鲁苏浙等经济大省存量债务高。2022年末,债务规模排前五的省份为广东(25082.3亿元)、山东(23588.0亿元)、江苏(20694.1亿元)、浙江(20168.8亿元)和四川(17705.4亿元),分别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7.2%、6.7%、5.9%、5.8%和5.0%。
2、从债务限额来看,上海、江苏等地结存限额用以举债的空间较大。截至2022年末,31省份地方债限额与余额之差合计超2.2万亿元(云南省尚未披露2022年末地方债限额)。分地区来看,上海(2765)、江苏(1900)、北京(1637)、河北(1410)、河南(1330)、广东(1176)、安徽(1067)七个省市的限额空间超1000亿元,黑龙江、重庆债务余额与限额最为接近,举债空间不足。分类型来看,一般债限额空间1.35万亿元,专项债限额空间达0.85万亿元,一般债限额空间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上海(1326)、江苏(1061)、河北(1044.8),专项债限额空间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上海(1438)、江苏(839)、北京(692)。去年11月开始中央提前下达2023年专项债限额,实际可用于今年的地方债额度将会更高。
3、从债务指标来看,疫情冲击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导致地方债务率上升。以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GDP)衡量,截至2022年末,青海和贵州负债率超过60%,分别达到84.3%和61.8%,而江苏、上海和广东经济实力强劲、负债率低于20%,分别为16.8%、19.1%和19.4%。由于河北、黑龙江、甘肃、江西4省尚未对外披露2022年末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据,无法计算地方综合财力和债务率。以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地方综合财力)衡量,本文计算的27个省份中,有23个省份的债务率高于100%警戒线,其中,天津高达295.7%,吉林、云南、辽宁、贵州、福建、重庆、青海债务率超过150%,显示地方债务形势与财力不匹配。债务率最低的是江苏(73.3%)、上海(65.7%)、西藏(21.3%)。部分地区地方财力受疫情冲击严重,导致债务率大幅上升,天津、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超10%,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超60%。
4、从还本付息来看,专项债偿债压力较高。地方债还本资金主要来自于再融资,“借新还旧”较为普遍,因而付息支出对地方财政的压力相对更大。2022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地方债还本付息支出超2000亿元,还本支出全国最高的是江苏(2080亿元),付息支出最高的是广东(769亿元)。偿债率指标方面,受限于数据可得性,河北、黑龙江、甘肃、江西4省无法计算综合财力,其他27个省份可计算综合偿债率;又因为内蒙古、河南付息数据明细以及陕西还本数据明细暂缺,剩下24个省市区可分别计算一般偿债率与专项偿债率。2022年综合偿债率高于20%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天津(32.9%)、辽宁(25.8%)、贵州(25.1%)、云南(24.2%)和吉林(20.7%)。2022年仅有贵州、辽宁两省一般偿债率超过20%,分别为21.1%和20.2%,总体来看一般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不大。202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普遍下行,29个省份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负增长,导致专项偿债压力加剧。19个省份专项偿债率超过20%,其中天津专项偿债率超150%,云南、青海、辽宁、吉林、山西和宁夏专项偿债率超过50%,分别达到88.1%、86.8%、86.5%、85.5%、55%和50.6%,专项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大。
5、从资金投向来看,专项债集中用于市政园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2020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投向重大项目建设,主要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等,疫情需求还增加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2022年度专项债第一大用途集中在市政和产业园区,规模大幅增长至1.2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其他用途规模增长较多的主要有医疗(3504亿元)、农林水利(2826亿元)、铁路(157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0%、32%、133%。分省份来看,22个省份第一大投向都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此外,交通基建领域专项债投向较多,内蒙古、甘肃、青海的第一大投向收费公路,上海第一大投向轨道交通,另有14个省份第二或第三大投向用于医疗卫生。
分析师:罗志恒,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分析师:方堃,执业编号:S0300521050001
免责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粤开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粤开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粤开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本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及法律申明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申明:本公众号为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开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公众号。
本公众号不是粤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粤开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公众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公众号内转载,本公众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粤开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公众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参考之用,投资者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公众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自行承担依据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反映的是所摘录的研究报告的研究观点,粤开证券可以发布其他与本公众号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研究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粤开证券其他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的观点不同或者相反。粤开证券并不承担提示本公众号投资者注意上述其他材料的责任,亦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如需寻求投资咨询意见的,应咨询其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粤开证券所有,粤开证券对本公众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投资者对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粤开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公众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END-
本文属于转载,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点击图片可直接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全景财经微信公众号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