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前,我们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村,村子基础设施落后,人均收入偏低,人居环境脏乱差,封闭的自然环境也禁锢着村子的发展思路”,说起以前村子状况,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银里村村主任周长军还是唏嘘不已。
(相关资料图)
但是群山环抱的银里村,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自2016年3月,燕山大学扶贫工作队入驻银里村后,这些美景在驻村工作队员、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姚远眼中,就成了等待开采的“金子”。
七彩银里艺术山村村标。燕山大学供图
经过仔细深入调研,姚远和他的同事决心以艺术的形式挖掘展示银里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民风,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而改变银里村落后的村容村貌和保守的村民心态。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700多天里,姚远风雨无阻将银里村和环绕银里的群山走了无数个来回,累计行走山路近8000公里,拍摄了十万余张照片,用光与影记录着银里的优美风光。同时他还带着画笔和发现美的眼睛,走进村庄和田野,以银里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为基础,创作了数十幅艺术作品。
在姚远的镜头和画笔下,银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他的作品一经展出,就引发银里村父老乡亲的惊叹,“原来我们的村子这么美”。
美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原来村道、河道两旁乱堆乱放的垃圾、肆意横流的污水、随意搭建的土房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银里村乘势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拆掉不合理的猪圈、厕所、柴垛,引导村民自发清理房河道、村道垃圾,在房前屋后种上应季花卉的活动都赢得了村民的一致拥护。
银里生态花园一角。燕山大学供图
经过整治,银里村现在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靓丽整洁、村子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这么美的村子,我们要好好爱护,不能再像以前这么糟蹋了”,义务参加环境整治活动的村民聂俊凤感慨地说。
在此基础上,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先后提出了“以旅游为龙头,种养为基础,加工为引领”三产融合发展的精准脱贫策略和以打造“七彩银里”艺术山村为底色,以田园康养农事体验为切入点,以提升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为重点,以实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的发展思路。
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带来促进银里村发展的广阔天地,“银里艺术山村绘画写生基地和艺术创作基地”建立起来了,银里村艺术酒店、生态广场、特色民俗、星空露营基地、银河廊桥、传统手工业广场等标志性节点景观也接连建成运营,原生乡野、淳朴民风和艺术气息有机相容,研学旅行团、自驾游客也纷至沓来。乡村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2017年,银里村被列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2021年,银里村被承德市围场县树立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与2016年相比,目前银里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4倍,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至10余万元,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村支书孙国志说。
此外,为了促进银里艺术山村的发展,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四处筹措资金,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筹集到750万修路资金,启动起了村子升级主干道的工程。最终,一条4.7公里长、对标省道标准、贯穿银里村南北的柏油路正式完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这是我们的发展路”,孙国志高兴地说,路修通后,他家种植的20亩中药材苍术迅速打开了销路,年增收近4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2022年春耕时节,村中20余户村民将自家的土地拿出一部分,纷纷改种苍术,期望借着便利的交通进一步发家致富。
“路修通了,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养殖、旅游研学和农产品深加工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燕山大学派驻银里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健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了自信。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