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AITO问界第10万台量产车正式下线。那么,一家新能源车企突破第一个10万辆最快需要多长时间?蔚来用了3年的时间,小鹏和理想都用了2年,而问界实现这一目标,仅用了15个月,可以说“问界速度”又一次刷新了行业记录。如此来看,与纯粹的造车新势力相比,问界无疑是幸运的,它获得了来自华为和赛力斯的双向加持,二者优势互补,融合共赢,共同铸就了十万跨越。
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总装车间的下线仪式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AITO问界15个月达成十万辆下线,标志着用户对我们的认可与信赖,也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华为凭借三十余年的深厚ICT技术积累,从产品的定义设计到质量品控,端到端跨界赋能,助力合作伙伴赛力斯迎来质的飞跃,让AITO问界成为技术领先、质量领先、体验领先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未来我们将加速从1到N,打造最好的产品、最好的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这个品牌!”
与此同时,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发言中表示:“10万辆AITO问界车型的下线,是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没有这种独创性的跨界合作,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本着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双方的合作将会越来越深入,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创造更大的价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为深度赋能,助力车企立足新能源领域
以AITO问界为代表的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跨界赋能汽车行业,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体验。同时,华为在ICT领域耕耘三十余年,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也早在2009年就已开始,每年研发投入约100亿元,直接研发人员超7000人。并且,华为的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 和 IPMS(Integrated Product Marketing, Sales & Service,集成产品营销服)体系,又在流程管理和产品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进一步赋能了赛力斯业界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双方优势叠加,双向奔赴,生产效率、质量品控、销售渠道覆盖、消费者体验等,均实现大幅提升。
此外,一贯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华为,更将以往消费电子产品的优秀实践,跨界适配到了汽车领域,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AITO问界是业内唯一在新车上市前进行大规模用户Beta测试的品牌,针对每款车型,都组织历时数月的Beta用户体验测试,测试样车数量多达1000台,测试里程长达数百万公里,在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中真实模拟用户验收,提前拦截问题,不断打磨产品,以给用户提供极致产品体验。
搭载“双智天花板” AITO问界M5智驾版开启高阶智能驾驶
第十万台下线的AITO问界M5智驾版,是首个搭载“智能驾驶天花板”HUAWEI ADS 2.0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天花板”鸿蒙智能座舱3.0的车型。
问界M5智驾版车内智能感知更进一步,让车适应人,实现座椅位置、HUD高度、后视镜位置等全方位自动调节。空间音频技术、后排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PC车机互联、手机应用内地址导航流转等一系列全新软硬件技术的上车,让“智能座舱天花板”再升级,实现了“移动的全屋智能”。
问界M5智驾版采用激光雷达+视觉的融合感知技术,在融合BEV网络(Bird Eye View鸟瞰图)的基础上,业界首创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能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结合道路拓扑推理网络,率先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带来无限接近于L3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问界M5智驾版让人驾更安全、智驾更舒心、泊车更省心,真正开启高阶智能驾驶走向普及的元年。
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10万辆一定是其走向规模化的过程中第一个关键门槛。在”华为智选车“模式下,AITO问界用最快速度达成10万台下线的成就,完成了从0到1的质变。同时,华为赋能给问界带来了品牌、渠道、品质等多方面的优势,相信这种强强联合的造车方式会逐渐扩大差异化竞争优势,跑赢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