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高校动辄拿自己的各种排名榜成绩做文章的背景下,南京大学主动淡化国际排名的做法,很难不引人注意。
日前,有媒体注意到,南京大学党委一份文件提出,要精准办学发展目标定位,特别是“全面梳理以学科亮点工程为主的学科评价体系和预算目标设置体系,清理以论文数量、国际排名为参考的评价标准”。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国际排名榜不再被推崇有迹可循。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规范社会组织发布大学排行榜”的建议,教育部就回应,社会组织发布大学排行榜存在不少弊端。在之后的公共讨论中,也不难听到类似的声音或观点。
国际排名榜从被趋之若鹜到不再被推崇,何以发生?一方面,国际排名的评价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拿传播较广的几大机构排名来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占比高达40%;软科排名相对更注重学校教师的科研情况,如获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等的教师数量;泰晤士排名的参考指标中,则教学、研究、论文引用三项权重最高,占比均为30%;US News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的主要评估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声誉部分。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一些高校往往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排名“战绩”进行宣传,“不遗余力”地扬长避短。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国际排名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以上排行榜的制定,多是民间机构的行为,许多机构采取简单的量化打分和小样本调查方法,仅凭几个少数指标对高校进行综合排名,得出的结论很难客观、真实反映高校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依赖国际排名的恶果已逐步显现。
国际排名的影响非常深远。近的说,直接影响学生的报考、教师的招聘、毕业生的就业甚至是资源分配、社会影响力等方方面面。某种程度上讲,排名决定了大学的“江湖地位”。如此逻辑下,一些高校围绕排名开展工作就不难理解,更有甚者忘记了大学安身立命之本,伤害了大学的根基。尤其是近些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大学国际排名受到更多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差异方面的影响,很多与教育等无关的因素掺入其中,也直接影响了国际排名的可信度。
客观地说,对于高校来讲,虽然国际排名的热度和“信度”不复从前,但决定“去排名”仍需要很大的勇气与策略支撑。而且,排名也并不是说想去即去,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因为,“排名思维”已根深蒂固,短期内惯性仍存。大学国际排名的影响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大学,“去排名”的短期阵痛巨大,存在一个事实上的“危险期”。
不过即便被“绑架”,淡化排名仍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淡化排名后,高校发展又该如何确立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
大学要破除固有的排名思维。大学可以被评价,但大学不该被排名。大学一旦参与排名,会导致攀比甚至产生“唯排名”现象,而这又会关联到基础教育阶段,对整个教育生态都非常不利。大学要回归其最重要的价值——育人。因此,大学评价体系也应该以育人效果作为最主要、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大学发展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培养人才上,而不是其他任何方面。只有在育人方面实现和创造价值的大学,才可能是一所好大学。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超过千万,大学培养人才的任务尤其艰巨,需求尤其迫切,高校应更高效配置资源,把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头等大事与头等衡量标准。此外,大学要体现特色化。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的特色化必将是未来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唯此,才能够培养有特色的人才,助力打破社会人才评价的单一化,进而将影响延展到基础教育阶段。
当然,大学淡化国际排名,不能只靠大学自身,同样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力量。后者有必要联合其他职能部门,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评价体系,进而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评价体系。
(作者:谢波,系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