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很好的解决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种种问题,但也给当下的社会发展埋下了祸端,那就是致使 我国进入了轻中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60岁以上人口数量的激增,近些年我国 即将迎来退休潮 ,相应养老金的发放分配压力也呈现逐年上涨趋势。意识到了这一点现状后,为了避免养老保险基金分配压力增加,引发的各种更为严重的问题,近些年国家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操作。
那么问题来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养老金储备量如何了?是否足够给大家发放了?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近些年国家层面具体出台了哪些政策,来尽可能的增加全国范围内养老金的储备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从财政资金中直接拿钱来补充社保基金,是最简单直接,但却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也正因其操作的可实现性强,我国的很多城市都采取了这一措施,来减轻养老金的发放压力。比如说去年国家层面就从彩票公益金中划入310.89亿元,充实我国的社保基金,来进一步保障大家的养老金发放。
以往我国的一般城镇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适用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相同,事退人员即便不缴纳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后也能享受终身养老金待遇。 对于这样的规定,很多在小型企业上班的人,以及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城乡居民,都深感心理不平衡。终于在2014年10月份的时候,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新一轮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此后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也得满足最低15年的缴费年限,才能享受终身养老金待遇。
但这里我们应当注意一点,那就是为了确保此次改革的平稳过渡,有关部门特设立了10年的过渡期。那些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24年10月1日后才从岗位上退下来的机关事业单位从业者,处于10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养老金的并轨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作用,基本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才能起到更多的利好作用。
按照当前的规定来看,女性一般在50周岁至55周岁之间、男性年满60周岁时,就能申请办理退休手续。但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的当下,延迟退休方案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上了台面,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已经明确了延迟退休的具体适用人员以及延迟原则等等。很显然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出台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被延迟的这部分人,既能多缴纳一段时间的养老保险,又能少领取对应时间的养老金,对社保基金补充起到的利好作用,无疑是双重的。
往期文章: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