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这把“尺子”,让卫星“耳聪目明” |
层层穿上保暖衣物,套上厚厚的军大衣,在一片静谧中,院子中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已经响起…… 早上不到7点,内蒙古鄂托克旗还笼罩在黑夜中,在零下20余摄氏度的天气里,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李争帅踏上了前往微波定标场的路途。
和李争帅一同出发的,还有8名队友。走过一片又一片草场,在夜色奔波约一小时车程后,他们就会到达目的地。从2021年底到除夕,当大家返乡过年时,他们9人“逆流而动”,在内蒙古鄂托克坚守了月余。
在占地300平方公里的微波定标场中,分散着几个重达100多公斤的“大家伙”。一如往常,他们先下载、分析采集到的卫星数据,再更换电池,最后上传新的卫星过顶任务参数。这些事情完成后,李争帅还会仔细巡视一圈,防止牛羊把线路咬坏。
这几个“大家伙”,叫做有源定标器,是微波图像定量化应用的一把“尺子”。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会把探测到的信息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再通过微波成像技术形成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卫星“耳聪目明”,就离不开有源定标器。
“合成孔径雷达上天之后,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产生细微差异。有源定标器就要监测雷达性能的变化,调整相应的定标参数,让最后形成的微波图像更加准确。”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亮说。
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李争帅要在野外工作至少8个小时。由于定标场离居民区远,多数情况下的午餐就是速食对付一顿,或者“早饭吃饱点,中午忍一会儿”。
野外定标工作风吹日晒,黑脸蛋是大家的“标配”,“内蒙古冬天风大,吹一天风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不管刮风还是下雪,我们的工作就是这个。”李争帅说。
月余的时间里,他们圆满完成了高分三号02星的在轨测试和定标任务,保障每次卫星过境的时候,可以准确无误地开展在轨测试。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标团队成员在内蒙古鄂托克开展工作(李亮供图)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标团队成员在内蒙古鄂托克开展工作(李亮供图)
除夕当天,9人小分队终于抵京。经历了短暂的春节假期和休整,大年初五一早,实验室定标团队的部分研人员又走入位于中关村的办公楼,依次把电脑和设备打开,一头扎进实验室。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守在设备前,只为早日交付9台陆地探测一号星载SAR有源定标器。
1月26日,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成功发射。它是目前国内在轨口径最大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多模式对地观测能力。
李亮表示,按照要求,卫星发射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星载SAR定标工作。为了让这把“尺子”准确无误,每一台有源定标器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调试,完成高低温实验,在一次次迭代之后,才能可靠、准确地参加在轨测试任务。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调试有源定标器是个‘笨功夫’,只有确保有源定标器长期稳定可靠和高精度,用户才能毫无保留地信任我们。”李亮说。
为了这份信任,实验室坚持了20余年。从“十五”期间,团队就开始从事星载SAR系统定标技术研究工作,承担了我国所有军民型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有源定标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保障了包括遥感系列、高分系列以及天绘系列等十多个型号几十颗卫星的在轨测试和定标任务,为卫星发射后在轨性能调优和卫星的在轨交付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每年365天,团队部分成员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各个微波辐射定标场度过。除了春节,别的节日我们都有在野外定标场度过的经历”。李亮笑着说。
完成9台有源定标器研制后,团队将前往新疆定标场开展工作,保障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在轨测试和定标任务。李亮说:“卫星没有假期,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定标工作完成后,我们再安心回家团圆。”
层层穿上保暖衣物,套上厚厚的军大衣,在一片静谧中,院子中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已经响起…… 早上不到7点,内蒙古鄂托克旗还笼罩在黑夜中,在零下20余摄氏度的天气里,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李争帅踏上了前往微波定标场的路途。
和李争帅一同出发的,还有8名队友。走过一片又一片草场,在夜色奔波约一小时车程后,他们就会到达目的地。从2021年底到除夕,当大家返乡过年时,他们9人“逆流而动”,在内蒙古鄂托克坚守了月余。
在占地300平方公里的微波定标场中,分散着几个重达100多公斤的“大家伙”。一如往常,他们先下载、分析采集到的卫星数据,再更换电池,最后上传新的卫星过顶任务参数。这些事情完成后,李争帅还会仔细巡视一圈,防止牛羊把线路咬坏。
这几个“大家伙”,叫做有源定标器,是微波图像定量化应用的一把“尺子”。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会把探测到的信息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再通过微波成像技术形成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卫星“耳聪目明”,就离不开有源定标器。
“合成孔径雷达上天之后,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产生细微差异。有源定标器就要监测雷达性能的变化,调整相应的定标参数,让最后形成的微波图像更加准确。”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亮说。
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李争帅要在野外工作至少8个小时。由于定标场离居民区远,多数情况下的午餐就是速食对付一顿,或者“早饭吃饱点,中午忍一会儿”。
野外定标工作风吹日晒,黑脸蛋是大家的“标配”,“内蒙古冬天风大,吹一天风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不管刮风还是下雪,我们的工作就是这个。”李争帅说。
月余的时间里,他们圆满完成了高分三号02星的在轨测试和定标任务,保障每次卫星过境的时候,可以准确无误地开展在轨测试。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标团队成员在内蒙古鄂托克开展工作(李亮供图)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标团队成员在内蒙古鄂托克开展工作(李亮供图)
除夕当天,9人小分队终于抵京。经历了短暂的春节假期和休整,大年初五一早,实验室定标团队的部分研人员又走入位于中关村的办公楼,依次把电脑和设备打开,一头扎进实验室。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守在设备前,只为早日交付9台陆地探测一号星载SAR有源定标器。
1月26日,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成功发射。它是目前国内在轨口径最大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多模式对地观测能力。
李亮表示,按照要求,卫星发射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星载SAR定标工作。为了让这把“尺子”准确无误,每一台有源定标器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调试,完成高低温实验,在一次次迭代之后,才能可靠、准确地参加在轨测试任务。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调试有源定标器是个‘笨功夫’,只有确保有源定标器长期稳定可靠和高精度,用户才能毫无保留地信任我们。”李亮说。
为了这份信任,实验室坚持了20余年。从“十五”期间,团队就开始从事星载SAR系统定标技术研究工作,承担了我国所有军民型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有源定标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保障了包括遥感系列、高分系列以及天绘系列等十多个型号几十颗卫星的在轨测试和定标任务,为卫星发射后在轨性能调优和卫星的在轨交付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每年365天,团队部分成员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各个微波辐射定标场度过。除了春节,别的节日我们都有在野外定标场度过的经历”。李亮笑着说。
完成9台有源定标器研制后,团队将前往新疆定标场开展工作,保障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在轨测试和定标任务。李亮说:“卫星没有假期,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定标工作完成后,我们再安心回家团圆。”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