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时未发一篇论文,她现任985青年首席教授 |
作为博导至今坚持不开组会:“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 |
一个女的,做钢铁的(材料研究),独立带一个课题组,可能有人觉得她大概是个“女汉子”。
但事实与此刚好相反: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的孙文文,长相甜美、神似明星,熟悉的人称她是“东大张小斐”。
孙文文
“被人拿来和美女明星作比,心里当然美滋滋的。”孙文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中大方回应颜值话题:“很感谢大家这么夸我,不过我更希望大家因为我的研究记住我。”
孙文文的研究方向挺“硬”的:高强度钢、高熵合金等材料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近年来已接连在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以及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在让同行记住她这方面,已经非常出色。
不开组会,学生“双手双脚赞成”
除了顶刊论文,孙文文还有一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在她课题组,坚持不开组会。
她觉得,组会对学生个体来说效率不高,反而是与学生一对一地讨论课题、交流进度的做法更节省学生的时间。孙文文告诉记者,她在读博期间,与导师“哈老师”的沟通也是如此。
“哈老师”是孙文文对莫纳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克里斯托弗·哈特金森(Christopher Hutchinson)的别称。在“哈老师”的课题组,也不用开组会。
“从我读博时起,就听过很多学生抱怨说‘组会太无聊了’,其实想想也是,比如我两个学生一个做钢铁、一个做铝合金,方向完全不一样,那让做钢铁的在座位上待一下午听铝合金,确实挺无聊的。”孙文文说,他们在学习、实验中有交流的需要,但都在同个实验室同个办公室,什么时候都能聊:“没必要非要在这样一个场合,对吧?”
孙文文告诉记者,这样的交流模式,可能会让大家关系更融洽,“我们师兄弟们关系就特别好”。
或许是年轻,在采访中,孙文文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
这也解释了,她总是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视角出发,去对待师生相处、去指导实验科研。在她的组里,本科生、硕博士生七八个人,都相处得非常愉快。
问及学生们对课题组坚持不开组会这一惯例的态度,“他们举双手双脚赞同。”孙文文笑着说。
孙文文与团队
归国第一年,过了一段“穷”日子
对孙文文来说,课题组的今天得来不易。尤其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独立成组的第一年,她更是经历了一段“穷哭了”的日子。
“我是2019年末回国的,但东南大学的科研启动经费直到2020年4月才拨发,那段时间真的就是办公室空空、实验室也空空。”孙文文跟记者说,做材料的哪怕做个测试都得花钱,那时候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兜里空空,寸步难行”。
没人、没钱、没设备,“独立成组”的孙文文第一次体验到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莫纳什大学,经费是导师申请的,设备是课题组的,自己只需要有个idea做实验就够了;当自己成为课题组“当家人”之后,才知道有多难。
东南大学启动经费有30万元,但是要求在当年9月底之前“报账”。从4月拿到经费到要在9月底花掉经费,“时间紧任务重”,那种不舍得花又得花、花起来还不禁花的心情,孙文文至今仍五味杂陈。
好在,孙文文很快又获得了江苏省的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额有20万元。这笔钱没有设定期限,她可以“悠着点花”。
“穷日子”一直过到2021年。随着她对学校软硬件条件逐渐熟悉、与同学院其他老师逐渐熟络,她像寻宝一样慢慢发现了校内外许多可用的设备和资源,这帮她省下不少银子,也帮她保住了课题组的“钱袋子”。
2021年4月的一天,她们组做的一个材料样品质地均匀、轮廓清晰,不由得发朋友圈感叹:“贫穷使我好久没有看到长这样的样品了。”后面还配了两个调皮的笑脸表情。
现在,孙文文课题组通过申请各类基金、项目,逐渐有了一些“资本”,终于不用那么担心“受穷”了,实验室也逐步走上正轨。下个月开学,她的课题组队伍还会进一步壮大。
孙文文在实验室
在短短两三年内能有如此光景,也是孙文文一开始没有料到的。而其他人更不知道的是,当初直到博士毕业,她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继续科研——原因很简单,在博士期间,她一篇论文都没发表。
宽进严出与严进宽出
“我在博士期间,一篇论文也没发表过,就毕业了。”孙文文告诉记者,和她一样,组内大部分博士在读博期间也没有发过论文。
在对比了自己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读博与国内博士生的情况后,孙文文发现国内外培养模式完全不同:相比国内稍显“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对研究生的培养倾向于“严进宽出”。
她觉得,除了培养模式的差异,背后还有科研理念的不同:她的导师、学校并不关注博士期间是否发了几篇论文,而是看经历了博士学习之后,“所研究的东西是否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虽然没有发表文章,但孙文文的博士生涯同样受到了科学的科研训练。这也让她的成果在博后期间,接踵而至。
从2011年进组到2015年博士毕业,顺利拿到学位的孙文文不急着确定未来的路,就留在组内继续做博士后。博后第一年,她把博士期间的工作做了系统的梳理,投到了金属材料领域顶刊Acta Materialia,由于是四年积累起来的结果同时非常具有创新性,因此文章很顺利地发表了。
此后的博后4年,在导师“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陆陆续续产出了她关于钢铁强韧化、铝合金室温循环强化等研究的多篇论文成果,而且几乎都是顶刊。
“那时候我就想,既然导师给提供了良好的起步平台,同时有信心能继续在科研路上走下去,做为啥不继续搞科研呢?科研的路就这么定下了。”孙文文说。
事实证明这条路选对了。铭记回国前哈老师的教诲:“回国工作后,不要再依靠导师,尽量少合作,要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方向”。回国之后孙文文也开始在新的领域崭露头角。今年2月,孙文文以单独通讯作者的身份把论文发表在Acta Materialia上,报道了高熵合金组织结构设计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一个方向做一辈子?“我心向往之”
不过,孙文文也清楚,与“青年首席教授”的头衔相比,孙文文和她课题组迄今为止,发表的文章数量并不算很多。
这或许与她的追求有关:她希望文章至少要发表在“领域里真正的研究者都看得见的地方”。换句话说,她不是在追求“顶刊”,而是追求成果“被看见”,真的能推动研究向前进步。
孙文文对《中国科学报》说,她一直有个愿望:“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方向,可以盯住它一直做深做透。”平时风格有点特立独行的她,觉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研也是一种特立独行,并且还很酷的那种。
生在牡丹江边的孙文文,打小就“不想跟别人一样”。高考那年,身边的孩子大多选择去哈尔滨、沈阳、长春——最远不过北京读书,她就要不一样:报考了远在长沙的中南大学。
“妈妈之前带我去湖南的一些地方玩过,挺喜欢那里的,就报考了中南大学。”这个选择对于孙文文而言非常自然,就像她能很自然地适应不同地方的生活那样。
因此,憧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研发生在她身上,也很自然。特别是,当看到国内不少课题组很难盯住一个方向一直做下去,她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因为如果每个热点都去做一下,多少可能会有点“浮于表面”。
“我们这个领域有个日本的课题组,长期盯着钢铁材料的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几乎一辈子都盯在这儿,做出了非常深刻且独到的成果。”孙文文告诉记者,这样的科研或许可遇不可求,但她“很羡慕,心向往之”。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一个女的,做钢铁的(材料研究),独立带一个课题组,可能有人觉得她大概是个“女汉子”。
(资料图)
但事实与此刚好相反: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的孙文文,长相甜美、神似明星,熟悉的人称她是“东大张小斐”。
孙文文
“被人拿来和美女明星作比,心里当然美滋滋的。”孙文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中大方回应颜值话题:“很感谢大家这么夸我,不过我更希望大家因为我的研究记住我。”
孙文文的研究方向挺“硬”的:高强度钢、高熵合金等材料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近年来已接连在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以及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在让同行记住她这方面,已经非常出色。
不开组会,学生“双手双脚赞成”
除了顶刊论文,孙文文还有一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在她课题组,坚持不开组会。
她觉得,组会对学生个体来说效率不高,反而是与学生一对一地讨论课题、交流进度的做法更节省学生的时间。孙文文告诉记者,她在读博期间,与导师“哈老师”的沟通也是如此。
“哈老师”是孙文文对莫纳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克里斯托弗·哈特金森(Christopher Hutchinson)的别称。在“哈老师”的课题组,也不用开组会。
“从我读博时起,就听过很多学生抱怨说‘组会太无聊了’,其实想想也是,比如我两个学生一个做钢铁、一个做铝合金,方向完全不一样,那让做钢铁的在座位上待一下午听铝合金,确实挺无聊的。”孙文文说,他们在学习、实验中有交流的需要,但都在同个实验室同个办公室,什么时候都能聊:“没必要非要在这样一个场合,对吧?”
孙文文告诉记者,这样的交流模式,可能会让大家关系更融洽,“我们师兄弟们关系就特别好”。
或许是年轻,在采访中,孙文文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
这也解释了,她总是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视角出发,去对待师生相处、去指导实验科研。在她的组里,本科生、硕博士生七八个人,都相处得非常愉快。
问及学生们对课题组坚持不开组会这一惯例的态度,“他们举双手双脚赞同。”孙文文笑着说。
孙文文与团队
归国第一年,过了一段“穷”日子
对孙文文来说,课题组的今天得来不易。尤其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独立成组的第一年,她更是经历了一段“穷哭了”的日子。
“我是2019年末回国的,但东南大学的科研启动经费直到2020年4月才拨发,那段时间真的就是办公室空空、实验室也空空。”孙文文跟记者说,做材料的哪怕做个测试都得花钱,那时候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兜里空空,寸步难行”。
没人、没钱、没设备,“独立成组”的孙文文第一次体验到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莫纳什大学,经费是导师申请的,设备是课题组的,自己只需要有个idea做实验就够了;当自己成为课题组“当家人”之后,才知道有多难。
东南大学启动经费有30万元,但是要求在当年9月底之前“报账”。从4月拿到经费到要在9月底花掉经费,“时间紧任务重”,那种不舍得花又得花、花起来还不禁花的心情,孙文文至今仍五味杂陈。
好在,孙文文很快又获得了江苏省的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额有20万元。这笔钱没有设定期限,她可以“悠着点花”。
“穷日子”一直过到2021年。随着她对学校软硬件条件逐渐熟悉、与同学院其他老师逐渐熟络,她像寻宝一样慢慢发现了校内外许多可用的设备和资源,这帮她省下不少银子,也帮她保住了课题组的“钱袋子”。
2021年4月的一天,她们组做的一个材料样品质地均匀、轮廓清晰,不由得发朋友圈感叹:“贫穷使我好久没有看到长这样的样品了。”后面还配了两个调皮的笑脸表情。
现在,孙文文课题组通过申请各类基金、项目,逐渐有了一些“资本”,终于不用那么担心“受穷”了,实验室也逐步走上正轨。下个月开学,她的课题组队伍还会进一步壮大。
孙文文在实验室
在短短两三年内能有如此光景,也是孙文文一开始没有料到的。而其他人更不知道的是,当初直到博士毕业,她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继续科研——原因很简单,在博士期间,她一篇论文都没发表。
宽进严出与严进宽出
“我在博士期间,一篇论文也没发表过,就毕业了。”孙文文告诉记者,和她一样,组内大部分博士在读博期间也没有发过论文。
在对比了自己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读博与国内博士生的情况后,孙文文发现国内外培养模式完全不同:相比国内稍显“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对研究生的培养倾向于“严进宽出”。
她觉得,除了培养模式的差异,背后还有科研理念的不同:她的导师、学校并不关注博士期间是否发了几篇论文,而是看经历了博士学习之后,“所研究的东西是否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虽然没有发表文章,但孙文文的博士生涯同样受到了科学的科研训练。这也让她的成果在博后期间,接踵而至。
从2011年进组到2015年博士毕业,顺利拿到学位的孙文文不急着确定未来的路,就留在组内继续做博士后。博后第一年,她把博士期间的工作做了系统的梳理,投到了金属材料领域顶刊Acta Materialia,由于是四年积累起来的结果同时非常具有创新性,因此文章很顺利地发表了。
此后的博后4年,在导师“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陆陆续续产出了她关于钢铁强韧化、铝合金室温循环强化等研究的多篇论文成果,而且几乎都是顶刊。
“那时候我就想,既然导师给提供了良好的起步平台,同时有信心能继续在科研路上走下去,做为啥不继续搞科研呢?科研的路就这么定下了。”孙文文说。
事实证明这条路选对了。铭记回国前哈老师的教诲:“回国工作后,不要再依靠导师,尽量少合作,要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方向”。回国之后孙文文也开始在新的领域崭露头角。今年2月,孙文文以单独通讯作者的身份把论文发表在Acta Materialia上,报道了高熵合金组织结构设计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一个方向做一辈子?“我心向往之”
不过,孙文文也清楚,与“青年首席教授”的头衔相比,孙文文和她课题组迄今为止,发表的文章数量并不算很多。
这或许与她的追求有关:她希望文章至少要发表在“领域里真正的研究者都看得见的地方”。换句话说,她不是在追求“顶刊”,而是追求成果“被看见”,真的能推动研究向前进步。
孙文文对《中国科学报》说,她一直有个愿望:“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方向,可以盯住它一直做深做透。”平时风格有点特立独行的她,觉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研也是一种特立独行,并且还很酷的那种。
生在牡丹江边的孙文文,打小就“不想跟别人一样”。高考那年,身边的孩子大多选择去哈尔滨、沈阳、长春——最远不过北京读书,她就要不一样:报考了远在长沙的中南大学。
“妈妈之前带我去湖南的一些地方玩过,挺喜欢那里的,就报考了中南大学。”这个选择对于孙文文而言非常自然,就像她能很自然地适应不同地方的生活那样。
因此,憧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研发生在她身上,也很自然。特别是,当看到国内不少课题组很难盯住一个方向一直做下去,她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因为如果每个热点都去做一下,多少可能会有点“浮于表面”。
“我们这个领域有个日本的课题组,长期盯着钢铁材料的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几乎一辈子都盯在这儿,做出了非常深刻且独到的成果。”孙文文告诉记者,这样的科研或许可遇不可求,但她“很羡慕,心向往之”。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