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惠民:把群众装进心坎里

2021-12-06 18:14:25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6 17:18:46
    

“科研能为人民带来什么?”在中国科学院里,很少有人会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这支被誉为科技“国家队”的队伍总是默默地做事——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科研团队用?40?余年的努力让群众实现了“猕猴桃自由”。“我们学农学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把团队研究的这些技术和成果,通过渠道输送给老百姓嘛!”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跟自己的团队成员说。

2019年,中科院沈阳分院扶贫队通过科技扶贫帮助荒地村摘掉了穷“帽子”。“今年,我们将引入新的技术和产业,希望让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实验师许思明满怀信心。

在今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中科院党组将“聚焦国家新发展阶段亟需科技支撑的重大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引导科研人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

科技惠民,是这支科技“国家队”最不动声色的坚守。

服务人民健康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中科院科研人员时刻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装在心坎里,全心全意地做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1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公布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量——24.4亿剂次。

如此庞大的接种量,离不开科技界疫苗研发团队的支持。

今年3月10日,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在中国国内紧急临床使用获得批准,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批临床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该疫苗的生产不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可以快速实现国内外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能够显著降低疫苗生产成本,且便于存储和运输。正因如此,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10亿剂新冠疫苗生产线,相当于能满足3.3亿人的接种需求。

这项进展的背后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经年累月的探索攻关。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包括严景华研究员等在内的科技攻关团队,就在高福院士的带领下,设计出了疫苗构建策略,成为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的研发基础。

自疫情开始,投入抗“疫”一线的严景华经常顾不上吃饭和回家。晚上她总是要靠爱人提醒才想起回家,回到家里,依然是回不尽的微信、接不完的电话。

“做科研的人以实验室为家很正常,我的学生和同事都是这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严景华轻描淡写地说。

每一次灾难,总会伴随着英雄的闪耀,在严景华看来,其实这些英雄也是普通人,都来自普通家庭。

中科院里,像严景华一样的“普通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的努力,使得我国疫苗、抗体、药物研发成果频出。

今年1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临床“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方案,获得英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授权,作为新冠重症患者首选药物应用;2月5日,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参与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在国内附条件上市;2月25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国内附条件上市……

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深富内涵的经典论述也是人民耳熟能详的“金句”。

那么,怎么判断绿水青山到底保护得好不好?面对这一问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组研发了一套“算账”的方法。

今年3月,深圳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就源于欧阳志云团队的坚持。

欧阳志云团队历时三年,先后为深圳核算了2010年、2016至2019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编制了我国第一个面向高度城市化地区的核算规范和我国第一个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并开发出我国第一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在线自动计算平台。

“建立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评估技术体系与核算机制,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科学基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说。

除了服务国内生态可持续发展外,中科院的科研队伍也在为国际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中科院不仅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还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卫星,目的就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与很多科学家一样,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SDGSAT-1首席科学家郭华东院士的一大愿望就是让国内外的科学家携手,通过全球数据资源的有效获取和共享共用,缩减全球可持续发展不平衡和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在距离火箭发射塔约30分钟车程的发射指挥大厅内,郭华东望着腾空而起的红色火云,难掩激动心情:“经过3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新的数据获取手段。”

端牢中国饭碗

民以食为天,怎样让百姓端牢中国饭碗,也一直是中科院科研人员心中记挂的事。

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了保护好黑土地,7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部署了专门的研究单元和17个野外台站,定点开展东北黑土地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

依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建设的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沈阳站)就是这17个野外台站之一。

早在1987年,沈阳站就已建站,并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积累了大量有效数据。一群科研人员长期扎根于此,利用长年定位观测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向外输出技术,帮助当地农户用好、养好东北黑土地。

“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以应对新形势下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涌现的新的科学问题,是沈阳站现阶段努力的方向。”沈阳站现任站长陈欣告诉《中国科学报》。

除了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外,在基础研究层面,中科院科研人员也在为了让中国人端牢中国饭碗而努力。

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蔡韬接到了一个项目任务——“人工合成淀粉,凭空制造”。“凭空制造?这可能吗?”向着未知的前路,蔡韬和团队成员一起摸索了2000多个日夜,直到2021年8月,沉寂了6年的团队将他们的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突破,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论文审稿专家毫不吝啬地夸赞这项来自中国的原创性突破。

自此,我国科学家可以大声地向世界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也成为可能。

“目前我们取得的只是阶段性进展,后面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对这一重大成果,蔡韬谨慎而务实。接下来,他们还将突破新的困境,让这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

“科研能为群众办什么实事?”这些,或许就是这支科技“国家队”最直接的回答。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