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当产业互联网呱呱坠地的时候,人们仅仅只是将它看成是一个互联网的孪生体,人们仅仅只是将它看成是一个互联网的变种。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以S2B为代表的新平台模式的衍生与出现。实践证明,仅仅只是以互联网的视角来看待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新的发展周期里的。
(资料图片)
于是,产业互联网的洗牌,成为了一种必然。
时至今日,我们早已看不到了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摇旗呐喊,我们早已看不到了资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趋之若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和理性地看待产业互联网,寻找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路径。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开始真正步入正轨,开始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对当下的发展进行一次总结的话,不再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概念,而是真正开始寻找产业互联网的正确的发展路径和方式,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呢?在我看来,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并非仅仅只是将「产业」和「互联网」两种元素进行简单地相加,而是一次互联网的新启程,产业的再进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产业互联网的正确发展逻辑。
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的新启程
当移动互联网发展到最高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们开始感受到凉意。流量的见顶,资本的退潮,都让它们无法再像以往那样高歌猛进,一日千里。处于头部的互联网巨头们更是率先感受到了凉意。于是,我们看到了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提出了「新零售」的口号,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则提出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
无论是怎么样的一种提法,它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互联网发展红利的见顶,新的发展亟待出现。因此,如果一定要对产业互联网进行一次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互联网的新启程。
首先,从技术上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其实并不是互联网技术,而是互联网技术的再进化。当前,我们看到的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诸多的技术,几乎都和互联网有着莫大的联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新技术都是衍生于互联网,都是发端于互联网。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如果对产业互联网进行一次定义的话,它更像是一次互联网的再出发,更像是一次互联网的再进化。可以说,正是有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不断变化,才催生出来了如此多的新技术。如果没有这些新技术作为支撑,如果没有这些新技术作为底层的基础设施,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必然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其次,从模式上来看。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开始出现,我们看到了以S2B为代表的诸多商业模式的出现。透过这样一种模式,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其实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时代的B2B、B2C模式,S2B模式将不会在如此快速的情况下出现。
事实上,后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告诉我们,所谓的S2B模式,并不是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模式,必然还需要进一步进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的牵绊。
随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产业互联网的模式聚焦在了去平台化,去中心化的发展轨道上。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产业互联网模式与互联网毫无关联呢?很显然,不是。
在我看来,正是有了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中心化的模式,正是有了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平台模式,才真正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去平台化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土壤。可以说,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正是为了弥补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才出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产业互联网模式发展和壮大的土壤。
再次,从形态上来看。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为代表的二元经济形态,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虚拟经济的发展势头盖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势头。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所谓的虚拟经济并不能够彻底取代实体经济,更加无法真正让实体经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这预示着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互联网的发展,必然是需要再度进化。那么,互联网进化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方向,便是弥补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方面的短板,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就是我们时下经常会提到的数实融合。
而数实融合,恰恰是产业互联网的直接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再度进化,恰恰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样本。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再进化,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浸淫和催化,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或许还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再进化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既不是「产业」,也不是「互联网」,而是新的产业。更为确切地说,产业互联网,是产业的再进化,产业的再升级。经历了这样一种进化和升级之后,传统意义上的,泾渭分明的「产业」和「互联网」,都将会不存在,而是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对产业互联网进行一次新定义的话,它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产业的再进化,产业的再升级。如果没有了产业,产业互联网将不会有任何的意义。这个时候,产业,更多地起到的是参照物的作用。
按照以往我们对于产业的理解,所谓的产业,更多地是指传统产业,更为确切地说,以制造业、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它们为互联网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最终让互联网玩家们得以借助互联网的模式来实现发展,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同样向它们提供了新的要求。
如果对这样一种要求进行一次总结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看成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供给方式业已无法满足现实用户的需求,由此产生了供求的不对等,产销的不通畅。如何改变这样一种窘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要通过产业的进化来实现。
而产业的进化,更为确切地表现,便是我们现在所提到的产业互联网。那么,产业的进化,是不是就是单纯地拥抱互联网呢?是不是就是单纯地用互联网的模式来实现呢?其实,如果仅仅只是将产业的进化定义于此,那么,其实是完全曲解了产业互联网的内涵和意义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产业进化,并非仅仅只是将传统产业放到互联网网上,更不是借助传统产业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而是需要对产业内在的元素进行一次深度且全面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产业的运行流程,生产逻辑进行一次全面地改造,由此,带来的是一次产业由内而外的彻底升级,进而再去和需求端建构一种全新的关系。
只有这样,产业的进化,才算是真正达成。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进化和升级。如果缺少了这些,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抑或是仅仅只是「互联网+产业」,那么,这样的产业互联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
结语
一味地盲目绑定产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一味地套用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必然是无法把握产业互联网的真正发展内涵和意义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新启程,产业的再进化。
认识到产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找到产业互联网落地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才能真正让产业互联网跳出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怪圈,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