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要注重培塑“工程社会观”

2023-01-08 10:25: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工程科技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通过“新工科”教育培养具有多维度、综合性和跨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标导向下,对学生“工程社会观”的培养应该成为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关注重点。


【资料图】

社会性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

尽管人类工程活动的历史十分久远,并创造过异彩纷呈的古代文明,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形态的工程教育却是在工程活动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规模化、制度化的社会行为后才逐渐萌生的,具体而言,是伴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的。这表明工程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

工程哲学“三元论”的观点厘清了科学、技术、工程三者在基本性质和活动类型上的区别,指出工程本质是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集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由“技术链”和“非技术链(经济-社会链)”共同构成的双螺旋系统。这种结构特性投射到工程教育中,决定了其不仅应有更丰富的内涵,还会受到更多变量的耦合驱动,具有更加显著的动态化特征。

世界各国的工程教育虽然因为“渊源有自”、国情各异而呈现出多元化面目,但总体上都处于不断探索、调整和变革之中。如美国工程教育便大致经历了由科学范式到技术范式再到工程自身范式的嬗变。其根本动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工程双螺旋系统中,链条内部以及链条之间各要素间的关联、交互行为都变得更加紧密和复杂;工程活动(尤其是工程创新)因此变得更具难度,也更富有价值。工程教育必须对此作出主动回应。

当今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和产业形态的影响与重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加迅猛和深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突发性公共事件相互交织,使未来社会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这使得培养具有更强工程社会观念,能够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能以创新性工程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工程社会观的含义及作用

关于何为工程社会观,目前似乎并没有具体而统一的定义,但毫无疑问,它是近年来有识之士所倡导的“大工程观”的核心要义之一。综合相关论述和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三个层次对其加以理解和界定。

第一层次,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所指出的,是能认识到“工程实践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重建的过程”,并能以相对宏阔的视角认知,把握科学技术、工程实践与人类社会交互作用的方式与规律;第二层次是能认识、认同人类在工程实践中所创造、发展的工程文化,特别是工业社会形成以来的工业文化及其价值内涵;第三层次是能认识到未来社会对工程从业人员在职业规范和通用性社会能力(如团队合作、表达交流、终身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并能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加以培养和提升。

工程社会观决定着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人类已经历了三次对社会发展影响至深的工业革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工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深刻变化,并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渗透。只有兼具历史眼光与未来意识,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审视工程科技和工程活动的意义与作用,才能明了新一代工程师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并能以创新创造的精神付诸未来的工程实践。

工程社会观决定着工程人才的发展高度。工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和核心,但并不仅限于此;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工程活动的实践过程往往涉及技术以外的多元化目标和多样性约束,关联着法律、伦理、环境、健康、文化等多重社会性因素。未来的工程科技人才只有摆脱狭隘的技术观念,才能打开视野格局,取得更大的职业成就。

工程社会观决定着工程人员与社会共生共融的能力。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学科专业加速融合、工程活动高度组织化和跨文化交流场景日趋增多的背景下,工程科技人员的沟通、表达、合作、组织和自主学习等能力都变得愈发重要。这些不仅体现了工程人员自身的社会适应度,更直接影响到其本人及所在团队工程活动的有效性。

也正因如此,国际上各种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和专业认证体系都将这些“非技术性能力”作为通用标准,视为工程专业学生在“出口”之际必须达成的毕业要求。

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工程社会观

当前,很多院校都已经通过开设专门的社会学或科技与人类文明、科技/工程伦理等通识课程,以及工程概论/导论课程,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社会意识,然而能够聚焦于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将事件、学理和价值有机贯通,体现工程或工业专属特性的课程尚不多见。

笔者所在学院十余年前即探索面向工业设计、机械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开设工程素养必修课“工业社会学”,试图以西方现代性起源为主线,通过介绍研讨工业革命以来的标志性事件,引导学生从制度、文化、技术等维度,辩证看待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的形成过程及由此带来的经验、教训与启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和路径选择的必然性,树立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等理念。

当然,此类课程建设难度较大,如何提升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很大探索空间。

同时,实践性亦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新工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应更多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复杂问题空间和“工程-社会”情境的建构,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让项目实践的人文取向更明确一些、工程要素更丰富一些、评价导向更多元一些、实施过程更协同一些。

笔者所在专业一直致力于构建以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为核心的结构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其与双创教育、学科竞赛有机衔接和融合,对学生多维度、综合性能力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绝不仅是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脚踏实地、敢于挑战、团结协作、求新求变的工程文化的体验和践行。

此外,工科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会涉及本门学科或某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工程技术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主线中,蕴含着丰富的工程社会元素。穿插性地把有关人物、事件和观点融汇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一种具体、生动的课程思政教育。社会发展视角下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将民族自豪感、专业(职业)认同感与现实紧迫感有机统一,激发其投身科技进步、工程创新的奋进意识和拼搏动力。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