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朋微:家电和标准电源业务逐步复苏,工业汽车业务奠定新增长点

2023-04-24 07:35:14    来源:岱华智库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信证券 胡剑 周靖翔 李梓澎)

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大基金为第二大股东

专注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型号超过 1500 个 芯朋微电子(Chipown)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主营业务 是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和销售,采用 Fabless 经营模式,属于芯片设计企业。2014 年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于 2019 年终止,2020 年 7 月完成完 成科创板上市。成立初期,公司以移动数码电源管理芯片为主;2008 年率先量产 700V 单片集成电源芯片,进入小家电市场;2010 年开始布局标准电源芯片市场; 2015 年开始布局工业领域,以工业电表为起点逐步拓展;2017 年开始推出针对大 家电市场的电源管理芯片;2019 年针对工业级通讯电源市场推出芯片。

公司目前有效的电源管理芯片共计超过 1500 个型号,量产家用电器类、标准电 源类和工控功率类等三大类应用系列产品线,并积极布局新能源车产品线。公司 主要产品是 ACDC/驱动/DCDC 等电源管理芯片,目前产品型号超过 1500 个,包括 家用电器类、标准电源类和工控功率类等三大类应用系列产品线。公司产品广泛 应用于家用电器、手机及平板的充电器、机顶盒及笔记本的适配器、车载充电器、 智能电表、工控设备等众多领域,知名终端客户主要包括美的、格力、创维、飞 利浦、苏泊尔、九阳、莱克、中兴通讯等。


(资料图)

实际控制人持股 30.27%,大基金为第二大股东 实际控制人持股 30.27%,大基金为第二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公司董事长张 立新,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持有公司 30.27%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张立新 曾先后任职于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 MOS 圆片工厂、无锡华润上华、智芯科技。 公司第二大股东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于 2019 年 9 月入股公司,目前持股比例为 6.62%。第三大股东是公司总经理易杨波,目 前持股比例为 4.11%。 拥有五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公司。公司拥有 5 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 公司,其中苏州博创、安趋电子来自非同一控制下收购。安趋电子成立于 2017 年,主要从事功率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销售业务,公司于 2021 年完成 100% 股权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可与公司原有工控功率产品线产生协同效应。

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3-25 年收入目标年增速均超过 30% 2014-2022 年公司收入 CAGR 为 20.44%,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5.15%。公司收入从 2014 年的 1.63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7.20 亿元,CAGR 为 20.44%,其中 2022 年 由于行业需求下滑,同比减少 4.46%。公司归母净利润从 2014 年的 1493 万元增 长至 2022 年的 8984 万元,CAGR 为 23.39%,其中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历史最高, 达到 2.01 亿,2022 年由于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55.36%。

2023-2025 年收入目标年增速均超过 30%。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员工总数 不超过 40 人,业绩考核目标是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不低于 10/13/17 亿元。 家用电器类和工控功率类芯片收入占比提升,2022 年分别为 52.03%和 20.74%。 从收入结构来看,2014-2022 年家用电器类芯片和工控功率类芯片占比明显提高, 标准电源类芯片占比波动较大,其他(含移动数码)占比明显减少。2022 年公司 家用电器类芯片、标准电源类芯片、工控功率类芯片收入占比分别为 52.03%、 24.18%、20.74%。

盈利能力整体趋势向上,研发费率拖累 2022 年净利率。从盈利能力来看, 2014-2021 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整体趋势向上,2021 年分别达到高点 43.00%和 26.71%;2022 年毛利率微降至 41.15%,净利率受研发费率拖累,降至 12.35%。 为了拓展新业务,公司 2021、2022 年研发费率提升明显,2022 年高达 26.28%。

需求复苏+新品拓展,三大业务有望实现增长 电源管理芯片负责管理电能,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 电源管理芯片属于功率 IC,也是模拟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 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可分为功率器件和功率 IC,其中功率 IC 以电 源管理芯片为主,是模拟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管理芯片在电子设备系统中 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电源管理芯片对电子 系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其性能的优劣对整机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2020-2025 年 全 球 电 源 管 理 芯 片 市 场 规 模 的 CAGR 预 计 为 9.84% 。 根 据 Frost&Sullivan的统计,2020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约328.8亿美元,2016 年至 202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13.52%。随着 5G 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 网等下游市场的发展,电子设备数量及种类持续增长,对于这些设备的电能应用效能的管理将更加重要,从而会带动电源管理芯片需求的增长,预计 2025 年市场 规模将增至 525.6 亿美元,2020-2025 年的 CAGR 为 9.84%。 2020 年我国电源管理 芯片市场规模占全球的 36%,达 118 亿美元。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统计,2020 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为 118 亿美元,占全 球的 36%。预计 2020-2025 年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的 CAGR 将高于全球,达 14.72%,2025 年增长至 234.5 亿美元。

小家电领域龙头,白电获突破,积极布局黑电领域 公司家用电器类芯片是指在家用电器中担负电能转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 理职责的芯片。家电市场主要包括各类生活家电、厨房家电、健康护理家电、白 电(冰箱/空调/洗衣机)、黑电(电视/智慧显示屏)等。电源管理芯片主要负责 将源电压和电流转换为可由智能模块如微处理器、传感器等负载使用的电源,因 此,搭载智能模块的生活家电、厨房家电、健康护理家电均需要使用多颗不同类 型的电源管理芯片,家电智能化趋势正带动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

一台家电中通常内置 1-8 颗电源管理芯片,一般而言,单一家电至少使用 1 颗 ACDC 芯片,多数家电也因需实现不同的电能管理职责而使用多颗不同类型的电源管理 芯片,包括 ACDC 芯片(用于交流市电转换)、栅驱动芯片(Gate Driver,用于 IGBT 驱动或马达驱动)、DCDC 芯片(用于二次升降压或电池管理转换)等。

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是国内家电品牌厂商的主流国产电源芯片提供商。公 司以技术开发见长,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并参与了《家用电器待机功率测量方法》《智能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和《智 能家用电器系统架构和参考模型》等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公司已成为国内 家电品牌厂商的主流国产电源芯片提供商,终端客户主要为美的、海尔、海信、 格力、奥克斯、苏泊尔、九阳、小米等家电标杆企业。 2014-2022 年公司家用电器类芯片收入 CAGR 为 30.09%,毛利率从 34.57%提高至 42.21%。公司家用电器类芯片从 2014 年的 4565 万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3.74 亿元, CAGR 为 30.09%,收入占比从 28.08%提高至 52.03%。毛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从 2014 年的 34.57%提高至 2019 年的 47.93%,2020 年降至 44.69%,2021 年回升至 46.01%,2022 年降至 42.21%。

2008 年切入小家电市场,通过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份额。公司基于 700V 单片高低 压集成技术平台,于 2008 年率先量产 700V 单片集成电源芯片,开始切入小家电 市场。2011 年,公司开始量产内置智能保护功能的 ACDC 电源芯片系列;2016 年, 公司基于第四代“高低压集成技术平台”,继续开发高集成度家电电源芯片系列, 成为市场上外围器件最为精简的芯片方案之一,并且其高可靠性得到了众多标杆 客户的量产认可,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小家电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公司可为小家 电产品提供隔离 ACDC 芯片、非隔离 ACDC 芯片和 DCDC 芯片

能效标准的提升推动白电对电源及驱动类芯片的需求,2021 年公司产品在白电领 域全面上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国内空调、冰箱、洗衣机的产量分 别为 2.18 亿、0.90 亿、0.86 亿台。自 2021 年 7 月 1 日起,不满足新国标(GB21455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库存空调将不允许销售,新能效标 准的空调销量大幅提升;同时,冰箱、洗衣机的新能效标准也在制定中。能效标 准的提升将推动变频白电的普及,待机低功耗的 AC-DC 芯片及 BLDC 驱动芯片渗透 率有望继续大幅提升。针对白电冰空洗市场,2021 年公司电源及驱动多品类芯片 产品经过多年客户验证进入全面上量阶段。

积极布局黑电领域,黑电有望接力白电形成增量。在白电领域全面上量后,公司 积极布局黑电(电视、显示器等)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国内彩 电和显示器的产量分别为 1.85 亿和 1.74 亿台,且公司可开发的产品料号多于小 家电和白电,我们认为该领域有望接力白电成为公司下一个增长点。

短期有望受益小家电和白电需求有所复苏。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3 年 2 月 中国小家电、白电冰空洗的销量同比增速均有明显好转,除小家电线下销量同比 减少外,其他品类线上、线下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快充技术带动标准电源业务增长,全套片方案突破标杆客户 标准电源类芯片是指在各类外置适配器、充电器上担负电能转换职责的电源管理 芯片。标准电源主要是指各类电子设备的外置式、交流电输入、直流输出规格的 电源模块,通常称为外置电源适配器、充电器。通常会使用 1-3 颗担负电能转换 职责的电源管理芯片,包括 ACDC 芯片、PFC 芯片、PFM/PWM 控制芯片等。 公司 2010 年底在国内较早推出外置式适配器电源芯片,具有 50mw 超低待机特点, 并于 2012 年开始 5 级能效适配器电源芯片的研发工作。公司标准电源类芯片主要 是 ACDC 芯片,应用于各类手机、平板、播放器的充电器,机顶盒、笔记本的适配 器,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大功率照明适配器等,终端客户包括创维、中兴通讯、 TP-link、茂硕电源、海康威视等行业标杆企业。

2014-2022 年公司标准电源类芯片收入 CAGR 为 25.12%,大部分年份毛利率为 25%-30%。公司标准电源类芯片从 2014 年的 2898 万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74 亿元, CAGR 为 25.12%,收入占比从 17.83%提高至 24.18%,其中 2022 年由于消费电子需 求下滑,收入同比减少 32.74%。除 2014 和 2021 年毛利率超过 30%外,毛利率基 本在 25%-30%波动。

快充技术带动标准电源芯片需求,公司全套片方案突破标杆客户。随着物联网设 备、智能终端、无线网络等数码产品的普及,标准电源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尤 其随着快充技术不断发展,输出功率持续增大,电路拓扑架构创新涌现,带给终 端用户的体验更佳,使得快充技术已从手机逐步覆盖至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IoT 设备等多个领域,场景多元化叠加技术进 步,带动标准电源类芯片需求强劲增长。2021 年,公司针对手机品牌商市场,自 主研发的高度集成的快充初级控制功率芯片、次级同步整流芯片及 PD 协议芯片全 套片方案,突破标杆客户。

充电端需要的快充芯片超过 90 亿颗,公司在 20W PD 快充市场市占率居前。快充 技术最早突破的市场是手机,之后从手机出发,逐步覆盖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 脑、显示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IoT 设备等七大市场,根据充电头网的统 计,2020 年这七大市场的合计出货量为 31.69 亿台,若全部采用快充方案,考虑 到每个快充充电器需要 1 颗初级芯片、1 颗次级芯片、1 颗协议芯片,合计需要的 快充芯片为 95 亿颗。根据充电头网截至 2021 年 5 月对 70 余款 20W PD 快充充电 器的统计,芯朋微在初级芯片中的占比为 14%,排名第二;在次级芯片中的占比 为 13%,排名第一。

工控功率类芯片内生外延齐发力,收购安趋电子获协同效应 工控功率类芯片是指主要在工业设备和直流电机上担负电能转换、分配、检测及 其他电能管理职责的芯片,通常包括栅驱动芯片、ACDC 芯片、DCDC 芯片等。

公司 工控功率类芯片的主打系列包括 800V 智能保护 ACDC 电源芯片系列、1000~1200V 工业 ACDC 电源芯片系列、零瓦待机 ACDC 工业电源芯片系列、600V 浮置栅驱动电 源芯片系列等,应用于工控设备、智能电表、智能断路器、电网集中器、服务器、 通讯设备、无人机、电机设备、水泵/气泵、高尔夫车、汽车马达风扇等。终端客 户包括正泰电器、盛帆股份、威灵电机、大洋电机、京马电机等行业标杆企业。 2013 年,公司基于第三代“高低压集成技术平台”,正式切入工控功率芯片市场, 并于2014年在国内创先量产了内置1000~1200V智能MOS的超高压ACDC电源芯片, 成功进入国网/南网的智能电表和智能断路器市场,率先实现了电表中高压电源芯 片的进口替代。

2016 年,公司配合行业高端客户的电源开发需求,基于第四代智 能 MOS 数字式多片高低压集成平台,开发了全新一代数字化内核的多模式电源管 理芯片,陆续推出全模式高功率集成原边反馈开关电源芯片、零瓦待机 800V 工业 开关电源芯片和 1000V 工业级 X-cap 放电电源芯片等新品。2021 年,针对工业级 电源市场,公司开发了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耐冲击、可交互的工业级电源管 理及驱动芯片,并逐步形成系列化产品。

2014-2022 年公司工控功率类芯片收入 CAGR 为 63.95%,毛利率从 37.23%提高至 54.64%。公司工控功率类芯片从 2014 年的 286 万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49 亿元, CAGR 为 63.95%,收入占比从 1.76%提高至 20.74%,其中 2021 年公司收购安趋电 子 100%股权并于 6 月纳入合并报表,安趋电子是 2017 年成立的功率集成电路企 业,与公司工控功率产品线具有协同效应。从毛利率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 年首次超过 50%,为 55.01%,2022 年微降至 54.64%。

注重研发,定增聚焦工业和新能源汽车 注重研发,采用基于技术平台的研发模式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70%,研发费用逐年增加。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 2016 年的 104 人增加到 2022 年的 238 人,研发人员占比长期保持在 70%以上。除了芯片设计人 员之外,公司还拥有半导体器件和工艺制造方面的专家团队,专注于晶圆制造工 艺。公司研发费用由 2016 年的 4117 万元逐年增加到 2022 年的 1.89 亿元,研发 费率高达 26.28%。

采用基于技术平台的研发模式,提升产品研发的先进性、高效性和稳定性。公司 自设立之初即确定了围绕技术平台开展产品研发的模式,即坚持先投入技术平台 研发,然后基于技术平台的支撑建设包含多个子技术门类的电源管理芯片开发平 台,最后基于芯片开发平台进行具体芯片产品的研发。在该研发模式下,技术开 发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技术平台的深入研发和不断升级,有利于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避免部分重复开发投入,最终提升产品研发的先进性、高效 性和稳定性。

已成功研发四代技术平台,拥有先进的“高低压集成技术平台”。在成立之初历 时两年,公司研发完成了 700V 单片高低压集成技术平台,实现 700V 单片集成电 源芯片量产。随着研发资源不断投入,公司又成功研发了第 2 代智能 MOS 双片高 低压集成平台和第 3 代智能 MOS 超高压双片高低压集成平台,为后续开发工业驱 动类芯片打下基础。2016 年,为配合行业高端客户的电源开发需求,公司研发成 功第四代智能 MOS 数字式多片高低压集成平台。目前量产品种已逐步从第三代“智 能 MOS 超高压双片高低压集成平台”,升级至第四代 Smart-SJ、Smart-SGT、 Smart-Trench、Smart-GaN 的全新智能功率芯片技术平台。

定增聚焦工业和新能源汽车,开辟新增长点 发布定增预案,聚焦工业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 2022 年 3 月发布定增预案,拟 募集资金 10.99 亿元。其中 4.73 亿元用于工业级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及配套功率芯 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84 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及电驱功率芯片研发及 产业化项目,2.42 亿元用于苏州研发中心项目。

工业级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及配套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拟面向数据中心、服务器、基站、光伏逆变器、储能等大功率工业场景, 实施工业级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及配套功率芯片研发、测试及产业化,主要开发产 品包括大功率数字电源控制芯片、集成桥式驱动和智能采样的高频开关模块、高 频 GaN 驱动芯片、智能 GaN 器件及 GaN 模块,并配套建设工业级半导体测试中心。

数字电源管理芯片能更好的满足大功率工业场景,该项目有助于公司抢占市场先 机。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5G 通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数据中心、服 务器、基站、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为电源管理芯片带来显著的增量需求。数字电源管理芯片凭借着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重复使用性等 特点,能够更好满足上述应用场景对于电源效率、集成度以及整体性能的高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抢占工业场景的市场先机,提升市场覆盖范围。 项目负责人为公司设计总监李海松,已主导设计数十款工业级模拟电源控制芯 片。李海松是东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已在公司任职 12 年以上,主 导设计数十款工业级模拟电源控制芯片,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等工业应用领域, 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客户基础。2017 年,李海松参与设计的采用内核数字化技术的 新款电源管理芯片,首先应用于需要进行复杂工作状态切换的快充领域,并在消 费领域量产后逐步扩充至数据中心、服务器、基站、光伏逆变器、储能等大功率 工业场景。

通过股权激励鼓励数字电源产品线发展。公司发布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首次激励对象为 12 人,需要满足的数字电源产品线业绩为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不低于 1000/5000/8000 万元。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及电驱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拟实施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源及电驱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产品主 要用于新能源汽车 OBC(车载充电机)、PDU(高压配电单元)及电驱系统,将开 发面向 400V/800V 电池的高压电源转换分配系统、高压驱动系统的系列芯片,包 括高压电源控制芯片、高压半桥驱动芯片、高压隔离驱动芯片、高压辅助源芯片 以及智能IGBT和SiC器件,并配套建设车规级半导体可靠性实验中心及封测产线。

新能源汽车是公司继家电、标准电源、工业之后积极布局的领域。在碳达峰、碳 中和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成为高成长性赛道,市场对汽车电子的 需求相应大幅上升。公司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继家电、标准电源、工业之后积极布 局的领域,目前已完成车规 ISO 26262 功能安全体系认证,同时有多款产品通过 AEC-Q100 可靠性认证,车规级高压 DC-DC、Gate Driver 正在客户送样测试中。

项目负责人是新能源汽车业务部门负责人祝靖。祝靖是东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博士,2015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就职于东南大学,任副教授,博士生 导师;2017 年 8 月至 2021 年 6 月,就职于安趋电子,任执行董事、总经理;2021 年 7 月加入公司。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专攻 Si/GaN/SiC 高压栅驱动芯片研究和 功率集成工艺与功率器件研究。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公司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类芯片、标准电源类芯片、工控功率类芯片三大类业务, 我们的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家用电器类芯片 :公司家用电器类芯片短期受益于小家电需求复苏和白电领域持 续放量,长期有望通过显示领域布局保持增长。2022 年收入 3.74 亿元,同比增 长 8%,占比 52%,毛利率 42.21%。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家用电器类芯片收 入增速分别为+35.14%/+20.75%/+19.69%,毛利率分别为 42%/43%/44%。

标准电源类芯片: 公司标准电源类芯片包括电源适配器和快充,有望受益于消费 电子需求复苏和大功率快充产品的推出。2022 年收入 1.74 亿元,同比减少 33%, 占比 24%,毛利率 29.78%。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标准电源类芯片增速分别为 +45.59%/+29.68%/+26.65%,毛利率分别为 29%/32%/33%。

工控功率类芯片: 工控功率类芯片是公司重点投入领域之一,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2022 年收入 1.49 亿元,同比增长 27%,占比 21%,毛利率 54.64%。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工控功率类芯片收入增速分别为+48.98%/+48.50%/+41.17%,毛利率 分别为 54%/55%/55%。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9.47%/+30.88%/+29.50% 至 10.04/13.14/17.01 亿元,毛利率 40.93%/42.55%/43.16%。

综上,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9.47%/+30.88%/+29.50%至 10.04/13.14/17.01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61%/+47.54%/+37.72%至 1.67/2.46/3.39 亿元。 盈利预测的情景分析 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情景分析,以前述假设为中性预测,乐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 毛利率分别提高 5pct 和 2pct;悲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分别降低 5pct 和 2pct。

估值与投资建议 相对估值:合理估值区间 88-96 元 公司是模拟芯片设计企业,可比 A 股上市公司包括圣邦股份、艾为电子、英集芯、 帝奥微、思瑞浦、纳芯微等。截至 2023 年 4 月 21 日,可比公司对应 2023 年 PE 的估值区间为 36-155 倍,均值为 68.5 倍。公司在小家电市场领先,白电市场率 先国产替代,处于放量阶段,定增项目聚焦大功率工业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有望拓展公司的下游市场和可达市场空间,基于谨慎原则,我们给予公司略低于 平均值的估值,给予 2023 年 60-65 倍估值,对应市值 100-108 亿元,对应股价区 间 88-96 元。

风险提示

估值的风险 我们采取了相对估值方法,得出公司的合理估值在 88-96 元之间,但该估值是建 立在相关假设前提基础上的,特别是可比公司的选择和对公司估值倍数的选择。 我们选取了与公司业务相同或相近的公司进行比较,基于谨慎性原则选取了低于 均值的 PE 估值,可能未充分考虑市场及该行业整体估值偏高的风险。 盈利预测的风险

 我们假设公司未来 3 年收入增长+39.47%/+30.88%/+29.50%,可能存在对公司 产品销量及价格预计偏乐观、进而高估未来 3 年业绩的风险。

 我们预计公司未来 3 年毛利率分别为 40.93%/42.55%/43.16%,可能存在对公司 成本估计偏低、毛利高估,从而导致对公司未来 3 年盈利预测值高于实际值的 风险。

 我们的盈利预测假设电子雷管渗透率快速提升,以及消费电子需求有所复苏, 若实际生产或销售不及预期,存在未来 3 年业绩预期高估的风险。

 根据情景分析,悲观情景下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相比中性情景分别减少 14%/16%/18%。 经营风险 半导体行业政策调整风险:公司所处的集成电路行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 领域之一。各主管部门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主要法律法 规和政策鼓励充分的市场竞争,保护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并规划了长远的 发展路径,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若国 家对集成电路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减弱,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一定不 利影响。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2022 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为 80.41%, 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如果上述供应商产能紧张、提价或由于某种原因停 止向公司供货,将导致公司短期内产品供应紧张或成本上升,从而对公司盈 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市场竞争风险: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主要参 与者仍主要为欧美企业,占据了 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国内企业目前尚 无法与德州仪器(TI)、英飞凌(Infineon)、意法半导体(ST)等企业在 产销规模上竞争。同时,国内 IC 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参与数量众多,市场竞 争日趋激烈。

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在技术实力、市场份额方面和境外 竞争对手相比均存在差距,面临较大的国内外品牌的竞争风险。若竞争对手 利用其品牌、技术、资金优势,加大在公司所处市场领域的投入,可能对公 司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形成挤压,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客户认证失败的风险: 公司芯片产品需要通过客户测试认证才能进入批量供 应。因下游产品存在更新迭代,不论新老客户,每年都会有多款新产品需要 进行客户认证,若客户测试认证失败,存在客户选择其他公司产品进行测试 认证的可能,从而导致该款芯片不能在客户该款产品中形成销售。

若公司连续多款产品在同一客户中认证失败,有可能导致客户对公司产品品质产生质 疑,从而导致公司不能获得新客户或丢失原有客户,导致公司收入和市场份 额下降,进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募投项目实施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拟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和 新技术等,在后续研发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或目前技术条件下 尚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失败。同时,半导体及相 关行业景气度受国家产业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若上述因素出 现不可预见的负面变化,将对募投项目的效益实现产生较大影响。

财务风险 毛利率波动风险 :公司各类产品毛利率及综合毛利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由于集成电路行业产品更新换代较快,通常具备性能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品 在推出市场时可获得较高的毛利率,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竞争,其毛利率空 间逐渐被压缩,降低至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因此,芯片设计公司需要精准 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新品推广来提升高 毛利产品销售占比,以保持稳定或较高的综合毛利率水平。若公司未能根据 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产品升级或开发,产品缺乏竞争力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 利局面,可能出现产品售价下降,使得毛利率水平出现波动;此外,如果公 司市场推广不力,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下降也会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 出现波动,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存货规模较大及跌价风险: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公司存货金额为 1.87 亿 元,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格局变化、客户需求下降或产品迭代导 致存货产品滞销、存货积压,可能导致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增加,进而对公司 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风险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不断革新,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 产品开发是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倘若公司今后未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 发展趋势并制定新技术的研究方向,或研发速度不及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公 司可能会面临芯片开发的技术瓶颈,对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 影响。

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公司研发支出较大,2022 年度研发费用为 18,908.87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6.28%。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 预判,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广使用。若未来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 化或公司未能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公司将存在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 险,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可能无法全部收回。

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是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发展基础,亦是公司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若公司内部组织建设情况不佳,内部薪酬考核机制在同行业中丧失竞争力, 或员工晋升机制未能得到高效率执行,公司可能将面临关键技术人员流失且 无法引入更多高水平技术人员的风险,进而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其它风险 宏观环境风险 :伴随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集成电路产 业成为贸易冲突的重点领域,也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客观不利影响。有关国家针对半导体设备、材料、技术等相关领域颁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出口管 制政策,限制中国公司获取半导体行业相关的技术和服务等。国际局势瞬息万变, 一旦国际贸易摩擦的状况持续或进一步加剧,公司可能面临经营受限、订单减少 或供应商无法供货等局面,若公司未能及时成功拓展新客户或供应商,极端情况 下可能出现公司的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形,正常经营将受到不利影响。 实际控制人风险:张立新先生持有公司 30.27%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 司重大经营决策有实质性影响。若实际控制人用其控股地位,对公司经营决策、 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进行干预,将可能损害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