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2022-03-10 09:04:37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10 9:39:49
选择字号:
淡水养殖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自然》阐明水产养殖将继续依赖陆地

 

淡水养殖为全球贡献了77%的养殖水产品,约80%依赖饵料投喂的养殖鱼类在淡水中生产。令人费解是,海水养殖吸引了大多数学者的目光,淡水养殖虽然贡献巨大,但却是“沉默的大多数”。淡水养殖有众多的从业者以及更广泛的淡水产品消费者群体,相关研究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对此,上海海洋大学讲师张文博团队和英国斯特灵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世界渔业中心、亚洲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及斯德哥尔摩应变中心等单位合作,在一项系统研究中发现:全球水产品供应中,淡水养殖的重要性远大于海水养殖,且水产养殖将继续依赖陆地。3月10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

image006.jpg

张文博        受访者供图

被严重低估的淡水养殖

水产品和水产养殖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为人类提供营养支持及减少全球食品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着重大贡献。这让水产养殖研究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水产养殖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当前的研究中,海水养殖在全球水产养殖政策议程中受到广泛关注,而淡水养殖的重要性和潜力却被国际主流学术界忽视。”该论文第一作者张文博对《中国科学报》说,“其主要表现就是海水养殖领域论文发表量数倍于淡水养殖。”

张文博分析说,这种状况由多种原因造成,首先是全球水产养殖相关研究仍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这些国家的主要养殖模式是海水养殖。所以很多欧美水产界科学家将海水养殖等同于水产养殖,而忽视了淡水养殖;其次,美国等海洋强国非常重视海洋开发和保护,各种机构和基金会为海洋研究提供了大量经费,海洋相关项目(如海水养殖)和资源远多于淡水相关项目;最后,虽然海洋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科学界和水产养殖业界对海水养殖从近岸走向远洋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难以预见相关技术、经济可行性方面的困难。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生产了全球一半的水产品。

“学术界通常认为,水产养殖产量将继续增加,成为未来人类最主要的水产品来源。”世界渔业中心社会和经济方向主任Ben Belton 博士说。

即使在不依赖饵料投喂的养殖种类中,全球淡水养殖的滤食性鱼类的可食用产量也高于海水养殖生产的滤食性贝类可食用产量。甲壳类主要在沿海陆地的咸淡水池塘中养殖,同时,淡水养殖占比逐年增多,而海水养殖生产的甲壳类产量极少。

“实际上,淡水养殖领域亟需更多科研力量等资源的投入。”张文博举例说,“以挪威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大西洋鲑(三文鱼)的选择性育种、营养饲料及生产系统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得其成为全球水产养殖生产效率最高的品种之一。相比之下,淡水养殖品种及其生产方式高度多样化,大多数没有得到足够的投资和研究,迫切需要学术界和业界投入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提升。”

image004.jpg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产量大、价格低、生态效率高。      受访者供图

存在同样的资源限制

学术界通常认为,淡水养殖的发展受淡水、土地等资源限制,而海水养殖的空间几乎不受限制。

“众多的水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表明,实际上并非这样。”英国斯特灵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David Little教授说。

生命周期评价是系统化定量描述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并评价其环境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作为一个较成熟的指标体系方法,生命周期评价被用来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评估环境表现和能源、资源使用效率。

“两者都存在类似的资源限制,水产养殖消耗的淡水和土地资源以及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饲料生产环节,依赖饵料投喂的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使用淡水和土地资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环境影响都没有明显区别。”David Little补充说,“而淡水养殖仍可进一步挖掘现有养殖面积的生产潜力,逐渐增加集约化水平,从而生产更多的水产品。”

未来全球更需要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更大。”谈及全球水产养殖未来发展趋势,张文博指出,“与海水养殖相比,淡水养殖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投入少、可负担的水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该团队认为,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多为低营养级的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其人工繁殖难度低,对低溶解氧和富营养化水体适应能力强,仅需要简单的技术和设备便可开展养殖生产。

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水产品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发展中国家水产品消费量快速增加。

“发展成本低、技术简单的淡水养殖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全球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张文博建议,全球在发展水产养殖中人才和资源的投入,需要在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以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该研究结论得到《自然》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审稿人赞同目前海水养殖吸引了世界的大部分注意力、资金和人力资源,认为本研究“可为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提供政策制定依据,有助于将人们将水产养殖的注意力从海洋转移到陆地上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331-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发E-mail给: 
    
 

淡水养殖为全球贡献了77%的养殖水产品,约80%依赖饵料投喂的养殖鱼类在淡水中生产。令人费解是,海水养殖吸引了大多数学者的目光,淡水养殖虽然贡献巨大,但却是“沉默的大多数”。淡水养殖有众多的从业者以及更广泛的淡水产品消费者群体,相关研究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对此,上海海洋大学讲师张文博团队和英国斯特灵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世界渔业中心、亚洲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及斯德哥尔摩应变中心等单位合作,在一项系统研究中发现:全球水产品供应中,淡水养殖的重要性远大于海水养殖,且水产养殖将继续依赖陆地。3月10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

张文博        受访者供图

被严重低估的淡水养殖

水产品和水产养殖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为人类提供营养支持及减少全球食品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着重大贡献。这让水产养殖研究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水产养殖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当前的研究中,海水养殖在全球水产养殖政策议程中受到广泛关注,而淡水养殖的重要性和潜力却被国际主流学术界忽视。”该论文第一作者张文博对《中国科学报》说,“其主要表现就是海水养殖领域论文发表量数倍于淡水养殖。”

张文博分析说,这种状况由多种原因造成,首先是全球水产养殖相关研究仍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这些国家的主要养殖模式是海水养殖。所以很多欧美水产界科学家将海水养殖等同于水产养殖,而忽视了淡水养殖;其次,美国等海洋强国非常重视海洋开发和保护,各种机构和基金会为海洋研究提供了大量经费,海洋相关项目(如海水养殖)和资源远多于淡水相关项目;最后,虽然海洋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科学界和水产养殖业界对海水养殖从近岸走向远洋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难以预见相关技术、经济可行性方面的困难。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生产了全球一半的水产品。

“学术界通常认为,水产养殖产量将继续增加,成为未来人类最主要的水产品来源。”世界渔业中心社会和经济方向主任Ben Belton 博士说。

即使在不依赖饵料投喂的养殖种类中,全球淡水养殖的滤食性鱼类的可食用产量也高于海水养殖生产的滤食性贝类可食用产量。甲壳类主要在沿海陆地的咸淡水池塘中养殖,同时,淡水养殖占比逐年增多,而海水养殖生产的甲壳类产量极少。

“实际上,淡水养殖领域亟需更多科研力量等资源的投入。”张文博举例说,“以挪威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大西洋鲑(三文鱼)的选择性育种、营养饲料及生产系统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得其成为全球水产养殖生产效率最高的品种之一。相比之下,淡水养殖品种及其生产方式高度多样化,大多数没有得到足够的投资和研究,迫切需要学术界和业界投入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提升。”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产量大、价格低、生态效率高。      受访者供图

存在同样的资源限制

学术界通常认为,淡水养殖的发展受淡水、土地等资源限制,而海水养殖的空间几乎不受限制。

“众多的水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表明,实际上并非这样。”英国斯特灵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David Little教授说。

生命周期评价是系统化定量描述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并评价其环境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作为一个较成熟的指标体系方法,生命周期评价被用来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评估环境表现和能源、资源使用效率。

“两者都存在类似的资源限制,水产养殖消耗的淡水和土地资源以及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饲料生产环节,依赖饵料投喂的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使用淡水和土地资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环境影响都没有明显区别。”David Little补充说,“而淡水养殖仍可进一步挖掘现有养殖面积的生产潜力,逐渐增加集约化水平,从而生产更多的水产品。”

未来全球更需要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更大。”谈及全球水产养殖未来发展趋势,张文博指出,“与海水养殖相比,淡水养殖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投入少、可负担的水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该团队认为,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多为低营养级的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其人工繁殖难度低,对低溶解氧和富营养化水体适应能力强,仅需要简单的技术和设备便可开展养殖生产。

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水产品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发展中国家水产品消费量快速增加。

“发展成本低、技术简单的淡水养殖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全球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张文博建议,全球在发展水产养殖中人才和资源的投入,需要在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以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该研究结论得到《自然》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审稿人赞同目前海水养殖吸引了世界的大部分注意力、资金和人力资源,认为本研究“可为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提供政策制定依据,有助于将人们将水产养殖的注意力从海洋转移到陆地上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331-3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