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维汉(1922—2010),辽宁大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病学及地方病学专家。1945年毕业于伪满洲医科大学,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医大二分校军医。1950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1954年调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历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克山病研究,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为我国克山病救治和控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主持和起草了《克山病分型、诊断、治疗》《克山病病区划定标准》《克山病流行特点》和《克山病病理诊断标准》等,主持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园,克山病研究所门前种了许多玫瑰。夏季一来,玫瑰花盛开,芳香四溢。多年前,常有一位头发花白、身姿挺拔的老者,拿着一把剪子,细心地修剪着这些花花草草。那就是于维汉院士。于维汉院士爱花,也爱听古典乐,爱喝咖啡,还喜欢收集烟斗和石头,是一个颇有些“小资”情调的“洋老头”。
而在当年“克山病”疫区老百姓的记忆里,他却是一个头戴狗皮帽子,身穿破棉袄、旧军裤,腰间还扎着麻绳的“土老头”。他顶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钻进农家低矮的草屋,跪在炕上为患者诊病。往老乡炕上一坐,拿起饼就吃,端起大碴粥就喝,啥都不讲究。为了抢救重患,他可以几天几夜不休息,饿了,没人吃的馊冷饭,也可以拿来充饥。为了改善膳食预防克山病,他挨家挨户送豆腐、送豆浆,人们都叫他“豆腐教授”。
于维汉的两种形象,是如此自然地转变着,这源于他心中的爱——爱患者,爱医学事业,热爱生命,也热爱这个世界。2022年1月,是他的百年诞辰。
立下誓愿:一定要降服“瘟神”
于维汉1922年生于大连,本名于清汉。父母都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在家中特别设立男女读书房,教导孩子们知书达礼、智勇弘毅。小时的于维汉勤学慎思,成绩优异。
1938年4月,只读了四年中学的于维汉考取了伪满洲医科大学。在学校的阶梯式讲堂上,他听到了日本解剖老师有关克山病的临床讲座。当时患者是黑龙江克山的一位农村中年妇女,诊断为“痨型克山病”。这是于维汉第一次听到克山病这个名词,那时的他没有想到,他这一生将与克山病结下不解之缘。
早在1907年,克山病就在东北地区出现过,但当时疫情并不严重,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关注。而在28年后,克山病卷土重来,席卷村落,百姓谈之色变,望而生畏,称它是“快当病”“攻心翻”“羊毛疔”。1941年,此病在黑龙江省克山北部各村突发蔓延,死亡近300人,因此被称为克山病。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一个冬天,一场克山病,就会毁掉一村子人的性命!其实,这种病不仅在克山县才有,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的300多个县均有发生。日本侵华时期,为了保证未来向东北移民安全,日伪政府曾经派出调查组对克山病进行调查。那时,日本医生把克山病当成了一种烈性传染病,穿着防疫服、戴着防毒面具检查死亡的患者,让人们对这种病的恐惧更加蔓延。克山病不仅摧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摧毁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克山病的医治高度重视,决心攻克和消灭克山病。1953年冬,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受国家和黑龙江省委指示,选派专家参加克山病抢救工作。年仅31岁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于维汉二话没说,挺身而出,率先奔赴克山县重病区,从此开始了与病魔长达半个世纪的战斗。
于维汉到克山的最初两年,克山病致死率高达92%。当淳朴的村民痛苦离去时,当可怜的母亲无助撒手时,当年轻的小伙凄惨倒下时,当小娃娃稚嫩的眼睛里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时,于维汉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1954年冬,在北安县一间诊室里,一个14岁男孩气若游丝:“叔叔,我死了,把我埋在妈妈脚下。”孩子的话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于维汉的心。1个月前,小男孩的母亲刚刚死于克山病,而此时,十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挽回幼小的生命。小男孩走了。“孩子,不要怪叔叔无能,没能留住你,叔叔一定会找到这个‘瘟神’!”在那个北风呼啸、狂雪乱舞的日子,于维汉默默发誓,哪怕耗尽青春和生命,也一定要降伏“瘟神”。
成效初显:病死率大幅下降
于维汉刚到病区时,对克山病的认识不多,也没有医学资料可查,没有相关人士指导,他必须从零开始,近距离接触患者、详细梳理病因、跟踪积累病例。
于维汉和同事们一起背着发电机、心电机,现场发电、建立临时病房,在北安、德都(今五大连池市)、孙吴、克山等县,不分昼夜地诊疗抢救,反复对比推敲,寻找解决治疗克山病的良方。
了解克山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患者遗体进行解剖研究,可这在当时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亲人的离世本就让老乡痛苦万分,如果死后还被开膛破肚,他们能答应吗?于维汉苦口婆心地为大家讲解此举的必要性,他的辛劳、诚恳被病区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百姓被说通了,他们给予于维汉最大的支持与信任,让他能够从解剖学上探究致病的原因。多年来,于维汉的书架上,除了两个心脏标本,还摆放着124张心脏病理切片,这些都是他早年深入病区解剖尸体时留下的。
那时,凡是经于维汉之手抢救无效而死亡的人,他都会亲自为他们擦脸穿衣,为他们送葬。对于遗体捐献者,他都会陪着他们走完最后一程。
1955年,于维汉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克山病会议,讨论克山病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病因问题,并决定在德都县花园移民新村设点,观察疾病感染迹象。于维汉曾尝试应用樟脑注射疗法、升压药物等抢救急型克山病患者,但疗效甚微。坚持在农村工作的同时,他也始终关注着国内外有关医学资料。受法国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冬眠药剂报道的启发,于维汉考虑给克山病患者使用安神的冬眠药物,并用葡萄糖适当扩容,从而减轻患者心脏的负担,缓解其烦躁不安的情绪。1958年12月31日,在克山县北合大队,他用100毫升葡萄糖和一个剂量的冬眠I号注射到一个重症克山患者的静脉里,患者即刻消除了恶心反应。这一天,于维汉给患者注射了三次,患者的病情迅速好转。经过反复临床实验观察,于维汉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疗法成为抢救治疗急型克山患者的通用疗法,其急型克山病的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
在长期防治实践中,于维汉还找到服用毛地黄治疗慢型、亚急型克山病的方法,经临床治疗,慢型和亚急型5年死亡率由90%下降到25%以下,克山病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在20世纪60年代,由陕西提出、在黑龙江广为试用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也收到显著效果。这两项防治成果的推广,使黑龙江乃至全国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大幅下降,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给人民带来巨大苦难的“瘟神”——克山病,被明显控制了。
攻克病魔:龙江再无急性克山病
尽管病死率下降了,但于维汉仍在执着地寻找克山病的病因和防治办法。经过对全国大部分克山病突发区的走访考察,结合使用克山病地区生产的粮食作饲料的动物实验,于维汉发现,导致克山病心肌损害的因子与饮食有关,而黄豆可以预防其发病。在大面积投入黄豆制品作为饮食后,所在地区的村民发病率降低了。于是,于维汉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说,指出克山病发病与单一膳食条件有关,是一种与营养因子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
为了探索克山病与膳食的关系,1961年,于维汉在黑龙江省德都县一个约有1500人的村子进行了改善膳食预防克山病的观察。1964年,又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观测站,对1.6万人做了22年的综合性研究,采集了大量资料信息。1965年,于维汉设计了“改善膳食(吃豆腐)预防克山病效果的观察”,选定德都县兴隆公社星火三队、七队为干预观察点,星火四队和花园农场一分场农业工人户为对照点,对点区人口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膳食调查,观察食用豆腐预防克山病的效果。
在偏僻病区搞研究,条件差,缺少设备,他因陋就简,利用旧仓库做实验室,用豆腐板做试验台。没有低温冰箱,就用冬天户外自然低温,没电灯,就用蜡烛照明,通宵达旦地工作,终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搜集到大量样品,同时结合动物实验,提出了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的假说,为克山病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
1964年,哈医大组建了克山病研究室,后扩建为研究所,于维汉为首任研究室主任、所长。每年克山病高发季节,于维汉都组织研究所全体人员到病区驻点,开展救治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实验观察、病理解剖和有关实验等工作。此后,于维汉系统诊治了6000多名各型克山病患者,围绕病区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与克山病的关系,主持了500多例死亡患者解剖,做了5000多次动物实验,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基本掌握了克山病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确定了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同时在克山病的临床诊断、分型等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文化大革命”初期,于维汉先是被隔离审查,后又被关进“牛棚”。1969年,已被隔离18个月的于维汉,在结束审查的第二天便奔赴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继续与克山病缠斗。
1970年,在综合整理自己的经验和吸取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于维汉提出了克山病发病有“地区性”“时间性”和“人群性”的特点,并进一步完善了营养缺乏学说。在1973年召开的全国克山病病因研究座谈会上,他系统阐述了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的设想,推动了全国克山病病因研究的深入开展。经过几十年临床、流行病学现场预防、动物实验、生化、病理、细胞学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证实,克山病发病与病区硒、蛋白质、锰和维生素E等综合因素有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有上千人发病死亡的黑龙江省,自1991年以来再没有急性克山病发生,遍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6个省309个县的克山病终于被降服了。同行称他为“我国克山病防治泰斗”,日本专家评价他说:“像神一样,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
1977年,于维汉率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西藏地区进行克山病考察,足迹遍及藏东高山峡谷区、藏南河谷地区和藏北高原牧区。结果证实,克山病只发生在藏南拉萨河谷粮食自产自足的农民中(世居藏族),而藏东、藏南的农牧区与藏北牧民中未发现病例。
1984年,于维汉倡导和主持的云南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把克山病防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该考察组由7个省市的16个防治研究单位近300名专家参加,地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作,阐明了楚雄克山病流行特点、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了克山病发病机制。
于维汉院士在80多岁的时候还提出,要到甘肃、四川等克山病病区再走一遍,以便整理出更完整的资料。2003年,他还主持编写了100多万字的专著《中国克山病》。
炕头行医:守护在患者身边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巇、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阐述的《大医精诚》,既是于维汉院士拿来律己的座右铭,也是他常常给学生们讲的话。
50余年,半个多世纪,他与死神克山病的战斗从来没有停止过。他高大的身影走遍了黑龙江省每个重病村屯,辗转于辽宁、吉林等省份进行调查研究,每年有七八个月的时间都在病区奔波。
每年的头场雪、农历小年前后到次年3月,是克山病的高发期,也是防治人员最紧张的时刻,生死攸关,他必须守在百姓身边。从1953年到1985年,于维汉有28个春节是在病区度过的。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没在跟前,母亲重病的时候,他也没能回去见最后一面。
他不爱提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校长、教授的头衔。他说:“我是一名医者,我要坚守平屋农舍的患者炕头。”多年来,于维汉与病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于维汉离开病区回哈尔滨,老乡们开着拖拉机、赶着马车,要把一袋袋的新粮送给他。他每家只抓一把,还是装了满满两麻袋。于维汉的小儿子于秉柯至今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每逢过春节,于维汉都会带着一家人下乡到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过年。车子刚进村,村民呼啦一下子就围过来,抢着请于维汉到家里吃年饭。早上5点,就有人拉着于维汉过去吃饭。10点,又来一拨人把于维汉抢走。为了表达对于维汉院士的感激之情,克山县西城镇光荣村立了一座“送走瘟神 造福后人”的纪念碑。
在一次学术报告中,于维汉院士说:“我从事克山病的治疗和研究半个多世纪了,这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我无怨无悔,自觉生活充实,感觉到工作是美丽的,尤其和大家一起工作,十分惬意。我为克山病防治研究贡献了我的青春、贡献了中年和老年。我79岁了,但我还要贡献我的子孙。我的儿子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肌病理学家,孙子在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生物部学习。我相信,克山病病因在我们祖孙三代和同行的一道努力下,一定能够解决!祖国万岁!”
2010年11月17日,于维汉在哈医大病逝,享年88岁。他去世的消息传到克山病区后,很多被于维汉救治过的患者自发前来为他送行。悼念会结束后,每天前往于家吊唁的人仍络绎不绝。
大家风范:不矜不伐,提携后生
作为一名学者,在科研工作中,于维汉坚持“协作攻关”的方针,在克山病因尚未确定的时候,他坚持自己的“生物病因”学说,但也不排斥其他研究人员提出的中毒学说、传染学说,主动帮助其他研究人员完善他们的学说。
在分析克山病形成原因时,他把患者家吃过的半袋子发霉的玉米和患者血液、脏器样品等等提供给持不同观点的研究人员。于维汉博大的胸怀,对学术严谨、客观的态度,为学术界所称道。
从1978年到1984年,于维汉院士先后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他熟悉国内外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进展,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国际先进教学经验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在任校领导期间,经他牵线搭桥,哈医大派往日、美、加、英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医科大学研修、攻读研究生和参加学术会议的人数超过2500人次。他从1978年起开始培养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中,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2名。现在,大部分学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当选院士后,每年的院士补贴,于维汉分文不取。2000年,他提出设立“于维汉院士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使许多寒门学子圆了医学梦想。一届届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子以于维汉院士为榜样,传承着哈尔滨医科大学“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精神。
于维汉院士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消灭了猖獗30余年、严重威胁百姓健康的“瘟神”,为我国克山病防治事业奉献了一生。在他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怀念他,更要传承他为国为民的“大医精诚”。
(作者:于 波,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防治研究所所长)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