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创伤救治MDT团队” 推进创伤救治研究

2021-11-04 13:38:58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4 12:59:08
    

裴国献教授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留影。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供图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科技类奖项的最高奖项之一,这是来之不易的荣誉。其中凝聚了我和团队数十年的心血,特别感谢团队协作付出的努力。”11月3日,正在北京领奖的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院长、现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裴国献说。

当天,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裴国献教授领衔完成的成果“严重战创伤骨缺损修复救治体系与关键技术”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裴国献个人二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

亚洲异体肢体移植第一人

我国每年由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造成的肢体创伤患者超过300万人。严重肢体战创伤具有骨缺损范围广、软组织创伤重、感染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传统修复方法截肢率高达77%。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保肢的同时破解严重骨损伤治疗难题?1996年起,裴国献带领团队围绕大段骨缺损的创新性修复率先进行系列研究,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围绕骨种子细胞筛选和扩增、神经血管与骨的同步构建技术及分子机制、临床转化关键技术等开展研究。

2002年4月,裴国献和攻关团队采用组织工程的方法,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于大型动物体内成功构建出带血管的组织工程再生骨,并以此修复缺损的羊胫骨获得成功。这一前沿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临床因组织、器官缺损而造成的“拆东墙补西墙”的传统治疗模式,是国内最早开展骨组织工程再生骨的研究者。

裴国献在继法国、美国之后,分别于2000年和2001在亚洲率先成功开展2例异体单手移植(国际第3、4例)及1例异体双前臂移植,开创亚洲异体肢体移植的先河,被誉为亚洲异体移植第一人,研究成果被评为2000年度“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

裴国献还领衔团队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4个肢体同时离断再植成功先例,首创下肢毁损性创伤避免截肢的“双桥式移植”新术式,突破了国际上此类创伤濒临截肢、大段骨缺损难以修复的禁区。同时还成功开展了3例十指离断再植手术,在世界目前仅有的32例十指离断再植成功案例中,创下了例数最多、手术时间最短、疗效最佳的记录。

“如果决定开启一段征程,那就要不怕风雨兼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有超前思维加即刻行动。”这是裴国献对科研团队交流最多的一句话。

创下多个世界首例

裴国献是我国著名创伤骨科专家,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50余年,在严重肢体创伤救治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理论和技术成果,具有很深的临床造诣与重要学术影响力,是我国数字骨科学学科的倡导者、推动者和领军人。

早在2014年5月,裴国献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地将3个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钛合金假体,分别植入3名骨肿瘤患者体内,修复了他们不同部位的骨骼缺损。其中的3D打印肩胛骨钛合金假体和锁骨钛合金假体临床应用为全球首例,骨盆钛合金假体的临床应用为亚洲首例。

从2014年3D打印钛合金假体成功应用临床开始,裴国献团队先后实施世界首例骨缺损3D打印假体复合腓骨移植、世界首例3D打印肱骨近端假体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术、世界首例仿人体骨骼结构支撑棒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等系列创新技术,为严重战创伤骨缺损修复奠定了基础。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在386所医院推广应用、10万余名患者受益。

2019年,裴国献担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迅速建成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致力于在3D打印外科、智能外科技术、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基于临床转化应用、打通临床“最后一公里”的研究定位开展系列创新性研究。

裴国献率领骨科医学部团队,成功开展全球首例混合现实(MR)导航脊柱外科手术、全国首例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等前沿技术。医院成为华南首家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手术突破百台的医院,使智能化、微创化、精准化的手术理念造福更多病患。

“严重战创伤骨缺损修复救治体系与关键技术”成果在21项国家、军队重大重点课题资助下,创立严重骨缺损四分类新标准,提出“移植变再生、机械变仿真、延期变同期、截肢变保肢”救治新理念,创建骨缺损救治新技术,研发出新型骨修复材料,由此形成严重战创伤骨缺损修复救治新体系,使保肢率由23.0%上升至91.1%,实现了从“不可治”到“可治愈”的重大突破。

未来推进深圳创伤救治研究

2019年6月,裴国献南下深圳,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

随着交通与建筑事故频发、自然灾害时发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呈现出突发性、批量性、高频性特征,且严重创伤病情危重,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但创伤医学在我国医学领域发展相对缓慢。来到深圳后,裴国献希望推动建立高水平创伤救治研究平台。

对于医院来说,创伤的救治往往比较棘手。比如,交通伤患者多半是严重的多发性创伤,涉及多个科室,但很多医院还很难做到第一时间调配多科室专家联合救治,因而可能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因此,裴国献提出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组建“创伤救治中心MDT团队”,建立多学科严重创伤救治平台,超前“等病人”争取急救黄金时间。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全面建设启动以后,裴国献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建立多学科创伤救治团队,全面提升创伤救治能力。裴国献希望,接下来能充分发挥政校合作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及植根深圳的成果优势,整合创伤救治所需的各种资源,组织创伤救治专业化研究团队,对创伤救治机制、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与救治以及后期康复治疗进行一体化的研究,致力于打造出创伤救治的“南科医模式”。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正在新建的外科大楼楼顶设计有直升飞机停机坪,绿色通道专用电梯可将患者直接送至医院急救中心,为严重、多发、批量伤员提供最便捷、快速、立体的现代急救运送模式。通过以上举措,逐步做到国际创伤急救患者“黄金一小时”、“钻石十分钟”的现代急救理念和模式落地深圳,为粤港澳大湾区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最前沿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

“我是一名骨科医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伤救治研究临床工作,以往的系列研究成果和经验,可为未来我在深圳推进建设高水平的创伤救治研究平台奠定良好基础。”裴国献说。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