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里外外力挺!西北第二城,终于要醒了

2023-08-10 07:00:55    来源:西部城事    

文丨西部菌

近几年,强省会战略成了一股强烈的风潮。“举全省之力”打造强省会,成为很多省份的一致行动。

但是,最近甘肃省层面传递出的对于兰州打造强省会的支持力度之大,还是非常罕见。


【资料图】

这从几个表述就可见一斑:

推进强省会行动,省政府要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胸怀大局看兰州、站位全局想兰州、躬身入局帮兰州,谋划思路要心系兰州、 项目布局要支持兰州、资金安排要倾斜兰州、推动落实要帮助兰州、里里外外要力挺兰州 ,更好推动强省会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更好引导各方面增强对兰州发展的预期和信心……

会议还强调,强省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省上下共同的事业;各方要付出真情实感, 要拿出真金白银,要做到真帮实扶 ,把兰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而就在半个月前,甘肃还专门召开了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这场大会,被外界普遍视为是甘肃吹响了强省会建设的“集结号”。

种种迹象表明,这座近年来颇受争议的“西北第二城”,终于要醒了。

01

现在的兰州到底是什么情况?甘肃建设强省会为何显得如此迫切?

2022年,兰州GDP为3343.5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97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倒数第六,仅高于呼和浩特、银川、海口、西宁、拉萨。

高光时刻,兰州曾一度跻身全国城市前20强。今天一杆如日中天的省会城市,如郑州、长沙、合肥等,曾都只能屈居其后。

在过去几十年里,兰州很可能是全国GDP排名下降最多的省会城市,是典型的“ 失意之城 ”。

仅从在西北的地位来看,曾经作为不折不扣的西北第二城,兰州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比如,论GDP,在西北五大省会城市中,兰州不仅与西安的差距越来越大,与乌鲁木齐的差距也已扩大到500亿以上。

更显危机的是,在近几年强省会省成为普遍趋势下,兰州的 首位度却不升反降 ——从2018年的33%下跌至2022年的29.8%,在西北五省会中仅高于乌鲁木齐。

在今年的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兰州已由二线跌落至三线城市阵营。

这样的兰州怎能不急?

02

实际上,建设一个真正的强兰州,不只是关系到一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首先, 甘肃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兰州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里,甘肃全省常住人口减少了55万,是西北唯一的人口负增长省份。

目前,甘肃常住人口继续下探,已跌破了2500万。

其原因之一,就是甘肃缺乏一个真正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的强省会城市。

在目前的西北五大省会城市中,兰州的人口首位度不到18%,仅高于乌鲁木齐。

作为仅次于西安的西北省会人口第二城,兰州目前的常住人口仅有400万出头。如果人口首位度能够像西安那样提高到30%左右,也才突破800万。

并且要看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甘肃省14个市 (州) 中,常住人口与2010年相比,实现增长的仅有4个。

考虑到目前的人口负增长大背景,如果不能有效提升兰州的人口吸引力和承载力,甘肃未来的人口发展形势显然不容乐观。

有人,才有一切。换言之,甘肃需要一个更强的省会城市,稳住人口,才能稳住全省发展的基本盘。

其次, 大西北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兰州

提到“西北王”,大家都公认是西安。但其实,摊开地图就能发现,西安在地理区位上过于靠近东部,本身并不是太“西北”。而兰州,明显更靠近中心位置,与宁夏、青海都更亲密。

因此,一个更强大的兰州,对于更好带动西北其他地方的发展,以盘活整个大西北,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2018年3月,国家专门印发《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也体现出对兰州在更好带动西北地区发展上的寄望。

可以说,稳住大西北,在西安之外,最应该站出来的,就是兰州。

再者, 中国也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兰州

兰州的战略意义,在历史上早就被证明。在现代来看,无论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还是大学、科技资源的布局,都表明兰州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是,2012年8月,兰州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此外,“胡焕庸线”以西、一半以上国土面积上,兰大是唯一一所985、双一流建设高校 (A类) 。

当前,兰州还面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兰西城市群等多项国家战略机遇。

在很大程度上说,兰州不能充分利用各项机遇加快振作起来,也是对于种种国家资源和国际级平台的浪费。

03

尽管强省会战略也面临种种争议,但是,对于甘肃这样的内陆省份来说,打造强省会,其实是为数不多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之路。

权威声音指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这时常被一些人拿来作为反对强省会的理由。但是,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有条件的省区”。

应该看到,甘肃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在全国省份中,都算是“小体量”。再加上兰州之外,其他城市的人口、产业、资源、政策等基本面都比较偏弱,走均衡发展之路,注定就会走向全面平庸,不仅无法参与全国的竞争,也难以守住自身的基本盘。

所以, 避免“一市独大”,对于现在的甘肃来说,就是一个伪命题 。甘肃面临的挑战,不是有城市“独大”,而恰恰是缺乏足够强大的“定海神针”。

近年来,作为兰州门面担当的兰州大学呈现出没落之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各所985高校公布的2023年预算总收入显示,兰州大学以77.88亿元排在39所985高校的30名开外,大约是预算总收入较高的上海交通大学 (265.16亿元) 的3/10、浙江大学 (309.01亿元) 的1/4、清华大学 (410.93亿元) 的1/5。

兰大师资人才的流失,也屡屡引发讨论。甚至有声音指出,“ 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 。”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兰州集聚了甘肃近80%的科技和人才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甘肃要实现创新发展,除了让兰州当好领头羊,还有谁?不重点发展兰州,不努力提高兰州的能级,如何让全省实现超越和突破?

所以,这次会议所指出,“强省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省上下共同的事业”,诚哉斯言。

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份“共同的事业”该如何推进,是个 非常考验决心、智慧与能力 的事。

但是,强省会对于甘肃来说,只能往前推。总面积约为全国三分之一的大西北,在西安之外,也需要一座更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