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久嵬:肿瘤精准治疗需“两条腿走路”

2022-04-22 20:31:3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22 20:30:43
选择字号:
崔久嵬:肿瘤精准治疗需“两条腿走路”

 

“肿瘤会导致患者全身性的营养消耗,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同时,肿瘤还会引发机体系统性炎症,导致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改变,影响抗肿瘤治疗整体效果。”近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教授崔久嵬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临床上可通过肿瘤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等营养干预手段介入,有针对性地满足肿瘤疾病所引起的营养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及代谢紊乱等问题,达成从营养干预到药物治疗阶段转化。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增加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成为肿瘤治疗全程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制定个体化营养干预策略

早期肿瘤患者,特别是可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非常重要。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如果患者在术前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可能会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感染等风险。

对于术后肿瘤患者,尤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时恢复正常饮食的患者,营养干预尤为重要。崔久嵬以上消化道肿瘤围术期患者为例谈到,目前已经有研究显示,通过含有鱼油、精氨酸和核苷酸等成分的特医食品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对外科手术的耐受程度,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而对于放化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治疗也同样重要。因为放化疗本身就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机体营养不良、炎症反应及代谢的紊乱,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近年来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辅助化疗时,给予相应的营养补充,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那么,如何评价肿瘤患者营养干预的需求呢?对此,崔久嵬表示,PG-SGA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肿瘤患者特异性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如果PG-SGA评分在4分以上,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相关的健康宣教,并予以相应的营养干预。

如果PG-SGA评分在9分以上,提示患者处于重度营养不良,需要对患者进行1~2周营养支持治疗后,才能进行相应的疾病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能够耐受相关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肿瘤患者总体上处于高代谢状态,如果不加以干预,将会出现营养不良,最终发展为恶液质状态。”崔久嵬说,恶液质状态表现为骨骼肌持续丢失,伴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常规营养治疗不能完全缓解,最终可导致进展性功能损伤。

相关临床数据统计,30%~8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癌症恶液质。其中,约20%患者会因为癌症恶液质死亡。

而对于癌症恶液质患者营养干预治疗,《肿瘤恶液质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建议,为患者提供关于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型食物的指导。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可以补充n-3脂肪酸营养素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

“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癌种、肿瘤分期和治疗手段,通过给予相应的特医食品对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崔久嵬说。

肿瘤营养治疗分级诊疗管理

通常患者医院治疗期间,有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得到保障。但是患者在院治疗的时间有限,当患者出院回归家庭、社区后,相关营养干预可能出现脱节。

鉴于此,崔久嵬认为,积极开展营养干预的分级诊疗尤为重要。具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在医疗层面,需要患者在肿瘤确诊后,同步进行营养诊断,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筛查和评估,在治疗过程动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干预。

在管理运行机制层面,应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确保患者在院外大部分时间能得到够规范化营养评估、营养监测及专业营养干预。

在院外管理支持层面,需要调动社区及家庭的支持力量,监督、管理肿瘤患者在院外时间的营养干预方案的实施,从而达到肿瘤患者全周期、全方位、全面的营养管理。

在患者层面,要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了解营养治疗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在院外管理的依从性。

在专业团队层面,应鼓励具有营养治疗经验的营养师或医生来加入肿瘤治疗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指导。

崔久嵬提醒,在患者规范化的治疗过程中,要确保营养干预有效实施,不仅仅要关注营养诊断和营养评估等方面的指标,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可能会影响患者营养状态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经济条件、心理状态等因素。

药物治疗与营养治疗相结合

当前,随着各类抗肿瘤药物研发不断进展,肿瘤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但仍未真正达成肿瘤精准治疗。任何抗肿瘤药物都可能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因为药物不仅会“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还有可能伤及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干扰机体正常代谢,而这往往会使患者的情况“雪上加霜”。同时,因个体差异,机体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也有所差异。

崔久嵬认为,在动态监测营养状况过程中,及时调整机体营养不良的不利状态,增加机体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当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就会使肿瘤患者双重获益,既能保证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又能提高机体的耐受性。

而营养治疗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为食物不仅可以提供能量,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基本物质,同时还可通过维持机体运行进而调节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最终达成辅助抗肿瘤效果。”崔久嵬说,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肿瘤进行诊断、治疗和评估,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全程动态诊断、评估和监测,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和营养治疗“两条腿走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发E-mail给: 
    
 

“肿瘤会导致患者全身性的营养消耗,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同时,肿瘤还会引发机体系统性炎症,导致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改变,影响抗肿瘤治疗整体效果。”近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教授崔久嵬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临床上可通过肿瘤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等营养干预手段介入,有针对性地满足肿瘤疾病所引起的营养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及代谢紊乱等问题,达成从营养干预到药物治疗阶段转化。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增加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成为肿瘤治疗全程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制定个体化营养干预策略

早期肿瘤患者,特别是可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非常重要。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如果患者在术前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可能会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感染等风险。

对于术后肿瘤患者,尤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时恢复正常饮食的患者,营养干预尤为重要。崔久嵬以上消化道肿瘤围术期患者为例谈到,目前已经有研究显示,通过含有鱼油、精氨酸和核苷酸等成分的特医食品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对外科手术的耐受程度,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而对于放化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治疗也同样重要。因为放化疗本身就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机体营养不良、炎症反应及代谢的紊乱,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近年来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辅助化疗时,给予相应的营养补充,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那么,如何评价肿瘤患者营养干预的需求呢?对此,崔久嵬表示,PG-SGA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肿瘤患者特异性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如果PG-SGA评分在4分以上,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相关的健康宣教,并予以相应的营养干预。

如果PG-SGA评分在9分以上,提示患者处于重度营养不良,需要对患者进行1~2周营养支持治疗后,才能进行相应的疾病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能够耐受相关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肿瘤患者总体上处于高代谢状态,如果不加以干预,将会出现营养不良,最终发展为恶液质状态。”崔久嵬说,恶液质状态表现为骨骼肌持续丢失,伴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常规营养治疗不能完全缓解,最终可导致进展性功能损伤。

相关临床数据统计,30%~8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癌症恶液质。其中,约20%患者会因为癌症恶液质死亡。

而对于癌症恶液质患者营养干预治疗,《肿瘤恶液质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建议,为患者提供关于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型食物的指导。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可以补充n-3脂肪酸营养素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

“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癌种、肿瘤分期和治疗手段,通过给予相应的特医食品对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崔久嵬说。

肿瘤营养治疗分级诊疗管理

通常患者医院治疗期间,有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得到保障。但是患者在院治疗的时间有限,当患者出院回归家庭、社区后,相关营养干预可能出现脱节。

鉴于此,崔久嵬认为,积极开展营养干预的分级诊疗尤为重要。具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在医疗层面,需要患者在肿瘤确诊后,同步进行营养诊断,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筛查和评估,在治疗过程动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干预。

在管理运行机制层面,应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确保患者在院外大部分时间能得到够规范化营养评估、营养监测及专业营养干预。

在院外管理支持层面,需要调动社区及家庭的支持力量,监督、管理肿瘤患者在院外时间的营养干预方案的实施,从而达到肿瘤患者全周期、全方位、全面的营养管理。

在患者层面,要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了解营养治疗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在院外管理的依从性。

在专业团队层面,应鼓励具有营养治疗经验的营养师或医生来加入肿瘤治疗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指导。

崔久嵬提醒,在患者规范化的治疗过程中,要确保营养干预有效实施,不仅仅要关注营养诊断和营养评估等方面的指标,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可能会影响患者营养状态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经济条件、心理状态等因素。

药物治疗与营养治疗相结合

当前,随着各类抗肿瘤药物研发不断进展,肿瘤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但仍未真正达成肿瘤精准治疗。任何抗肿瘤药物都可能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因为药物不仅会“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还有可能伤及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干扰机体正常代谢,而这往往会使患者的情况“雪上加霜”。同时,因个体差异,机体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也有所差异。

崔久嵬认为,在动态监测营养状况过程中,及时调整机体营养不良的不利状态,增加机体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当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就会使肿瘤患者双重获益,既能保证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又能提高机体的耐受性。

而营养治疗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为食物不仅可以提供能量,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基本物质,同时还可通过维持机体运行进而调节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最终达成辅助抗肿瘤效果。”崔久嵬说,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肿瘤进行诊断、治疗和评估,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全程动态诊断、评估和监测,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和营养治疗“两条腿走路”。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