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右)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讨论交流。 复旦大学供图
11月3日拿到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在11月4日一早又给学生上课去了。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科学家,总喜欢“异想天开”。现在,他又畅想:“将介孔高分子材料研制成液体,涂在衣物上用来隔热,零下30摄氏度都不怕。”一想到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赵东元就异常兴奋。
在赵东元的科学研究生涯里,“异想天开”贯穿始终。
20余年,赵东元带领团队在微观世界里造“孔”,乐此不疲,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均结出丰硕成果。在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后,时隔16年,赵东元团队凭借“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又摘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上海时隔18年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
介孔材料是一类多孔材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定义其孔径介于2~50纳米。介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使得其有望在电极材料、光电器件、微电子技术、化学传感器、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因此,介孔材料从它诞生一开始就吸引国际多学科研究领域的广泛兴趣,已成为国际上跨多学科的热点前沿领域之一。
然而,在21世纪初,介孔材料局限于无机介孔材料。
“无机介孔材料脆性大、密度高,且不可加工、不易降解等。而材料的另一重要组成分是高分子和碳。”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伟告诉《中国科学报》。李伟是赵东元的学生,在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排名第二。
“能不能创造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又软又轻又好用?”赵东元思考道。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赵东元组建团队。武汉大学教授顾栋是赵东元的学生,时隔十余年再次忆起2003年10月7日深夜,依然难掩激动。“我用一种反常规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他立即向赵东元汇报这一结果。
“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看到希望后,赵东元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调节实验参数、测试分析,年底基本得到所有数据。
苦战5年后,赵东元团队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得到验证。当这一新思想于2005年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后,便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至今目前,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及产生的介孔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已吸引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采用和研究,共发表论文4万余篇。
新型介孔材料均以FDU命名
十多年来,赵东元团队共创造19种新型介孔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新型介孔材料均以FDU(复旦大学)命名。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尤其是基础科研人员,应该在更多的研究领域用中国的元素命名,来激发中国人的自信。”赵东元说。据介绍,这些新型介孔材料已进行千吨级生产,为国内外研究单位提供实验试剂,在加氢裂化、蛋白质分离、固定化酶和生物玻璃补骨材料等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赵东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能创造出这个结构的材料,肯定能找到它的用途,尽管目前来看还太昂贵”。
这些年,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
以石油炼化为例,李伟介绍道,中国开采出来的原油通过蒸馏等方式只有约40%可用作汽柴油等,剩下60%的渣油只能用作铺路的沥青等,转化率非常低。“把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可将重油转化为汽油,大大提高重油转化效率,全国推广后每年可增产约150万吨的高质量油品。”
今年1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础科学中心”在复旦大学启动。作为项目牵头人,赵东元有更长远的目标:“将着力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创制中国牌号的新一代催化材料,形成以功能介孔材料为中心的多领域全覆盖研究高地,继续引领国际介孔材料领域的发展。”
“造孔之人”养成一种职业病
赵东元自称“造孔之人”。“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研究介孔材料20余年,赵东元养成一种职业病,“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就想把它打成孔”。
——看到乐高世界各种大型组装构件,他便联想:“在微观世界,能不能也用各种功能基元搭建形成孔洞?”随后便带领学生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介孔材料合成方法学中的模块化组装。
——当看到病人韧带断裂,需要用一个高分子的韧带将两处连接起来,使韧带重新生长。他又琢磨,能不能定向把两个孔给嫁接起来?于是,他又带领学生寻找用何种材料能够在微观下把两个孔慢慢诱导过来,再通过化学作用合在一起。
……
凭借喜欢科学研究及“异想天开”,赵东元带领团队引领着国际介孔材料领域的发展。他也被列为介孔材料领域发表论文及引用率世界第一位科学家;在全球所有领域Top1000科学家中,连续八年被列为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担任国际介孔材料协会主席,获得国际介孔材料协会成就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科学奖等多项国际重要奖项。
赵东元很喜欢同学生在一起。在他看来,一个教师的职责是创造知识、传授知识。
这些年,赵东元培养的学生获得过多次“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不少学生成长为各岗位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如顾栋、李伟、美国芝加哥大学杰出教授田博之等。
“要崇尚科学、坐得住冷板凳,大胆去想,仔细求证,这些至关重要。”赵东元告诫年轻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