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黄河流域已发生显著变化,高质量发展面临全新挑战。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解决黄河高质量发展问题应坚持全局统筹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由张楚汉、王光谦两位院士牵头于近期完成中国科学院学部“黄河水与工程方略”咨询项目,以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对新挑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治理黄河就是中华民族共同面对的一件大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楚汉多年来跑遍了黄河上、中、下游和南水北调的东、中、西线。他看到,我国治黄工作取得重大成就,“70年来伏秋大汛再也没有发生过决口、改道”。
他指出,堤防、水库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推进是重要的治黄经验。在调控工程上,位于黄河“一头一尾”的龙羊峡与小浪底两座水库充分发挥了拦蓄调节的作用,为黄河水资源调度和水沙控制奠定了工程基础。在水土保持上,当年4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的一半治理完成后,最直观的结果便是陕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为治黄工作成绩点赞,令全国黄河治理参与者感到振奋。
与此同时,治黄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院校科研工作者在充分调研中总结黄河流域的诸多变化。例如,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天然径流量减少。据“黄河水与工程方略”咨询项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919~2000年黄河年均径流量约534亿方,1956~2010年年均482亿方。近10年天然径流量有所回升,年均510亿方”。同时,来沙量和输沙量也显著变化。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1919~1959年潼关年均输沙量从16亿吨减少到2.4亿吨。
基于这些数据,张楚汉等院士专家认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黄河水沙条件如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河治理将面临全新挑战。
“顶天立地”做科研
“黄河治理这个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涉及多学科知识,要求我们既有战略的、宏观的视角,又要与具体的关键技术结合。”张楚汉表示,应对黄河治理新挑战,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科研。
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启动了上述咨询项目,包括20位院士在内的50余位水利专家学者参与其中。
在为最终形成的报告撰写提纲时,张楚汉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统筹全局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凝结专家们智慧,亮点颇多。例如,对于“开源节流”,专家们针对宁蒙灌区、汾渭平原、黄淮海平原引黄灌区等三大灌区提出了不同的节水措施。“宁蒙灌区我们建议调整种植结构,考虑水盐平衡。”张楚汉介绍。
报告提出的“构建南水北调、西水东济国家水资源配置新格局”,则充分体现出统筹全局、多源保障的思想。“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有效缓解了受水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了沿线大中城市供水,并适时向河湖生态补水,效益显著。为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全国一盘棋,按照‘空间均衡、南北调配、东西互济、近中远期兼顾’的原则,统筹规划调配。”报告指出。
张楚汉强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全局性工程,必要且紧迫,应科学研究论证工程的调水量和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还提出建设“水—风—光协同发展的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在他们眼里,黄河流域堪称我国的“能源流域”,多能互补、联合运行关乎高质量发展,将为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以智力优势服务决策
多年做咨询项目,张楚汉的体会是,“院士往往在一个领域中从业时间长,经验积累丰富,同时还有条件借助团队和国内同行专家的力量,汇聚不同研究成果。”
以他所在的清华大学水利系为例,近10年来,每周三举行专门研讨咨询项目的午餐会,邀请水利领域不同方向的研究者在会上作报告和研讨,为咨询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多年来,张楚汉带领的科研团队为咨询项目贡献颇多。自2009年至今的12年里,他主持咨询项目5项,已提交战略咨询报告4份,内容包括汶川地震咨询项目、水利科学战略规划、雄安水安全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水—土—风—光方略等。
在张楚汉看来,发挥院士群体的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战略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和地方进行科学决策。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份有关黄河治理的新报告,针对几十年争论不休的黑山峡河段枢纽建设方案,提出应尽早启动黑山峡河段开发再论证工作。专家们在对梯级布局、坝址、坝高、规模等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后,已初步形成最优方案。
对此,张楚汉充满期待:“希望这份方案能够实现利益均衡,满足宁蒙防洪防凌、河道减淤、农业灌溉供水需要,推动水—风—光绿色能源基地建设。”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