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地处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亮点接二连三——先是大幅放宽转专业限制,允许本科生在学期间两次转专业,再与兄弟高校合作打破院校空间壁垒重混课程,建立“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专业。
与以上改革一脉相承,今年3月底,电子科技大学印发《“本科生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修读计划”实施方案》,成为我国大陆地区几乎最早探索“个人专业”的高校,将开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从本质上看,“专业”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组课程,这是“专业”概念区别于“学科”概念的关键,也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的原因所在。如果“专业”是一组课程,那么这组课程可以由教师组合完成,之后交由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进行组合,之后自己学习。由学生将课程进行组合所形成的专业就是“个人专业”(individual major)。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哈佛大学的名称为Special Concentratio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名称为Undeclared or Individual Major。
个人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特殊知识结构的人才,其知识/课程结构源于学生的自主设计,因而具有个性化、独特性甚至唯一性。进而言之,个人专业内在包含了一种否定性——学生为何要创造一种新的个人专业?由于他个人不认可既往的课程组合(专业),因此要把这些专业在个人层面否定掉。
我们也会发现,在时间层面上,这种个人的否定性同时要求个人具有创造力。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否定的同时,创造出一种仅属于个人、在这所学校从未出现过的新型课程组合。当然,个人专业也意味着要承担风险——如果个人专业完全是新专业,那么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市场会认可这个专业吗?
个人专业的个性化、独特性、否定性和创造性以及风险承担,意味着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内在关联,也与颠覆性创新存在内在联系。当下,个人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亚洲,日韩高校都先于我们开始了对个人专业的探索。比如,作为一所类似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荣誉学院,成立于2008年的韩国首尔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在其成立两年后,便迅速开始了个人专业的探索。其前两届学生约312人,其中31人创设了个人专业。这些专业的名称都非常有趣,如“拉丁美洲宗教学”“衰老研究学”“和平与统一学”“法律交流学”“文化记叙学”等。
时至今日,该学院的个人专业事例更加丰富,并成为后续新生的参考。新的个人专业包括“视觉文化趋势研究”“人类-机器人互动”“幸福研究”“未来研究”“热带研究”“音乐社会学” ……
201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白皮书中发布特集《面向2040的高等教育宏观规划》,催生了新的高等教育变革。其中,日本九州大学共创学部以个人专业模式为主要方向,期待在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该学院有许多典型的个人专业事例供新生参考。以共创学部2018级学生中村俊仁为例,他对减少卫星周围的空间碎片感兴趣,将研究项目定为“减少太空垃圾”,个人专业为“宇宙、数据分析和设计”。
反观国内,虽然目前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在本科教育战略中提出了个人专业,北京邮电大学也曾进行短期实践,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高校个人专业的探索已经落后于我们的日韩邻居。也正因如此,电子科大以及未来更多大学的实践探索值得期待。
当然,这也要求我们进行某些政策层面的调整。比如,目前个人专业在我国的专业目录中尚没有位置,建议教育行政相关部门尽快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立“个人专业”,对相关探索予以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专业”对学生要求非常高——他们需要放弃对既有成熟专业的简单选择,将现有专业中的课程解构出来,基于自己的问题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坚持完成学业。但是,如果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刷题”和“考试训练”为主要方向,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培养出“个人专业”需要的学生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期待“个人专业”的探索能够带动基础教育的改革。
最后,选择个人专业的学生需要勇气和创造力,也需要学校充分支持,特别是导师团队的支持。我们期待电子科技大学在支持系统建设方面积累本土经验。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