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文
No.10《墙: 血与砖的文明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美)大卫·弗莱/著 林盛/译新经典文化·广州出版社 2023年2月
大媒依然在像选秀一样,从学府中选出他们认为合适的学者出镜。形象口才都不错的大卫·弗莱前两年就出场不少,他的《墙》在市场上也比较成功。
任何人都应该思考一个有关墙、房子、居住、定居的话题。墙几乎都有一种暧昧属性。它既是雄伟的,巍然屹立的,又是笨重的,被动挨打的;它能保护人,提高了人的安全感,也让墙内的人更软弱,更安于现状;哪怕是刚刚造好的墙,都会显得多余,它能阻碍敌人的脚步,但它似乎又迟早要被攻克或者自行衰落。
这种辩证法对人是很好的启示。有关长城的讲述在每一章中都出现,在第四章里作者尤其说到的喜峰口之战,它是长城在现代军队的攻势下,最后一次为守军充当掩护的战役。从城墙梳理历史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但这本书较简,相信会有写得更加完备的作品存在。
No.9
《盐镇》
易小荷/著 新经典·新星出版社2023年2月
除了“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感觉外,这样一本书还能带来什么?我不太清楚。书中的一些小镇人物和人物关系,是有意思的。有一位年过九旬的陈婆婆,被问到人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她就说是生育时和产后遇到的痛苦。作为镇上最风烛残年的人,一些邻居却说她并没有什么理由需要特别照顾,因为“她有好几套房子”,或者“她比谁都有钱”。这时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一个小镇的现实,而是一个人类层面上的现实:对于他人,同情有同情的目的,不同情有不同情的理由。
吃饭、生育和死,占据了书中人物的人生记忆的绝大部分。而其他的,像是亲情,像是兴趣爱好,这些能够滋润一个人的东西,在他们的口中很难听见。再有就是暴力。每个人都有过被打或打人的经历,这几乎成为每个写“中国地方”的作品里的标配,只是少数的打得详细,大多数都打得简略。一个人自己没有办法做、也不敢想的事情,他会阻止别人——通常是晚辈近亲——也去做、去想。
陈婆婆曾以出卖皮肉为生的,她像个生意人一样、毫不带感情地回忆那些“老头儿”,说他们死都死完了。说起她认识的同行,她所说出的也无非是她们的非正常死亡。但易小荷知道该用怎样的眼光,以及该引导读者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这个人,她在一则配图的底下说:陈婆婆说不出什么特别的经历,她语气平淡地聊往事,却总忍不住去擦拭眼角。
No.8
《神话中的弗洛伊德》
(法)皮埃尔·瓦罗/著 西希/译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11月
做到“通而不俗”,这是所有通俗文化读物可以追求的天花板。这本书做到了。在第八章里,作者说到了西西弗斯推石头,他说到了成年的条件是“放弃了童年之梦”,但并没有像那些公号水文一样,故作清醒地使劲打击人。它说,西西弗斯受到永罚,是因为他挑衅了神的帝国,但具体怎么个“挑衅”法,不同版本的讲法也不一样。它说,童年那种匡扶正义、拯救世界的梦想确实是要放弃的,但它的重点不在于否定梦想,而在于教人谦卑,教人意识到更多牢固的机制的存在——比如权力等级,过于冒进地挑战它,难免要付出代价。
在第六章,讲到塞壬歌声和奥德修斯的时候,作者的主旨是揭示快乐与危险的关系,快乐必然让人冒死亡的风险,除非像奥德修斯一样,“懂得如何在不同层次的人格之间取得平衡”,而在此之外,他也没有忘记提醒说,女妖神话的一个后果,是至今仍然给男性输入优越感,使其把女人仅仅当成欲望的对象,美丽且被动。此外,在说到普罗米修斯神话时讲到了女性在创世中的缺位,“成人意味着进入一个性别分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天堂”,在说到从忒修斯迷宫到伊卡洛斯之翼这一串故事时提出了“节制”的主题,都是很有道理的。
No.7《被入侵的天堂: 拉丁美洲环境史》
(美)肖恩·威廉·米勒/著 谷蕾/李小燕/译思库·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2年11月
该怎样让看到“环境史”这一看似很专业的词就却步的人相信这本书很“好看”?作者的叙述中,很多为人熟悉的事物被陌生化了,那些只需一张护照加一份机票完成的人类活动,被放回到了一个不远的过去,在那里,人与人的相遇总是既有暴力,又有惊奇。书中告诉我们,1890年代,自行车热在美国兴起,那“两个轮子的可笑玩具”,却引发了亚马逊的橡胶热,而到了20世纪初,香蕉取代了苹果成为美洲最广为食用的水果,有身份的女性都相信,公开吃香蕉不会损伤体面。
文化改变自然,自然又改变文化,这个辩证铁律在拉丁美洲的“开发”中不断被验证;人类要移动,但汽车和公路的发展扩大了城市规模,又使人丧失了城市居住体验。每一件事实都关联着其他的事实,指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进步的方向。而书中好看之最当属第一章,激发我去重温巴勃罗·聂鲁达《漫歌》里壮美的序篇。
No.6《峡谷与路标: 爱德华·托马斯诗全集》
(英)菲利普·爱德华·托马斯/著 杨泽芳/译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
难以用“高手”、“高人”之类的词语来赞扬托马斯。他的诗十分地舒筋活血,却不容易引起关于“技艺”、“技巧”的想象。他的诗最大的“功德”不在于展示自己的本领,而在于促使读诗的人自己去发现一些什么。在《失去了才明白》这首题目一目了然的诗里,托马斯讲到了一向走过的矮树林,在被砍伐之后才被“我”注意到,“如今地面光秃秃像一块骨头”,连砍下最后一棵柳树的伐木工,“连同他的账单”都不知何往。树木变成了柴捆堆,然而“我”并未停留于神伤,而是望见一条露出的小溪,那是一个“支流的支流”的源头——那恰如其分的、淡淡的发现感,一如弗罗斯特的《雪夜林中小驻》或夸西莫多的《瞬息间即夜晚》。
No.5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
(英)大卫·埃德蒙兹/著 许振旭/译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1月
讲哲学,特别是讲20世纪以来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若是不带着讲它的提倡者们的故事,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爱德蒙兹的这本书里,哲学是一群知识分子依从内心的选择,也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道,是他们彼此争辩并共同对敌的领域,也使他们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体会世间的喜怒悲欢。在我们遥望近一个世纪前的维也纳的时候,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纽拉特、波普尔、石里克等人的名字会让我们放下心来,爱德蒙兹告诉我们,只要留有一群活跃的哲人集体留下印迹,这个时代就不会是一无所获的。
No.4
《秦汉名物丛考》
王子今/著 新星出版社2023年1月
古代人的心灵世界,意识世界,从古文字里去探究,要比从出土文物里探究更有意思,后者往往使人重复老调,泛泛地赞扬古代人的技艺之类,前者,作为高度抽象的符号,能令人不断遐想。“名物”的考证是容易走向琐碎自闭的,但这本书里的考证却让人的想象力活跃起来,而且,一位粗粗了解古时留下的名字、成语、惯用语的读者,会在王先生为一个主题查经搜典写出的文章里,时时遇到“熟悉的陌生人”——那些名字的出处往往有画面感,那些名词的原本都有很形象的解释(例如“蚕食,尽无余也”)。王子今先生已退休,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在说明他的成就不凡。他的老师,秦汉史一代名家林剑鸣在调京后即少有作为,而王教授在这一点上超过乃师。
No.3
《风景的意义》
(美)约翰·萨利斯/著 杨光/译商务印书馆 2022年11月
莫奈一生画了无数的风景画,可是他却始终拒斥“风景”这个概念——萨利斯在本书第二章里一言抓住了要害。“风景不是作为风景而存在的,”莫奈在1891年说,“风景与环境共生,而且通过那时刻在改变的气和光。”所以,萨利斯讲,莫奈的绘画“主要是指向风景场所性的一面,即弥散的光穿越周围的气氛所打开的空间。”
假如对“绘画理论”生畏,感到枯燥,那么可以试读这本书。从对印象派绘画的分析里,对莫奈和塞尚如何描绘“风景”的解析中,萨利斯揭示了19世纪末的绘画革命为什么是必然的,为什么相对于技艺精湛的古典绘画而言,由印象派引导的现代绘画既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出于求真意志。如海德格尔所言,事物有其“澄明”之境,人最高级的智力活动,在于探索如何更好地阐发这澄明,塞尚和莫奈他们懂得这一点,他们的作品追求呈现光这一最神秘、最无法捉摸的对象,也总是设法打破人与“风景”之间固化的二元关系。
书中还有关于保罗·克利以及弗里德里希等画家的专章解读,尤其是克利,他那先知一般的作品在当今永远值得回味。此外,萨利斯还从分析绘画中,识别出这些往往被神化的画家的境界是如何一步步精进的,这又能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No.2
《村子里的陌生人》
(美)詹姆斯·鲍德温/著 李小均/译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
1950年代,鲍德温受朋友邀请,从美国到瑞士的一个小山村里住几天,想安安静静地写作。这个地方他来过好几次,跟这里的人也算熟悉,村庄很闭塞,只有六百多个居民,周围都是皑皑雪山,几乎与世隔绝,孩子们要上学,都得去到山下的小镇。村里人没见过什么现代的设施,没有电影院,没有银行,没有剧院也没有咖啡馆。然而如此偏僻的小地方,村里的小孩依然会一见鲍德温就朝他大叫:黑鬼!黑鬼!
鲍德温是小说家,但他的散文随笔水平更高。《村子里的陌生人》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极大,书中还有另一篇《土生子札记》,写到家庭,写到父子关系,写到他在社会上体会到的压抑。白人是冷漠无情的,但要命的是,白人同时也是无知的,天真的,饭店的服务员口里重复着“这里不接待黑人”,颜面上却不见嫌弃,这使得鲍德温的恨怒无对象可发泄,只好扔杯子,砸桌子。通过自己成人后的体验,他才理解了自己那严肃乏味、寡言少语的父亲,每个黑人都有这样找不到对象的恨怒,只能“内部消化”——使其他的黑人、尤其是家人朋友感受压力。
鲍德温说到,黑人从小接受的训练就是“无论别人怎么对你,你都要保持微笑”。他知道,就算这些小孩在学校里受过完善的教育,懂得什么叫平等,什么叫尊重,他们依然会喊他“黑鬼”,当面不喊,私下里也会喊。所以他从未在那里申诉什么“黑人的命也是命”,更没有谈论什么法律的欠缺——他知道制度约束不仅对这种日常性的侮辱完全无用,而且还会激化矛盾。他痛苦地接受了命运,但他说这也是所有人的命运:他是对的,任何存在着人群之分,也存在着歧视与被歧视、保护与被保护的社会,人们都在受着与美国黑人相似的折磨。
No.1《复调: 巴赫与生命之恸》
(美)菲利普·肯尼科特/著 王知夏/译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1月
巴赫与莎士比亚很像,其手中多写出一部作品,其人就往暗中又退后一步,以至于给巴赫写传记的人不得不臆想出许多细节。但音乐本身又何尝是清晰的呢?肯尼科特说,音乐抚慰人心,说这种泛话的人要么没有真正进入过音乐,要么没有真正进入过“生命之恸”;类似的,要是谁泛泛说他去世的母亲度过了幸福的一生——未受过穷,未遭遇过婚变,儿女都成才且都健康,亲属都和睦……——那也是因为他没有真正进入过逝者的心。
肯尼科特在丧母后开始习练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在这个过程里,他深入认识母亲,也认识巴赫,进而是认识自己。一个人活着若是全无生命体验,则他也没剩多少生命体征。这无关你的劳碌和贫富。正如作者在书中的一处所说,不要把什么都归结为“生活所迫”,就仿佛生活总是与你为敌似的。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