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名为《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以下简称报告)的全球调研报告在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发布。该报告由国际出版与信息分析机构爱思唯尔发起,对全球3000多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调研,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全球六所顶尖科研机构参与问卷策划、专家访谈和全球行动方案研讨。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介绍,“科研之信”包含了科研人员对科研活动本身的“自信”和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后获得的“他信”,该报告旨在洞悉当下公众对科学研究关注度的变化,评估当下科研人员对科研实践本身和对公众科学沟通的信心,并以此洞察为基础推动一系列行动,提振科研人员的信心。
科研“自信”:信息过载带来“甄别”困扰
(相关资料图)
科研“自信”是指科研人员的自信,科研人员对科研事业的信心,及其对研究的完整性、研究过程、研究技能和作为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有信心。
报告显示,科学及科研实践活动正在经历快速变革,全球性危机的紧迫性加速了开放科学,拓宽了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学术机构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以及跨学科和跨国学术研究合作,推动了速度惊人的创新和突破;虚拟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分享研究信息、与他人互动和讨论研究结果。
这些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广泛的科研活动和交流创造了积极影响,然而也为科研人员带来科研信息激增、甄别可信赖信息难度大的压力。
报告发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受访者都认为,近年来不实信息所带来的困扰和问题日益凸显。受访中国科研人员中,有53%认可将高质量、可信赖的研究与不实信息分开的重要性,而这一比例的全球平均值更高达69%。
全球范围内,经同行评议发表、研究方法设计,被受访科研人员视为研究可信度的最重要标志。对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来说,56%的人将经同行评议发表视为最重要的因素,64%的人将研究方法设计视为最重要的因素,82%的人认为在当下信息高度过载时代,他们更倾向于确保自己的研究被同行评议,以增加自己研究的可信度。
科研“他信”:公众关注带来的帮助与担忧
科研“他信”是指科研人员及其科研成果获得更广泛群体的理解和信任,包括科研资助者、产业界、媒体、公众等。
报告发现,面对全球性危机,公众寄希望于通过科学研究寻找应对挑战、解决危机的方案,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全球近三分之二(63%)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来公众对科研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
在中国,超过半数(56%)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公众对科研的关注度,以及公众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关注度均有所提升。他们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科研工作骤然被放到公众的镁光灯下,也引发了科研人员的担忧。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最担忧是“公众对于科研和科研开展方式的理解不足”(52%)。
改变现状:提升科研之信
对《报告》中的调研信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全球六所顶尖科研机构举行了多场专家圆桌会议。
“如今,政策的研判、设计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会积极吸纳科研人员的专业建议,社会公众也期望通过科研人员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解决全球性难题。随着需要使用科研成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更应当对这些科研成果的质量、可靠性和说服力予以重视。”穆荣平说。
在增强科研自信方面,专家建议,科研人员要高度关注科技伦理,开展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推动意义的科学研究,做负责任的科研创新,积极塑造科研诚信的文化;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确保高质量科学研究;认可同行评审等工作的贡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更加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在为增强科研信心层面所做的贡献,在其职业晋升评估时给予认可等。
在增强科研他信方面,专家建议,提升科研人员与产业界和政策制定流程之间的沟通效能,以推动利益相关方正确识别“真正适合的科研项目”,创造出具有价值(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科研成果;建立科学与公众之间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互动平台,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建立公众信任;为职业生涯早期科研人员提供工具和指导开展正式的科研交流培训,使其能够规范地、有效地开展研究交流,并鼓励他们将公众沟通技能纳入职业发展要素等。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