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挑战《科学》:百位师生四年磨一剑为中国诚信正名

2023-10-18 21:54: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资料图)

“为了祖国的荣誉,可以来一场复制实验。”

2019年6月,《科学》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公民诚信度》的研究,中国在40个国家中排名最末。而衡量诚信的标准,只有捡到钱包后是否用电子邮件联系失主这一条。这一结论引得反对质疑声四起。

一个由200多名学者组成的“行为经济学”交流群,因此“炸”开了锅。远在大洋彼岸的“群主”张琪,发出了“组团”复制研究的倡议。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杨芊最先响应,通过“滚雪球”的方式,除了张琪,最终有来自国内14所大学的100多位师生加入。

2023年7月,这项历经4年的研究正式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研究显示,虽然在中国丢失钱包的“电子邮件回复率”是27.4%,但“钱包回收率”却达77.8%,而集体主义文化对此有重要影响。

论文的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杨芊告诉《中国科学报》,是团队的韧性和凝聚力,才得以为中国诚信“正名”。的确,很多作者至今仍是“网友”,为了尽早与《科学》对话,告诉世界真实的中国,来不及申请经费的他们,整个研究全靠“自筹”。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