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同样食物换个时间吃,心血管病风险下降30%

2022-03-28 21:25:26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要想保持健康,吃什么很重要,但在什么时间吃也很重要。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在一天内吃进了同样的食物,但这些食物在早中晚三餐的分配顺序不一样。久而久之,你俩的体检报告也出现了显著差异。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孙长颢的研究团队就致力于揭示食物与时间的关系。今年3月,他们的一篇论文发表在《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该研究以糖尿病患者为例,揭示了什么样的一日三餐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率。

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饮食指南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2021年,全球20-79岁的成年人中有5.3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占了1.41亿。

在你身边的每10个人中,可能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基于每年一次的全国普查数据,研究团队对4642名糖尿病患者(2390名男性和2252名女性)进行了统计研究。平均随访时间5.9年,共有897人死亡,其中307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

在评估这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后发现:上午多吃土豆或淀粉类蔬菜;下午多吃全谷物;晚上多吃深色蔬菜、多喝牛奶,少吃加工肉类,能让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30%以上。

时序营养:饮食也有“生物钟”

“除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外,饮食的摄入时间对生物体的健康也至关重要。”文章通讯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讲师魏巍向《中国科学报》介绍道。

——这就是所谓的“时序营养”。

作为一个新兴的营养研究领域,“时序营养”研究包括了餐食频次、各餐食物摄入量、进食—禁食周期等,目的在于了解进餐时间如何影响健康,为处于不同时间段的每一餐提供不同的饮食建议。

在此之前,这个团队的另一项研究就发现,对糖尿病人来说,不同时段摄入的能量和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不同。晚间摄入高能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质,能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而本次研究更进一步地细化了食物种类,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选择合理的食物和摄入时间,提供更直接的饮食建议。”魏巍说。

为什么会出现“时序营养”这种学科呢?

研究人员解释,这些都是“生物钟”的作用。

“生物钟”好比人体内一台无形的“时钟”,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除了睡眠之外,人体中的很多基因表达、胰岛素分泌、褪黑素合成和代谢、乃至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等,都有其昼夜节律性。

但是,自然的昼夜周期并非影响人体内在节律的唯一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帮助人体重塑代谢节律。

正因如此,除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外,食物的摄入时间对于生物体的健康也至关重要。

时序营养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不再是稀缺品时,食物的意义就不再只是充饥果腹,而是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吃得健康”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心的问题。

借助时序营养研究,营养学科研工作者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更细致化、精准化的膳食调查,以更好地揭示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此外,基于对食物功效的新认识,还可以在健康产品研发中融入时序营养的概念。随着基础理论研究和人群数据研究结果的积累,基于特定人群的代谢节律有针对性地推出“白+黑”食品套餐,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健康的食物搭配。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研究证据充分后,基于‘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将膳食时序融入疾病预防和临床支持中,通过‘互联网+云健康’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配合膳食监测,最终为患者提供精准化的营养指导服务。”魏巍表示。

目前,这个研究团队已经开展了时序营养与健康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从中获取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数据,未来会开展更深入的机制探索。

他们希望,能为居民膳食提供更加科学的建议和指南。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