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一票难求”,科普能力如何再提升?

2023-08-24 17:54:45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各类科普场馆受到热捧,面临一票难求困境。观众中不仅有热衷打卡旅游的游客,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走进科普场馆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家精神。


(资料图)

面对公众到科普场馆领略科学魅力的巨大需求,科普场馆还能做什么,才能进一步提升科普能力?

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的“科学思想汇”沙龙在北京举行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等围绕“如何提升科普场馆科普服务能力”展开讨论。

坚持内容为王

科学普及应当坚持创作优质内容,已成为科普行业的共识,科普场馆也不例外。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深有感触:“科普场馆的发展已经形成跨界合作的态势,但无论合作还是跨平台交流,仍然应当坚持内容为王。”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郑念指出,加强科普内容资源建设,除了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外,内容上要进行创新性开发。“好的内容不是千篇一律的‘别人有什么我就有什么’,而应当要根据自己场馆的特色进行开发。”他说。

近年来,北京市石景山区科技馆在开发有特色的科普内容方面收效良好。今年4月,面向区域内人民群众的需求,石景山科技馆打造社区化科普品牌“景智计划”,组织了接地气、有温度、有吸引力的系列科普活动,以科普讲座、科普课程、科技研学、科技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反响热烈。

石景山科技馆馆长陈文生介绍,目前这些活动都是公益性的,旨在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质量,营造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作为国内首家以妇女儿童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尝试以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故事为切入口创作科普内容。“包括每年举办重大的科普主题展览,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等形式。”该博物馆社教部部长梁红介绍。

提供教育资源

“‘双减’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科普场馆如何跟教育相结合。”会议上,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赵洪涛发起的话题让与会专家产生共鸣。

与会专家认为,场馆资源是科普场馆与科学教育的结合点。“和其他校外机构不同的是,场馆最大的优势是展览资源,因此与教育相结合仍然要依托展览资源。”赵洪涛强调。近年来,国家博物馆借鉴学校课程标准,设计了一系列与学校科学课相互补充教育活动。

中国科技馆自2017年以来与北京市的200多所中小学建立联系,从“馆、校、师、生、课”等五个方面向学校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活动服务。

具体包括,根据学校不同年级、参观人数、参观时长等需求制定展览辅导、科学表演或者科教电影的场馆研学服务;面向“双减”后“课后一小时”的需求,研发出一套科学课程,完成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展,同时与学校合作开展校园科技节等科学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培训,把科技馆独特的科技资源介绍给学校老师,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等等措施。

多年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普基地作为北京市科普基地发挥专业优势设计了面向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普课程。“我们以大家熟悉的天然材料为依托,开设了《天然材料与我们的生活》系列科普课程,激发了青少年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家精神。”该科普基地负责人黄雅钦介绍。

与会专家相信,依托场馆资源的馆校结合将与学校教育的力量互补,在“双减”时代形成一股高效率的科学教育合力。

数字化助力

会议上,多位专家分享了暑假期间的“甜蜜烦恼”:场馆内人山人海,不管多大的场地都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对此,与会专家想到了数字化的助力。过去,场馆设计线上活动和资源目的是为了吸引公众走到场馆中来参观。如今,面对场馆“一票难求”的困境,场馆线上活动侧重点应当有所调整。

“除了引流的功能,还需要加强教育功能。”赵洪涛表示,“三年疫情以来,我们在线上教育活动和教育资源提供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积累,应当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的人通过线上共享场馆资源。”

近年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在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文化创意产品和传播方式上下功夫。梁红介绍,博物馆开发出《用爱守护儿童生命安全教育》系列短视频,出版配套图书,进行线上线下传播,普及儿童生命安全特别是性别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育儿理念。

同时,他们还选取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事策划制作《成长之约》系列动画,并在学习强国、央视频、抖音等18个平台传播,浏览量过亿。

陈文生指出,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场馆智能管理,有助于提升线上线下的运营能力。石景山科技馆推出“掌上科技馆”小程序,实现线上预约、空闲流量管理等场馆智慧管理。同时,场馆还采用3D全景VR动态视频系统,实现场馆全景视频导览呈现,极大丰富了在线观展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不受时间、空间与年龄的限制充分享受数字科技的服务。

陈冬妮则表示,有了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支撑,跨单位、跨部门、跨系统的合作将成为可能,让有限的场馆发挥无限的作用。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