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队全取金牌 |
7月18日,记者从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2022)组委会获悉,经过9天激烈角逐,中国代表队4名选手全部摘得金牌,并包揽金牌前三名。
北京时间7月10日至18日,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线上举行。来自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326名热爱化学的青年选手云端相聚,同场比拼,共产生金牌36枚、银牌71枚、铜牌103枚和荣誉奖23名。金牌前三名的选手分别是傅周(中国)、张旭瑞(中国)、贺文(中国)。
中国队参赛选手 南开大学供图
中国选手在这项国际赛事中一直表现优异,自1987年首次组队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第1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以来,至今共派出选手140名,其中107人获得金牌,29人获得银牌,4人获得铜牌。
本届赛事理论考试的试题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试题既重点关注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需求”“关键储能材料支持服务碳中和战略目标”等全球性前沿学术问题,又将“设计合成手性螺环催化剂提高手性分子合成效率”等中国化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融入其中,展现中国化学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为让参赛选手在“云端”也能体验化学实验操作,本届赛事组委会首次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和线上实验题,通过采用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让参赛选手突破时空限制,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赛事组委会还专设“金丝猴奖”,以奖励在实验题目中表现出色的青年选手。
赛事期间,组委会还为各国选手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学术讲座、名家访谈、数字赛刊、亮点活动直播、虚拟在线社区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描绘了博大精深、魅力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现代与传统汇聚交融的天津风采,讲述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故事,为各国青年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开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围绕“改变 创造 融合”的赛事口号,推动科技向善、促进开放融合、鼓励创新创造、激发科学兴趣。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高中生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首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1968年在原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
(资料图片)
7月18日,记者从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2022)组委会获悉,经过9天激烈角逐,中国代表队4名选手全部摘得金牌,并包揽金牌前三名。
北京时间7月10日至18日,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线上举行。来自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326名热爱化学的青年选手云端相聚,同场比拼,共产生金牌36枚、银牌71枚、铜牌103枚和荣誉奖23名。金牌前三名的选手分别是傅周(中国)、张旭瑞(中国)、贺文(中国)。
中国队参赛选手 南开大学供图
中国选手在这项国际赛事中一直表现优异,自1987年首次组队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第1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以来,至今共派出选手140名,其中107人获得金牌,29人获得银牌,4人获得铜牌。
本届赛事理论考试的试题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试题既重点关注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需求”“关键储能材料支持服务碳中和战略目标”等全球性前沿学术问题,又将“设计合成手性螺环催化剂提高手性分子合成效率”等中国化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融入其中,展现中国化学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为让参赛选手在“云端”也能体验化学实验操作,本届赛事组委会首次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和线上实验题,通过采用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让参赛选手突破时空限制,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赛事组委会还专设“金丝猴奖”,以奖励在实验题目中表现出色的青年选手。
赛事期间,组委会还为各国选手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学术讲座、名家访谈、数字赛刊、亮点活动直播、虚拟在线社区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描绘了博大精深、魅力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现代与传统汇聚交融的天津风采,讲述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故事,为各国青年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开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围绕“改变 创造 融合”的赛事口号,推动科技向善、促进开放融合、鼓励创新创造、激发科学兴趣。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高中生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首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于1968年在原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