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美女博导遭质疑?本人独家回应!

2021-12-14 21:39:16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近日,“90后”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胡玥在网络走红。据报道,拥有高颜值的她,28岁时就成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3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近5年,合作发表SCI论文60余篇。

在媒体对胡玥进行报道后,一方面网友直呼“学霸天花板”,另一方面也引来一些猜测和质疑。例如猜测其外公是“院士”,并靠外公获取学术资源;质疑其5年如何发表60余篇SCI等。

针对上述质疑,胡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应称,这些猜测均为不实,并且对于涉及造谣诽谤的言论或将进行法律追责。

质疑一:“2008年湖北理科高考前800名”?

12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90后!是博导!》的文章,文中指出,2008年,胡玥以高考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好成绩,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有网友提出,根据《2008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理科)》显示,2008年湖北省第802名考生的成绩为638分。因此,该网友认为如果是前800名的成绩,胡玥的分数应该高于638分。

而据华东理工大学发布的《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显示,当年该校录取的湖北考生,最高成绩是626分。

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调出的相关证明看到,胡玥当年的高考分数是626分,正是华东理工大学录取的湖北考生第一名。

胡玥告诉记者,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由于记不清确切的名次,就按照当年填报志愿五分一段进行的名次进行了估算,造成了前800名的错误表述。

质疑二:为何选择华东理工大学,并在大二期间加入院士团队?

据《90后!是博导!》一文,大二时,胡玥在田禾院士和花建丽教授的支持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有网友质疑,按照胡玥当年的高考成绩,是可以选择更有名气的学校,为什么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并且在大二时就能得到院士支持?

胡玥告诉记者,按照当时的高考成绩,确实可以去更有“名气”的大学,之所以选择华东理工大学,是出于兴趣。

“我更看重自己的兴趣,看重专业。我当时就想学化学,而且想去上海,所以就在化学好的学校里选择。而且当时学校还成立了一个理工优秀生部,每个专业的前几名通过面试可以加入,承诺配备最好的师资,还给每个人从大一开始就配备一个学业导师,指导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这对学好化学专业非常重要。”胡玥说。

她表示,大一时,自己与另外两个同学选择了田禾教授为学业导师。不过,当时田禾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还不是科院院士

“大一下半学期,我就给田老师发邮件,表达了想去他的实验室学习的想法,但他说我年龄还小,应该专心基础学习。大二的时候,我想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于是又找到田老师,并在他的引荐下,由团队的花建丽老师和武文俊博士实际指导。”胡玥说。

她告诉记者,该实验计划为期两年,“实验室的老师、师兄师姐都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我很感谢他们。”

质疑三:兴趣启蒙的外公是院士吗?

《90后!是博导!》一文提到,“胡玥对科研的兴趣启蒙于外公。她的外公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浙江大学,一直从事化工相关工作。”

有网友发文称胡玥外公的身份为“院士”,并暗指其靠外公获取学术资源。

胡玥告诉记者,自己的科研启蒙确实是外公,但他是武汉前化工局的一名退休工程师,并非网传的院士。“外公经常给我们讲一些科学原理,我从小就在这种氛围下成长。”

质疑四:5年60余篇SCI太高产?

据报道,胡玥在入职华中科技大学后,“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1篇。”

网友评论中,有人指出胡玥在入职前发表论文共4篇,并因此质疑其工作后论文为何如此“高产”。

对此,胡玥表示,实际上,博士期间共发表了10多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共6篇。博士毕业后,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做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在这5年里,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合作发表的论文实际上是21篇。

胡玥说,“每个研究成果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团队在HUST建立以来,在一件事情上专注了13年多,目前已有4位博导,大家学术背景不同,但共同攻关同一个科学方向,因此进入我们团队的学生都是几名老师从不同角度共同给予指导的。不能说是我发表了多少篇,而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质疑五:爱好广泛影响科研?

华东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女神成长记:“非典型”理科女博士胡玥的精彩人生》的文章显示,胡玥在生活里喜欢摄影,穷游,当过模特,喜欢体验生活,并在英国留学期间兼职“宿管大妈”。

对此,有网友质疑其业余活动丰富,影响学业和科研。

胡玥表示,社会对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和生活,还是有些刻板印象,“其实90后的科研人员,大家很活泼的。”

但她也坦言,这些活动其实是读书期间,工作以后确实少了,“我老说自己‘老了’,其实确实没什么时间。除了科研,我现在主要放松的方式就是运动。”

对于28岁当上副教授,胡玥认为很正常,并不觉得特别,“但我留学回来时,感觉与当老师还有些距离,所以又做了2年博士后,带着学生一起做实验,也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

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显示,胡玥,1990年出生,湖北武汉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方向为材料化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2012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四时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交换。2012年获公派留学奖学金,直博英国爱丁堡大学。2016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