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创新成为社会“高频词”,被誉为创新发展“另一翼”的科普也站上风口。作为公益性事业的科普,有望在插上产业的翅膀后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天地。
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支持的“科学思想汇”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专题研讨,科普研究者、科研机构代表、科技企业代表、科普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围绕“‘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的主题展开讨论。
(资料图片)
融合发展
“要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9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为科普事业提出了新的愿景。其中,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兴办科普企业等措施成为培育壮大科普产业的重要途径。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副处长龙华东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科普事业已经呈现出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态势。
龙华东从国际上的一些成功案例获得启示。例如,在美国,博物馆业对经济的贡献在2016年时就达到500亿美元,相当于提供了约72万个岗位。在日本、冰岛等国家,不少城市通过科普活动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城市形象,科普场馆成为网红“打卡地”。
“科普+”产业的市场化思路不仅能够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也将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例如,化工行业饱受“环境污染”诟病的语境下,化工科普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深耕化工科普多年,他深深感受到,只有让人们多了解化工,改变人类生活的化工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才能吸引一大批青年人参与知识创新的过程。
2023年初火出圈的《流浪地球2》是科学与影视“双向奔赴”的典范之作。在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看来,科普对影视的赋能包括内容赋能和技术赋能两个方面。
“科学顾问们协助主创团队从2019年开始花了3年多时间,完成了20万字的世界观构架,影响了三分之一的剧情。”林育智表示,“当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理解的方式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普’,靠的是人类的共情与共鸣。”
投资催化
本次研讨会上,如何促进科技研发、市场推广与科普有机结合也是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腾讯公司陆续设立“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等项目,旨在资助科学家开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研究。腾讯科协副秘书长何建红介绍了腾讯在公益科普助力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强调通过科普服务提升产业对前沿科研成果的认知,打破科学家与产业界的对话鸿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也有同感。他认为,科普可以帮助投资者理解他们所投资的领域和企业,包括市场理解、技术理解、风险评估、战略决策以及吸引合作伙伴和客户等。
与会代表认为,投资将成为科普+产业的良好“催化剂”,科普帮助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投资人更加理解作为产品的科学技术,打破不同政、产、学、研等不同背景参与者之间的圈层壁垒,从而实现有价值链的产业。
升级产品
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事业往往由政府主导,以供给来推动需求。“发展科普产业是实现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长期从事科普研究的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郑念指出,“公益性的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的科普产业是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两轮,只有两轮驱动才能快速发展,做强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
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司科普处调研员杨启明在此次研讨会上表示,公益性的科普事业应当充分与产业化、市场化机制互补。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精神与文化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谢雪介绍,他所在的机构开发出一系列体验式的航天科普产品,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互动式科普产品主要基于VR技术,让参观者戴上VR眼镜或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箭发射、坐月球车、当指挥官等航天场景。
“我们从2017年起投入经费研发科普产品,到今天已经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营业收入。”谢雪表示,“通过科普让更多人认识航天、关注航天、喜欢航天,良好的社会氛围将助力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科普产业与航天事业发展的互融互促。”
元宇宙是一种助力科普产品升级的新技术。元一畅想创始人谢浩指出,元宇宙具有“人人参与”“人人创造”“人人分享”的设计理念,有望通过虚拟空间的体验创造出面向科普展览的轻量化新产品。
此外,科普场馆建设运营机构格方乐融总经理张望表示,除了科普产品本身需要升级之外,成功的市场化也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首先应当厘清供给侧、需求侧、付费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化、社会化逻辑。”他说。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