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薰,你可能会想到香薰蜡烛、香薰包、香薰加湿器、精油香薰机?
△ 现代香薰产品
你以为“香薰”这样高大尚、雅致、小资情调的东东是从现代才开始使用?是从域外传入中国?那你就有点想当然啦~
(资料图)
其实香薰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其器具主要有熏炉、熏球、香囊、香枕等。而熏炉则为最主要的器具,是一种燃香之器,质地有陶制、铜质和瓷质等。考古发现表明,熏炉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就已经出现,到汉代较为流行,且十分盛行于上层社会,汉代出现了熏香文化的第一个高潮。熏炉的使用既有宗教、祭祀、香身、保健、防腐等实际用途,更有着对其所蕴含的精神气象的迷恋。
△ 竹节纹带盖陶熏炉
出土于上海市福泉山良渚文化高台墓地,是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熏炉
大量考古发现表明,熏炉是汉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其所出数量之多、造型之精美足以证明它在汉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熏炉为什么在汉代成为了重要的实用器呢?
△ 西汉镂空云纹鎏金铜熏炉
长沙博物馆馆藏,1976年出土于长沙市复兴街4号墓。器物整体呈豆形,通体鎏金,顶部有盖钮,盖呈扁弧形,与器身子母口相扣合,短柄,喇叭状圈足,炉盖有“X”、“Y”形镂空。
第一,伴随着秦汉大一统的进程,特别是汉武帝期间,疆域扩大,通西域、统南越、开海路,各民族经济文化融合,海外名贵香料源源不断进入中原,使熏香习俗得到快速发展,很是普遍。
第二,秦汉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盛行,烧香祈祝以达神明,所以汉武帝时期博山炉应运而生。盛传东海之上有三座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山上有仙人居住,楼阁宫阙均为金玉建造,还有灵丹妙药,人食之可长生不老。博山炉似把神话传说中虚无缥缈而又令人神往的三座仙山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当淡淡的香烟从如同山峦重叠的炉孔袅袅升起时,给人以无限遐想,表现出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北宋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博山炉的出现,使熏香的风习更加普遍,其独特的风格和蕴含的思想文化,使其成为后世熏炉的典范。
第三,汉代人席地而居,燃香草以洁室,既祓除卑湿,又怡人心肺。
第四,古代皇室贵族官僚地主之辈,使用高级华丽的铜熏炉,以显示其华贵而又受洁身之益,这也是熏炉之所以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原因之一。
△ 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错金博山炉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对于熏炉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熏炉铭》:“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文献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熏炉的功能,但可根据考古发现的熏炉的形制、其内残存香料,结合史料记载,从侧面了解熏炉的功能和熏香的目的。
祛除卑湿,驱逐蚊虫,净化空气,为熏炉最基本的功能。古人席地而居,特别是我国南方多阴雨,空气潮湿,多蚊虫。通过烧熏芳香植物散发出气味,可起到杀菌、除秽、除潮、清香、驱虫的效果。熏炉的高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高度也基本适合汉代人的坐卧习惯。
醒神益智、镇痛健脾,润肺宁心、养生保健。熏香法是中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古人通过随身佩带、室内焚烧香药、熏衣等方式驱虫、避瘟、防病。香薰炙衣被为汉代宫中的一种保健习俗。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就出土了彩绘陶熏炉,以及为薰香衣而特制、与熏炉配套使用的薰罩。
△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彩绘陶熏炉和熏罩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祈祝神明,祭祀祖先。自古以来,无论是奠天祭地,供养释迦,礼敬老子,尊宗礼祖,都要点香熏香。宋代丁谓所著《天香传》中说:“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所以达蠲洁。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荐。”可见上古用香主要是敬神祭祖。
听小编介绍了这么多,你肯定想知道燃上一炉香,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那就赶紧来长沙博物馆湘江北去——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吧,展览展出了西汉镂空云纹鎏金铜熏炉、魏晋瓷熏炉和唐蓝色琉璃香薰三件熏炉。让我们站在熏炉前,闭上双眼,思绪穿越时空,体验一把古人熏香的乐趣吧!
△ 魏晋瓷熏炉
△ 唐蓝色琉璃香薰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