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先买房再卖房,房子也能“以旧换新”了

2023-10-14 08:51:53    来源:钱大王    

刚刚,小伙伴给我转发他老家发布的房地产新政,真的让人直呼牛逼!

大部分手法应该都熟——


(资料图)

鼓励人才多买房,补贴!

鼓励企业员工团购买房,补贴!

支持公积金政策扩募,继续试试契税补贴,二孩、三孩家庭购房补贴。

这些都是老套路了,不少城市都已用上。

让人眼前一亮的第三条:

鼓励房企购买意向购房人的存量房,对房企予以一定的购房补贴。

体制内有高人啊!

直接让房企下场,把想要买房置换、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手里的房子买下,然后让他们去买新房,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再细看随后的文件解读,对这个条款进一步做了解释。

这个措施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

解决部分改善性购房人 因首付不足 或为 享受首套房优惠利率而产生的先卖房再买房 的迫切需求。

What?

后面这个需求能理解,前面这个帮助解决“首付不足”的需求,把老房子卖了就能解决?

用力有点猛吧!

我们普通人买房,肯定是考虑到整个家庭的所有资产、负责以及现金流情况,再做出的买房决策。

这让企业回购就能解决首付了?

而且,现在许多房企的现金流,都是在走钢丝,这背后看来是有更多的算盘要打。

听小伙伴说,老家当地的一些房企,资金也比较紧张。

我想,这更多还是增加周转之道吧。

比如说,老房子值30万,新房子值100万。

虽然看上去房企花30万买了老房子,少了30万的流动资金;但是购房人有了30万首付,再从银行贷款了70万付给房企,买了100万的房子。

房企账上,一开始少了30万现金,但随着新房的成交,进账了30+70万。一进一出多出了70万现金。

嘿,库存少了,现金流盘活了。

妙啊!

哦对了,还能从政府拿到30*2%=6万的补贴。而且还能避免直接降价,售楼处被围的麻烦事。

硬着头皮吭哧吭哧的购房人,也住上了新房子,只是背上了重重的负债。

我随后搜了一下,这种“以旧换新”的房地产新政不少地区早早铺开了。

比如扬州。

他们更多是让6家房企和4家中介开展“以旧换新”,政府的角色还是组局。

从操作的流程看,买房人看中心仪的新房,可以先缴纳定金,等房地产经纪机构卖出自己的房子后,再完成最终的购房手续。而这个卖房周期根据各家房企和买房人约定的期限不同而不同,一般为一至三个月。如果三个月之后,现有的房子没能成功售出,买房人也能从开发企业那里拿回完整的定金。

更早以烧烤让大家熟知的淄博,在9月初就开始了“以旧换新”。

他们可能作为先吃螃蟹的人,心里有些顾忌,所以强调——

“首先要澄清的是,这不是一项政府政策,而是协会发起的倡议。”

淄博以旧换新的参与主体主要是5家中介,并没有房企直接走向前台,流程也类似。

根据倡议书,“以旧换新”为分五步:第一,中介与意向客户签订服务合同;第二,客户在中介合作的楼盘选房;第三,房企、中介和客户签订三方协议,客户缴纳意向金;第四,中介对存量房查证、验房和实勘;第五,客户完成新房购买手续。

随后,山东的日照、泰安等地也都出现了类似措施。

可以看到,房子“以旧换新”在各地不断推进之下,越来越成气候。

相对而言,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解决几方的需求。

买房人更快地住上新房子,房企更快回流资金,银行、中介多些业务量,地方政府更好地拉动当地经济。

而且这种方式可以稳定市场价格,比直接降价销售带来的麻烦和损失小许多。

之前我看着各地的楼房寂寞地高耸,以及走低的出生率沉思过,谁来住这些房子?

一边是住在老破小的人们,一边是空空如也的高楼,两者之间可以怎么结合,满足相互的需求?

就这么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

或许,“以旧换新”是一个小小的答案。

只是不要竭泽而渔,不要让没有足够首付、没有稳定现金流的人,背上沉重的房贷。

至于股市,各项数据没有明显的好转,依然艰难。

周期底部,诸事不易,熬着吧。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