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运动后“猝死”“猝瘫”

2023-10-16 21:49:30    来源:广州日报    

上月,42岁知名主持人李林因感冒未愈去健身突发心梗去世,引发不少关注。广州科医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王文英提醒,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将在秋冬进入高发期,遇上气温骤降的日子,患有基础疾病的人需要警惕运动后发生“猝死”“猝瘫”的情况,既使是健康人群,在感冒、饮酒、熬夜或者疲劳等情况下,都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资料图)

这几类人运动要尤其小心

“好想减肥,又觉得身体很疲惫,担心一运动就会猝死。”进入秋季后,不时能看到一些人在网上表达对运动的担忧。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非创伤性的意外死亡,即为‘运动性猝死’。”王文英表示,患有先天性遗传疾病、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65岁以上老人,平时较少锻炼、体质较差或者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患者,都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此外,如果患有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甲亢、甲减等,在运动时也须警惕发生风险,一旦发现不适就要停止运动。既使是健康人群,在感冒、熬夜、饮酒,或者非常劳累的情况下,都不合适剧烈运动。

王文英提醒,秋冬为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本来就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发生心梗猝死。而糖尿病、低血糖、甲亢、甲减等代谢紊乱性疾病都有心脑血管相关的并发症,增加运动猝死的风险。

血糖、甲功不稳时,须禁忌运动

“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积极运动,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血糖,但是一般建议患者在餐后一小时运动,以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发现低血糖,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就要及时补充糖分,纠正低血糖。”王文英提醒,在空腹血糖高于16.7mmolL或低于4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有运动禁忌,需等病情控制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年纪稍微大一点、心脏状况不太好的甲亢患者,很容易因为运动引起心律失常,这也是导致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甲亢患者有可能会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除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这一风险因素外,也容易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甲状腺功能够控制到接近正常后才去做运动。”王文英说。

预防运动猝死,注意以下几点

王文英介绍,如果担心发生运动猝死,不妨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做好心率监测,调整运动强度。

建议佩戴运动手表,在运动过程中监测一下自己的心率。最大运动心率=(220-年龄)x0.8,如果运动时超过了这个个人最大心率参考值,就需要减低自己的运动强度了。

2.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或者有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等问题的人,尤其建议到医院进行身体评估,通过心电图、验血、测血压等去了解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提高运动的安全性。60岁以上老年人在社区都有每半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帮助及时排除一些器质性的健康问题。值得提醒的是,定期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对于健康人士来说同时重要。

3.身体状态不佳时避免运动

在运动时,一旦胸闷、心悸或者心慌等不适症状,就更加应该去及时做身体检查,排除健康风险后再去运动。另外,也要注意避免在熬夜、喝酒、感冒或感到劳累时进行剧烈运动。长期不运动的人,也需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突然进行剧烈运动。

4.运动时带上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建议结伴运动,并随身携带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万一有感觉心慌胸闷,就要马上停止运动,进行自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王雯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