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炜
已经过去的2022年可谓财险市场的高光时刻,不仅保费增速领跑全行业,净利润也再创新高。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22年,84家财险公司合计盈利550.85亿,较上年同期增加28亿,涨幅约5.5%,堪称爱情事业双丰收。
(资料图片)
作为财险市场最重要、占比最高的险种,2022年车险的强势反弹也构成了对财险市场整体业绩的最大支撑。根据银保监会公布2022年全年经营数据显示,当年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62%,距综改一周年时-8%的保费增速上演了一出V型大反转,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整个财险市场的扬眉吐气。
当然,车险历来都是财险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老三家”、第二梯队还是为数众多的中小财险公司都不外如是。但处于同一个战场并不意味着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与市场占比更高、经营底蕴更为深厚的头腰部公司相比,多数中小财险公司在车险市场的腾挪辗转都颇为艰难。
于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车险市场实际上“马太效应”仍在愈演愈烈,中小公司生存空间一再被蚕食,2022年的行业表现其实更多来自于头部险企的赢者通吃,很多中小公司则成为了“被平均”的对象。
随着综改进一步深入,车险市场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小险企和头部险企的差距在各个层面都在不断被拉大。
2022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这财险“老三家”以行业领先的保费增速(6.4%)和最低的综合成本率(95.9%),不断扩大着市场份额(+0.5%),并占据了行业超过九成的承保利润,其他几十家险企在车险中已在为了市场中边角料的残羹冷炙打得头破血流。
仅从市场份额来看,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险企以及排名在二十位以外险企的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揭示着车险综改两年多来车险市场格局的进一步演化:第二、三梯队的大中型公司,以及市场占比更小的中小公司的份额,正在不断被老三家蚕食。
不得不说,中小财险公司在车险市场似乎已陷入了一种悲观的“循环”中,市场份额下降,保费收入减少,费用、数据、用户积累等底蕴又无法“拼”过头部及中大型公司,从而导致市场份额及保费收入的进一步缩减。
在传统车险早就名分已定之际,新能源车险的崛起一度成为中小财险公司新的希望,不过巨头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加上悄然加入战局的各大车企,使得这一被普遍认为有望改变市场格局的领域中,中小财险公司同样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同样看不到机会。
2022年,新能源车的销售创新高,据商务部所公布的有关信息显示,国内汽车市场每卖4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且这一年也恰是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落地实施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有了独立的数据统计,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车险市场探索未来的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但传统车险市场的“二八分化”也很快在新能源车险上得到了延续,“绝对王者”老三家凭借其完善的渠道网络拥有品牌与服务的先天优势,并拥有足够的利润底气来承担试错成本,也因此在新能源车险上依旧强势,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惊人的72%。相比之下,市场排名二十以外的中小财险公司的份额则仅占4.5%。
诚然,的确有部分中小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上展现出弯道超车的迹象,如具备广汽股东背景的车企系险企众诚保险、一汽股东背景的鑫安财险,以及互联网出行生态股东背景的现代财险,都在新能源车险排名中实现了跃迁。但也无可否认,在新能源车险发展初期,如这般能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的险企并不多。
无论传统的车险领域,还是看似欣欣向荣的新能源车险市场,多数中小公司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仍然存在。
强敌环伺中,新的对手也在不断入局,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吉利等新能源车巨头,甚至宝马等传统车企巨头,都纷纷设立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全面进军车险领域。车险市场的巨大变革已呼之欲出,留给中小财险公司调整战略或打法的时间十分有限。
车险综改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在车险市场这一内卷到极致的红海,在车险综改持续深入、定价规则不断演进的当下,中小险企是否还卷得动?而新能源车险是否刚出道就大局已定,容不下中小险企的任何希望?中小财险公司能否另辟蹊径,又需要从哪里找到自身的盈利路径?那么,敬请关注《燕梳夜谭》第21期直播——本期直播将关注车险八大真问题:
①中小产险公司的车险市场地位以及痛点?
②关于新车,居然想放弃!为什么?
③关于新能源车,也不得不放弃?新车+新能源车都放弃,那还有什么车险可以做?
④关于旧车,健康的续保率是多少?如何提升和保持?
⑤费率弹性变成了0.5-1.5,是喜还是忧?
⑥面对现金流诉求、赔付率压力、费用率难题,还有机构生存与发展、总部费用分摊等等,决策中如何平衡理顺?
⑦对于中小产险公司,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车险费用结构是怎样的?
⑧讲车险的同时,需考虑非车业务是撑腰的还是猪队友?
嘉宾:
瑞士再保险中国前总裁、亚洲管理委员会委员 陈东辉先生
长安责任保险首席运营官、副总裁 黄雁南先生
主持人:今日保研究院院长、《今日保》联合创始人 林瑶珉先生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