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从“浮萍的智慧”看湿地保护中的中国民间力量

2022-11-09 19:45:44    来源:中国科学报    


(资料图片)

“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是主办方之一。李思辉摄

11月8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不同湿地植物及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主旨发言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龙春林以“少数民族保护与利用湿地植物的中国案例”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浮萍的故事,讨论了中华民族植物种植传统智慧的可推广、可复制性。

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老百姓把水稻田里面的浮萍当作宝贝。它的英文名字就叫duckweed,意思是鸭子的饲料,但实际上,浮萍不止可以喂养鸭子,还可以拿来养鱼、做药,甚至可以作为美容护肤品,最重要的是,当地老百姓认为浮萍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

龙春林介绍,经过科学研究后,真的筛选出了浮萍中的4株微生物,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非常强。“这印证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经过了几百年实践经验的检验。侗族老百姓的传统智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国智慧案例,并且可以在全世界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社区里作为模仿样本推广。”

11月6日发布的《武汉宣言》中就提到了“要认识到原著民和地方社区充分、平等和有意义地参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龙春林说:“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非常多,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不同湿地植物的多样性,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关于湿地植物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是传统植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高度重视并加以利用,用于发展生产,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生物多样性。”

本次会议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水生植物专业委员会、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湖北省植物学会承办。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