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还难的,是让他们有机会站到起跑线上。对于流动儿童而言,这种找到起跑线上的机会更为难得。
(资料图)
5年前,在荔湾区东漖街道党工委的引领和指导下,“东漖街幸福家园·长颈鹿教室——东漖0-6岁流动儿童早期教育支持项目”在西塱文化活动中心落地生根。
联动各方资源,为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支持,致力于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助力每一位孩子如长颈鹿般“站得高,望得远”,拥有远见卓识。
“长颈鹿教室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堂,给孩子带来了快乐,还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同时也增进亲子关系”“在这个新的城市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玩很开心”……
数十场大型活动、外展宣传、亲职课堂、亲子课堂等等全方位、花样“早教”,给流动儿童们带来了快乐。
孩子们:这个早教班我知道!
一周总有一到两天,崔晨(化名)会在9点左右带着5岁大的女儿珠珠出门去“早教班”。和普通早教班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免费的“早教班”。
5年前,在东漖街道党工委的引领和指导下,“东漖街幸福家园·长颈鹿教室——东漖0-6岁流动儿童早期教育支持项目”在西塱文化活动中心落地生根。长颈鹿教室是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着力推动的公益教育品牌,通过联动广州民盟市委、社区、企业等资源,以线上授课、线下服务等方式,为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支持,致力于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助力每一位孩子如长颈鹿般“站得高,望得远”,拥有远见卓识。
在西塱村运营的第一年,长颈鹿教室开展了多场大型活动、15场外展宣传,开展“家长增能吧”亲职教育课堂3次、“亲子天地”亲子互动课堂7次、“师资加油站”教育增能课堂3次;场馆对外开放60次。共服务0-6岁的流动儿童与家长、教师2000多人次。
“长颈鹿教室开展的活动很丰富,之前参加过增能吧和亲子天地,我和孩子的关系增进不少,自己的育儿理念也有所改变”“长颈鹿教室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堂,给孩子带来了快乐,还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同时也增进亲子关系”“在这个新的城市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玩很开心”“这次和妈妈一起过来做手工,学会了很多技能和知识,我觉得很高兴”……
因为就在家门口,因为不需要昂贵的早教费,还因为社工们尽心、尽力的服务,“长颈鹿教室”成为城中村里家喻户晓的地方,也成为家长和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小天地。
妈妈们:我也要成为志愿者为大家服务
早教班不但让孩子们有机会站到了起跑线上,同时也让妈妈们有了成长的方向。
3年前,沈小姐带着孩子来到西塱社区生活。“因为人生地不熟,刚来的时候我们连节假日都很少出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通过社工的街头外展参与到一场长颈鹿教室举办的亲子活动,从此开始了家庭成长的蜕变之路。
沈小姐表示,在结缘长颈鹿教室前,和许多来穗家庭一样,她全身心放在家庭和孩子上,但是参与长颈鹿教室服务后,接触了许多邻居街坊和社区文化,眼界开阔了,心胸也开阔了。后来更是带领全家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各种社区公益服务付出自己的力量。
积分入学,是很多流动儿童家庭非常关注的事情。同样在西塱社区生活的小丽一家对于当地教育政策不了解,孩子又适逢求学年龄,急需积分入学,是长颈鹿教室服务为他们送来了及时雨。社工在联动专业机构举办积分入学政策宣讲和解读活动的基础上,还帮助小丽积极协调解决孩子入学问题。后来在多次举行的政策宣讲活动中,小丽也毫不犹豫加入到长颈鹿志愿服务队伍,担任起政策传播大使。
引入非遗手作,助推社区妇女灵活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塱村、裕安围村相邻,是东漖街辖区内典型的城中村,居住有流动人口约2万人,占比接近东漖街道总人口的34.5%,流动儿童及家庭的服务需求突出。
6月18日上午,在“微光成炬,大爱羊城”广州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志愿服务项目交流活动集市现场,“长颈鹿教室”展馆特别热闹。展馆设有宣传专区、展示专区和互动体验专区。在宣传专区,社工卖力地向参观居民详细介绍长颈鹿教室项目服务活动;在展示专区,各式各样的乱针绣、钩针编织、布艺、押花、团扇等非遗传承人手作,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欣赏,零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在互动体验专区,来穗亲子家庭专注认真地跟着志愿者导师体验非遗泥塑制作、立体手工、观赏鱼绘画等融合活动。
今年,升级迭代的“长颈鹿教室——“长颈鹿教室”来穗儿童亲子教育公益行动项目”入选“2022-2023年度广州城中村治理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获得培育扶持。该项目以荔湾区东漖街道西塱村、裕安围村流动儿童为服务对象,旨在通过发掘社区“能人”,培育长颈鹿教室志愿者队伍,开展“政策进万家”社区宣教服务,为流动儿童家庭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通过开设“家庭增能吧”为家庭赋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感受,解决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在广州市妇联第五届玫瑰公益创投活动的支持下,长颈鹿教室更是引入“南粤巧手工坊——“南粤巧手工坊”非遗手作助推社区妇女灵活就业项目”资源,透过开展非遗手工艺、民俗文化、社区寻宝等亲子公益体验课堂,提升流动人口对居住地社区的归宿感和价值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