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卤味气息正愈加浓烈,绝味食品(603517.SH)要与周黑鸭(01458.HK)相聚港交所!
于3月6日,绝味食品宣布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资料图片)
若成功敲开港交所大门,绝味食品将成为食品饮料领域又一家“A+H”股。亦有投资者笑谈,如果绝味成功在港上市成功,将成为唯一一家横跨A、港两地的“鸭子”。
然而,公告披露后,二级市场对此并不热情,绝味食品股价于3月7日早盘一度逼近跌停,截至发稿下跌9.02%,创出去年9月下旬以来新低。此番绝味股价暴跌,引发投资者诸多猜想及质疑。
牺牲估值,换取融资?
能实现“A+H”两地上市,是很多企业的梦想。那为何绝味食品正要迈出赴港上市的一步,二级市场的资金却纷纷出逃?
资本市场很现实,港股市场的估值和流动性相较于A股低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何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港股上市企业要回A股上市,包括一些国资能源企业。
无论是从板块还是个股看,港股市场食品领域目前的估值均远低于A股市场。
Wind数据显示,当前A股食品板块的市盈率(TTM,整体法)达128.66倍,港股食品板块的市盈率(TTM,整体法)仅有23.73倍,两者差距巨大;个股方面,在A股上市的绝味食品和煌上煌(002695.SZ)目前的市盈率(TTM)分别为136.81倍及225.1倍,而在港股上市周黑鸭仅为63.67倍,两地上市个股的估值差别亦十分明显。
因此不少投资者担心, 在A股市场取得高估值的绝味食品选择赴港上市并不是明智之举,在港股上市后期估值表现或不会乐观。
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绝味食品瞄准了港股市场自有其算盘。在公告中,绝味食品将赴港上市的原因归根于“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不难看出,绝味食品到港股市场上市,估值并非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是借助港股市场的融资渠道以助推公司的国际化布局和提升公司竞争力。
当下,国内卤味市场高增长势头已渐近尾声,竞争也日趋激烈,绝味食品正是将公司的增长曲线引入到了国际市场。从过去数年的经营表现看,国际市场这块“蛋糕”值得国内卤味品牌品尝。
2017年,绝味食品开始探索海外市场,目前在新加坡以及港澳市场已有所收获,此前筹备的加拿大、日本等市场直到目前依然未能给公司带来营收。但这不能阻止绝味食品在境外市场取得好成绩,于2018年-2021年,绝味食品境外市场(包括新加坡及港澳地区)的营收由5663万元增至1.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6.32%。
若能在港股市场上市,将有利于绝味食品增强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将卤味江湖故事传递至全球各个角落。
两地上市,谋求变革
国内的卤味市场已大变样,市场日趋饱满,竞争也更为激烈,同时叠加近三年来疫情的频频袭扰,卤味江湖中的参与者们高增长时代俨然已成为过去式。
作为卤味市场的龙头企业,绝味食品过去数十年一路高歌猛进,经营业绩也不断走高。在2016年,绝味食品营收不过32.74亿元,净利润仅为3.8亿元;到了2021年,公司的营收已经攀升到了65.49亿元,净利润更是上升到了9.81亿元,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上演翻倍好戏。
但进入2022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跨界者越来越多,绝味食品的高增长时代似乎已结束了。
今年1月底发布的财报预告显示,2022年全年,绝味食品预计实现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49%-77.57%,这是其2017年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成绩单。
在业绩变脸,发展的天花板越来越近的背景下,绝味食品走上了变革之路。在业绩大幅下滑的2022年,绝味食品提出要“深耕鸭脖主业,构建美食生态”。而泛卤味赛道,则被绝味食品视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在2021年年报中,绝味食品表示长期目标是用好“内生+外延”“产业×资本”的增长双引擎,构建美食生态。
为此,绝味食品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投资,投资标的中不乏知名品牌,如千味央厨、和府捞面、幺麻子和幸福西饼等等,同时还投资了餐桌卤味种鸭养殖上游企业、速冻米面食品生产供应商以及多家冷链物流公司。
在2022年6月底,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高达23.31亿元,占了总资产超过三成。
近些年不断对外投资也令绝味食品的资产结构有所弱化,公司相对同行业流动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但短期偿债能力承压非常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在2022年前三季,公司流动比率为1.20,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96;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5.87%,上年同期为19.67%,财务杠杆风险加大。
因此,赴港上市融资,绝味食品不但可以缓解偿债压力,还能继续推动公司布局境外市场,加码泛卤味业务,何乐而不为?
作者:遥远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