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市场规模将达290亿元!国内厂商积极布局推动量产 全球快看点

2023-06-21 14:39:40    来源:览富财经网    

6月21日,复合集流体概念开盘走强,双星新材(002585.SZ)一字板涨停。截至中午收盘,东威科技(688700.SH)涨14.85%,宝明科技(002992.SZ)和双星新材(002585.SZ)实现10CM涨停,元琛科技(688659.SH)涨9.68%。

中信证券近日在研报中指出,从Gartner模型视角来看,复合集流体目前正处在最佳的配置期。

复合集流体优势明显,受到市场关注

据了解,复合集流体是一种新的技术路径,通过在高分子材料层材料的两侧镀一定厚度的铜层,形成“三明治”型的复合结构。㎡中间层选用高分子材料,比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I(聚酰亚胺)、PP(聚丙烯),而复合集流体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替代部分金属材料,可以显著降低集流体的材料成本和重量。


【资料图】

复合集流体的优势明显,其可以显著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并且具有高比能量、低成本、长寿命、强兼容等特点,未来将逐渐取代传统集流体。基于全方位的优势,复合集流体也成为未来电池领域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复合集流体在电池集流体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40%,出货量最高可达180亿平方米。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涵盖动力、储能、数码等多种类型的电池。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将是复合集流体的元年,属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的转折点。目前,大量不同领域的玩家蜂拥涌入这个赛道,大家的工艺路线各不相同,不过都有明确的扩产计划,将来有望探索出成熟的技术路线。客观来讲,第二阶段是将产品从1到10的阶段,到明后年,行业内会确定一至两种主流的技术路线,复合集流体就将进入到大批量生产的第三阶段。

中信证券表示,2023年至2024年,随着量产能力不断提升和订单的逐步落地,复合集流体行业将要迎来“稳定增长期”,这个阶段也是行业的最佳配置期。

对于行业的未来,GGII预计到2025年国内复合集流体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9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厂商积极布局,加快实现量产

事实上,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复合集流体的概念。时至今日,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产品的第一阶段验证。可以说,业内对复合集流体为电池产品带来的性能变化都比较认可。

截至目前,布局复合集流体领域的上市公司并不多,部分涉足相关业务的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超过50家公司已有布局,复合集流体生产厂约有20家,设备厂也有20家左右,而基材和靶材厂商在10家左右。相关的投融资规模超过300亿元。

在A股市场中,双星新材在2020年8月开始研发PET复合铜箔材料,公司围绕复合铜箔用PET基材原料开始研发用于聚酯功能的母料,并进一步对基膜开展试样测试,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膜层表面镀金属,实现基材表面金属化。公司近日披露称,公司已获得客户的首张产品订单,将对公司产品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光莆股份(300632.SZ)的第一期复合集流体材料生产线已经投产运营,其所生产的复合集流体材料已向多家锂电池厂商提供样品测试。中一科技(301150.SZ)的子公司也在研发生产和销售复合集流体。目前,该公司的复合集流体项目正处在中试线建设阶段,相关产品已经送样。

阿石创(300706.SZ)正在研发测试的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优势明显,可以减少铜铝的用量,降低电池成本,并且可以降低电池燃烧的危险性。

在设备厂商方面,东威科技生产的复合铜箔电镀设备技术领先,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市场唯一能够量产该设备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制造纯电镀设备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据了解,公司具备复合铜箔设备年产130台的能力,相关产品已经送检,相关设备的批量生产订单也在稳步提升中。

产业化推进过程中仍面临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大厂商在推进复合集流体产业化的道路上,仍然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电池企业来说,使用复合集流体对企业现有的产线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冲击,诸如涂布、制片等环节都需要重新调整,后续还要新增滚焊的环节,整个产线的变动较大。对于一条成熟的产线来说,想要完全做到兼容或改造都比较困难,甚至可能需要新建产线。

另有分析师表示,与最开始实验室产出的试样产品相比,规模化量产的产品在性能、良品率、稳定性等方面可能都存在差异。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生产设备、技术及工艺、原材料等。此外,老技术应用到新场景和产品中,也需要做出很多定制化的改造和提升。因此,部分厂商的量产计划有可能会往后顺延。

但从长远来看,待复合集流体未来实现量产,将给锂电池产业链带来诸多变化,比如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促进锂电池产业链的更快发展。同时,复合集流体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