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今天(2日)发布2021年国家林草局全面部署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2021年草原监测取得八大成果。
一是加强草原样地布设研究,扩大样地覆盖范围和数量。草原样地数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测算,样地位置采用内业遥感布设与现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保证样地的代表性,部分样地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相结合。监测范围由过去的23个省(区)扩展到全国31个省(区、市)。全国共完成草原样地2.9万个、样方8.7万个,数量约是往年的4倍。
二是首次开展草原草班、小班区划,将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在国土“三调”图斑基础上,开展草班、小班区划,在全国初步划定约2000万个草地小班,开展了部分小班的现地核实,按照标准库进行小班数据整理,完成了全国草原小班数据的逻辑检查及数据入库。
三是开展多层级、全覆盖数据质检,确保数据质量。为确保草原监测样的数据质量,开展首件必检、过程检查、数据检查三类质检工作。针对草原动态变化强,提出利用遥感数据、现地图片、数据逻辑关系等方法进行质量审核,在草原监测评价管理平台自动进行110项数据逻辑关系批量检查。
四是加强遥感技术应用,支撑主要指标测算。全面处理覆盖全国100%国土范围的“哨兵2号”10米空间分辨率9波段多光谱遥感数据,采用全年植被生长最旺盛时期影像合成技术,从69391幅、约140TB影像中筛选出符合草原监测质量要求的遥感数据,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测算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开展多种遥感指数、多类模型研究,在各类约束条件的控制下最终确定了约300组模型,完成了草原植被盖度遥感测算。
五是全部指标实现小班出数,保证图数合一。在完成草原植被盖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净初级生产力等指标测算及草原分区、分级、健康评价的基础上,将全部指标与因子赋值到小班上,支撑了基于图斑的指标测算。
六是首次系统评估了重点生态区域草原资源状况。对草原五大分区、重点战略区、国家公园、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原资源及生态质量进行了监测,开展了指标测算、制图与分析。
七是汇总产出111套草原监测报表。设计了支撑草地面积、类型、权属、分区、分级、盖度、产量、碳汇、健康等指标统计的111套草原监测报表,支持国家—省—市—县四级报表生成及不同地理单元的报表生成,初步实现了全国草原一张图、一套数、一平台。
八是建立支撑草原监测全流程的数据信息系统。抓住林草生态感知系统建设的机遇期,研发了草原监测外业数据采集App、林草综合监测草原监测与数据管理平台、草原小班数据入库检查及统计汇总软件,支撑了草原监测数据外业采集、数据质检及统计汇总工作。首次采用全国统一的App开展外业调查,提高外业工作效率。(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