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不是一夜网红,此前失败20年

2023-07-31 09:00:03    来源:张书乐2006    

机会,对每一个城市都是公平的,包括长沙。

夜幕低垂,湖南长沙的巷子在多彩霓虹灯灯牌的闪烁间刚刚苏醒,人潮涌动间,呈现出一个活色生香的“夜长沙”。

没有哪座城市如长沙一般能在“网红经济”的浪潮中成为弄潮儿,不仅名满天下,也实实在在地为长沙带来了经济效益和无限活力。


(资料图)

以今年的“五一”假期数据为例,长沙“5天破500万人次”再度出圈。

从追星圣地湖南卫视到网红茶饮茶颜悦色,从随随便便等位过万的超级文和友到拍照打卡圣地的坡子街派出所,各大IP层出不穷。

长沙为什么红?

在很多人看来是足够潮。

但作为一个生活在长沙隔壁城市株洲的土著,一个于世纪之交在长沙读大学的过客,一个曾经在长沙的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我看来,这是一场持续20年失败和20年试错后的九败一胜。

此前,《商学院》杂志记者李婷曾经和书乐对网红长沙现象进行过一番交流,并引用了部分言论在杂志稿《挖掘“网红”名城长沙背后的经济脉动》。

彼时,贫道曾归纳网红长沙现象的缘起:

湖湘文化中的“敢为天下先”和“霸蛮”的湖南性格是底色。

而199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湖南卫视娱乐风、2000年代打造动漫之都失败单留存的创新气质,都为2020年代长沙网红破圈,做了人才、氛围和创新惯性上的准备。

对,你没看错,我就是这么看的:

20年的失败,是2020年网红长沙成功的根源所在。

世纪之交时的长沙,或许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

1998年,我求学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对长沙的印象其实是不佳的。

别的不说,当时最知名的立珊专线,还是木头凳子,破破烂烂,这还是来自知名商人彭立珊的捐赠。

当时的株洲公交是啥样?

已经开始运行空调公交,普通的主干线公交也都是塑料材质,整洁大方。

那时候的我,感觉就是长沙还不如株洲,更别说主干线五一路,破破烂烂还窄窄的……

至于当时的坡子街,不提也罢。

2000年代的五一路大改造,可以看做是一个起点,一个巨宽的主干线。

尽管让所有在长沙的人都在修路时倍感折腾,但修好后呢……

这时,当时出了环线就是乡里的长沙,很小。

但已经开始孕育蝶变。

尽管很多人会说,长沙是靠强省会成功。

那么多省会,为何长沙成功了?

尽管有人会说,长沙是靠虹吸,把株洲湘潭的好东西拿过去了。

可虹吸效应就是如此,长沙不够好,那就是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虹吸长株潭。

所以,机会,对每一个城市都是公平的。

扯远了,聊聊失败。

长沙2000年代以前最大的成功是湖南卫视,是快乐大本营,以及正在崛起的洗脚城。

当时的长沙有一个揶揄:长沙是脚都。

不过,上不得台面、有点过重味道的洗脚城很快不再有吸引力,至于当时以琴岛为代表的歌厅文化,尽管提供了大众休闲,却依然有点不够档次。

引发了关注,但都不持久,是世纪之交长沙的文化底色。

但关注年轻人的潮流文化,长沙其实是从2000年代开始的。

第一轮冲击是动漫之都。

2000年,一个动画片上架,名字叫做《蓝猫淘气3000问》。

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故事片,它对于那一时期的少年来说,就是动画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而创作这一动画剧集的是成立于1996年的湖南三辰卡通集团。

蓝猫淘气的成功,让长沙看到了机会。将长沙打造成动漫之都的蓝图随后展开。

然后,依托于蓝猫淘气,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落地长沙,“中国驰名商标”授予蓝猫。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蓝猫淘气系列动画,随着第一批观众的长大,而逐步成为了过去式。

原因,一定要粗线条描述,则是低幼化的动漫,确实撑不起一个动漫之都的梦想。

事实上,许多年后,靠《熊出没》打出一轮高光的方特,不也消停了嘛。

现在回过头来看,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爆款出圈的国产动漫,都是以全年龄偏中青年群体来实现大爆发的。

试错失败,代价不小,但成功的种子埋下。

第二轮冲击是娱乐之城。

久负盛名的湖南卫视,在2010年代开始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开始有些没落感。

优爱腾的崛起,让整个广电体系都不好过,就如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此前冲击纸媒时一样。

选择内容合作还是内容隔离?

湖南卫视做出的决定是选择自己搞平台。

芒果TV出世,就如这个名字本就来自于网络梗一样,其定位也就已经延续了马栏山精神:娱乐至死。

不得不说,芒果TV是成功的,背靠湖南卫视的强大资源和马栏山文创基础,过去的优爱腾变成了现在的优爱腾芒,而且芒果TV还是第一个实现盈利的流媒体平台。

但芒果TV并没有为长沙带来更多,在线上的芒果,接不到地气,线下的长沙城,摘不到芒果。

试错,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三轮冲击为什么成功?

第三轮冲击才是网红长沙。

事实上,在此之前还有许多小冲击,如依托马栏山搞文创、依托麓谷科技园搞游戏和二次元,但都没有真正实现破壁。

只是,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冲击,说明了长沙不死心,说明了霸蛮的湖南人,想搞事。

20年的积累带来了什么?

失败的经验。

低幼不可持续,线上难得落地,怎么破?

民间自己的动作给出了解法:吃喝。

如果说的更简单点,是夜宵。

不得不说,天公作美。

南方城市即使冬天也不至于太冷,具有四季夜经济的特征。

不得不说,厚积薄发。

多年来长沙在夜经济上一直都有建树,从90年代后期开始蓬勃的歌厅文化、洗脚按摩等,都曾经引发过关注。

文和友开路,顺便让吃了辣要喝茶的茶颜悦色组合登场,此次新消费赛道上的爆红,其实就是一种延续。

不得不说,人脉聚合。

多年来湖南卫视给出的吸引力、橘子洲头给出的视觉震撼,早就在国人心中埋下了种子,只是缺一个说服自己不得不去的理由。

多年来,不断试图破圈的长沙,通过动漫、影视聚集了大批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却苦于没有机会的年轻人。

他们有的是看着快乐大本营长大。

有的曾经是蓝猫淘气的小伙伴。

还有的或许是和琼瑶剧里的金铭同龄人……

泛娱乐基因的人才储备,有了井喷的可能。

结果,过去聚焦于玩乐的长沙,意外的通过吃喝出了圈,真的是个意外。

吃喝,才是网红长沙的底色。

从文和友、茶颜悦色的爆红,带来了强劲的引流效应。

其在新消费赛道上的出圈和对Z世代的打卡吸引,进一步促成五一商圈上各种新消费创业潮流涌动。

结果,网红长沙因势利导,围绕吃喝二字,在各种垂直细分领域去尝试突破。

随之而来的则是新消费品牌的接连入驻长沙,并不断扩大关注度。

良性循环,互相成就,一字落,珍珑棋局解。

但也不是没有隐忧,事实上早就暴露出来。

九败一胜,才能长红

网红长沙的各种潮流热度,事实上都是在国潮这个大旗下,在吃喝之上做快消费。

大量创新品牌其核心大多是用国风进行包装、打潮牌路线。

缺点在于这些品牌的产品过于注重包装来吸引眼球,产品本身的体验并不出奇,往往只是成为Z世代们打卡的一次性消费品。

包括文和友、茶颜悦色在内的长沙网红品牌每次走出长沙,大多是开局即巅峰,后续难以为继,也正是因为如此。

长沙的成与败,现在来说,都是事后诸葛亮。

但又不得不说!

毕竟,机会,对每一个城市都是公平的。

毕竟,全国各地的城,都看到了网红长沙,就包括我一直不愿离开的这座城:株洲,也在想要通过文化IP突破天花板。

毕竟,要成功,九败一胜的心理准备要有,找到自己的独特之根才是提高成功可能性的唯一正解。

这不,靠村超爆火的贵州榕江县,也是如此。

媒体报道,从2021年以来,榕江县先后策划了5次城市IP塑造活动,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效果有限。

但随后的村超成功了,2年的失败,没有白费。

长沙和榕江给出了什么启示。

一个20年失败,厚积薄发。这是传统文化到潮流文创转型的时间线。

一个2年高频试错,快速突破。这是直接用自己文化切入潮流文创的效率线。

甭管20年还是2年,试错、高频和不模仿,才是成功的秘钥。

霸蛮、改为天下先,则是成功的底色。

每一个湖南的城,都有这个底色,我希望下一个网红城市,是株洲。

毕竟,我住在这里……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新出版有《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