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如何建立心血管疾病的防救治康体系,成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项科学课题。
“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众多疾病中最‘凶狠’的一种,起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在最佳救治时间(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残率极高。” 近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从9月的世界心脏日(9月29日)到10月的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再到11月即将到来的中国心梗救治日(11月20日),一个个卫生健康日时刻提醒社会各界对心血管疾病的关注。
2/3的急性心梗患者未及时救治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高达3.3亿。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肌梗死。
“从流行趋势来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依然处于持续上升阶段。”霍勇说,作为心血管疾病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死亡率一直攀升,并呈现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
而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导致的一种严重后果,因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更备受关注。
“我国每年有200多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防治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一直存在救治时间长、救治比例低、救治不规范、院内外死亡率高等问题。”霍勇说。
现有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40分钟以后就开始出现梗死,3个小时后心肌梗死面积可能达57%,24小时后可达到80%左右。但此前的临床研究CPACS却显示,我国心梗患者救治具有明显滞后性,患者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则长达8小时,令人痛惜的是2/3的急性心梗患者没有能够及时治疗而死亡。
霍勇(右)正在进行手术。
“如果没有一个先进、高效、科学的心梗救治体系,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很难扭转整个国家心血管疾病上升的态势。”霍勇说。
规范化建立胸痛中心
反观国外,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在医院内设立胸痛中心,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急性心梗再灌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及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胸痛中心的建立不是医疗技术的突破,而是医疗急救模式的创新。”霍勇告诉记者,在国家卫健委支持和指导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极力推动下,我国大型的三级医疗机构纷纷成立了胸痛中心。
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霍勇敏锐地发现,规范化才是关键问题。“很多医院都有胸痛中心,但所做的事情质量却参差不齐。”
为此,2013年9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正式启动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这也是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第三个针对胸痛中心的认证体系。随后,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成立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我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
截止目前,全国胸痛中心注册数量超5000多家,累计通过认证2005家,全国31个省市区胸痛中心全覆盖;全国304个地市(州)至少有一家胸痛中心,实现地市州91%覆盖,全国1407个县至少有一家在建胸痛中心,实现县域77%覆盖。
更令人振奋的数据是:全国心肌梗死的平均救治时间从胸痛中心建设前的115 分钟缩短到75 分钟,显著低于指南要求的90分钟。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死亡率从10%降低到3%。目前,我国胸痛中心已累计救治急性心梗患者180万人。
霍勇在西部地区义诊。
“我们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的心脏健康提供了一张保护网。”霍勇说,心肌梗死救治时间的缩短仅仅指患者到医院后,但有很多患者因种种因素被耽搁在院前。
注重提升基层胸痛救治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胸痛救治能力较弱。
而这,恰恰是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近期推动的事情:大力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特别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胸痛救治能力,例如一些达到相应资质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可以快速接诊急性胸痛患者、提供规范化基础诊疗、及时转运、开展区域内疾病康复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和筛查,实现急性胸痛患者救治和管理两个“一公里”。
“一是救治起跑第一公里,二是慢病管理最后一公里。”霍勇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进步,联盟还通过心电监护等可穿戴设备建立“信息化一张网”,以及建立大数据网络,做到信息共享畅通。
据悉,目前,我国已有超4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参与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进一步织密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救治功能。
此外,该联盟还积极推进“三全模式”落地。通过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模式,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构建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救治体系”“预防筛查体系”“慢性疾病管理体系”组成的区域疾病/健康三个体系一张网。
霍勇(中)带领团队去基层考察调研。
“我们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及与120急救体系的数据共享与无缝对接,在区域内,以早期筛查、基层首诊、慢病健康管理、院前—院内结合、院内MDT机制建设、院后康复体系建设为主要环节,形成以患者为中心从疾病的预防、筛查、院前急救、院内治疗到出院后随访和康复的全病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霍勇说,其中,远程心电网络建设便是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多方努力迎下降拐点
那么,想要真正迎接我国心血管事件下降拐点的到来,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面对《中国科学报》的问题,霍勇认为,必须坚定执行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方针,同时,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特点,推动学科中心建设、加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提升全民心血管健康素养,从临床、预防再到科学普及,全方位提升我国医疗机构的心血管疾病急慢病预防和救治能力。
霍勇带团队下基层。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瓣膜病介入中心和泛血管中心等学科中心建设,通过学科中心建设实现多学科诊疗、病种细分、效率提升和学科发展模式的持续改进。
“最终,要建设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优化以疾病救治为核心的流程和资源,实现救治效果和效率的改善。”霍勇说,未来的心血管学科中心建设仍需要不断完善心血管疾病持续提升的质控体系,同时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中国标准,建立适合中国的心血管质量评估和改进体系。
此外,还要推进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这将是助力我国心血管事件拐点早日到来的重要契机和起点。”霍勇坚信,随着全民心血管健康素养的提升,坚定地推进心血管急(慢)病救治的全域覆盖,加大我国心血管防治体系对疾病和患者的全程管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下降拐点一定会到来。(本文图片均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提供)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