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提出哪些建议?

2023-02-23 17:42:08    来源:识界财经    

一、对策建议

(一) 创新驱动,积累人力资本

针对创新转型对于经济韧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能力,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能成为必然之选。东北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缺乏对于人才的吸引能力,经济发展活力也有所欠缺,因此更加需要创造一种创新环境和氛围,以此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资料图】

实现东北地区振兴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首先,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创新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经费与对科研人员的投入,这是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最基础的一环。其次,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高端科研能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全流程自主创新。

无数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关键领域或者核心技术总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就无法拥有足够的竞争力,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依赖自主创造与开拓。

东北地区需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促成产学研一体化,将大量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密切联系起科技创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韧性、科研人员奖励激励等因素。

最后,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匮乏,甚至还是国家重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地,除了要继续重视对基础、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保持地区人力资本的优势外,还应该制定更为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防止人才过多外流,无法为本地区发展提供足够的新鲜血液。

(二) 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多元化

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提示我们,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个经济体获得经济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其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心从附加值较低、技术水平落后、粗放型发展的第一产业向更高级的第二三产业转移。

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产业政策,对于一些大城市比如长春、沈阳等,仍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可以选择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引进更加现代的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升级机械设备,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从而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

以长春为例,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汽车制造与相关机械制造基础与能力,可以带动周围城市,围绕以新能源汽车、相关零件与机械制造为核心指定产业政策,多元化发展,并且积极拥抱时代需求的浪潮。

(三) 市场配置,突破固化体制

东北地区体制固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会延缓地方政府应对外界突发经济危机以及冲击的应对速度与效率,降低经济韧性。原本可以及时地对发生的经济波动加以干预,使其对中微观地经济主体产生更小的影响,但由于体制内效率低下,延误了干预的最佳时机。

东北地区地方政府依然轻产业重企业,在目前的创新驱动发展情势下,已经没有信息优势的政府应当选择有效手段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发挥市场机制。同时,对于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差异化政策也是导致市场活力不足,经济韧性脆弱,最终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政府需要致力于营造更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私有产权,降低企业营商成本,主动提供经营便利才能促进东北地区经济韧性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增强。

(四) 因地制宜,城市群共同发展

东北地区经济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可以发现,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等大城市与其他中小城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内的各类发展资源都过度集聚于综合性的大城导致中小城市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要素支撑通过合理布局资源要素,处理好综合性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关系。

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和哈尔滨市表现较强的经济韧性与经济发展质量,针对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可以依靠其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城市群实现产业差异化转型升级。面向东北亚地区,培育东北中心城市,增强国际化功能。

以沈阳为中心协调辽中南城市群,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强联系,形成类似粤港澳大湾区的环渤海大湾区。对于资源枯竭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与附近的中心城市配合发展,形成产业一体化、多元化的良性局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依旧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革之时,对于中国经济韧性重要性的认识更显得愈发强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全面的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种趋势,更已经是一种状态,无论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经济还是一个地区参与整体经济,要想提升自身经济发展质量,就不得不考虑具有不确定性的外界突发冲击,经济韧性的概念也来自于此。

首先,论文界定了核心的研究对象经济韧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并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二者在东北地区的演进过程与耦合协调的变化进行了数量分析。

最后,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韧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到相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1)东北地区的经济韧性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即高韧性水平会增强地区经济抵抗、适应和转型能力,助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

(2)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经济韧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两者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在不同省级区域存在差异。辽宁省的经济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较高,两者耦合协调水平也较高。吉林省次之,但相较于东北地区其他省份表现出明显的快速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和蒙东地区总体表现欠佳,经济缺乏韧性,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较大压力。

(3)经济韧性的适应调节维度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能力,表明东北地区增强区域自身投资、贸易水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经济韧性的创新转型维度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强,这说明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在当今时代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东北地区只有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实力。

(5)经济韧性的抵抗恢复维度并没有表现出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显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东北地区目前本身经济水平逐步回落,无法发挥出抵抗外部冲击的作用,也无法促进经济在受到影响后的恢复。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