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芬谈杨振宁:科学家的品位和风格怎样形成?

2021-09-24 20:17:01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 李晨阳

“为什么杨振宁先生具有如此巨大的创造性?这与他独特的风格和品味(taste)有关。”在9月23日举行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邦芬如是说。

何为taste?何为风格?

杨振宁本人曾在书中写道:“在每一个有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一个人的 taste,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它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反过来又决定他的贡献。”“taste和风格之于科学研究,就像它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至关重要,这其实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杨振宁 (图源:清华大学)

在此次研讨会上,朱邦芬带来的报告题为《杨振宁先生的品味和风格及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他通过剖析品味和风格对杨振宁科研生涯的重大影响,重新思考了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之道。

根据杨振宁的观点,科学品味往往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开始形成,具体而言,与一个人刚接触物理学时的研究方向、思考方法、过往训练和自身个性均有关系。在这种“品味”的基础上,会逐步形成“对他将来的工作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许可以说是有决定性影响”的风格。

那杨振宁的科学风格是什么样的呢?

杨振宁曾用一个数学式子:(D+E+F)/3 来描述自己的风格,其中D代表狄拉克,E代表爱因斯坦,F代表费米,这3位物理学大师都是他心中的偶像。

朱邦芬则将杨振宁的科学风格总结为3点:独立——极富主见,不受人左右;简洁——他的文章、讲稿甚至PPT,都力求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对数学之美的欣赏和对物理之美的追求并存——既是大物理学家,又积极推动了现代数学的发展。

上述三大特点,都能在他欣赏的狄拉克、爱因斯坦和费米3位大师身上找到影子,但杨振宁本人也表现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杨振宁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观察“蝴蝶或者蚂蚁搬家等重要事件”,表现出强烈的爱美之心和好奇心。他父亲是数学家,他从小便在家里的书架上翻看外文数学书,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数学、物理、乃至中文阅读和写作课均是名师讲授。

与生俱来的天性和自小受到的教育训练为他打下了良好基础。而更加特殊和幸运的是,他在学术起步阶段遇到了吴大猷和王竹溪两位良师,前者指引他进入物理学中对称原理领域,后者则把他带入统计力学领域,杨振宁一生最重要的研究正是围绕对称原理和统计物理展开的,这与他对数学之美的欣赏和对物理之美的追求相洽。

在分析过杨振宁的品位、风格及其由来后,朱邦芬进一步谈到了这对杰出创新人才培育的启迪。

杨振宁于2003年回到清华大学,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为中国培育杰出人才,指导年轻人形成自己的物理品味和学术风格。

这些年来,他多次向清华的研究生、本科生传授经验,重点在于如何选择未来的研究领域,并借此契机形成一个好的科学品味。他提醒学生,最好在领域开始时进入一个新领域,最好不要进入僧多粥少的领域,在研究中“一方面直觉非常重要,可是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吸取新的观念修正自己的直觉”。

杨振宁还曾深入分析中美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他认为,英语单词“educate”系从含义为“养育”、“抚育”的拉丁文单词衍生而来,而中文的“教育”则是“教导”在前,“抚育”在后。反映在教育过程中,中国更看重严格坚实的训练,而美国的训练模式相对不那么规范,更鼓励广泛涉足宽阔领域。

杨振宁认为,中国模式对于7、80分的学生比较好,因为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而美国模式对90分以上的学生更有利,因为这些优秀学生能得到更多的自主空间。在这一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朱邦芬等人对学生因材施教的理念也有所转变。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们目前更倾向于减少规定动作,给予更大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自由探索。

“做出创造性成果的研究者,观察事物往往与别人视角不同,思考问题往往想人之所未想,解决难题往往有‘独门绝技’,因而,研究者的研究风格和研究品味越与众不同,越可能产生独特的创造性成果。”朱邦芬说,“因此,要培育杰出的创造性人才,首先要让这些人有自己的品味和风格。”

本次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

注:曾有人将“taste” 译为“品味”“爱憎”,杨振宁本人都不太赞同,但由于暂时没有更理想的翻译,朱邦芬在本报告中采取了“品味”的译法。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