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崔田:以“双一流”推动高教高水平普及

2023-03-02 05:36:14    来源:中国科学报    


(资料图)

“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二是世界级高水平大学的状况。”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表示,我国实施的“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高水平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普及程度关乎到社会公平,建设平等且面向每个人的高等教育是我国高教发展的重要价值追求。

崔田表示,高等教育实现高水平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问题。

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在区域、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贫富”不均。高等教育在部分地区的集群化发展,对办学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地区间的学科发展差距,导致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其次是高水平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北京、上海和江苏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数量为前三甲,共占一流高校数量的45%、一流学科数量的56.3%,而广西、贵州等10个省份只有1个一流建设学科,这些地区和城市对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更为迫切。

第三是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有待继续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高等教育对于基础学科发展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亟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崔田建议,我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普及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进一步优化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布局。中央财政要引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强该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产生一批对区域经济等领域发展支撑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

同时,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任务更为艰巨,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薄弱区域的高校更是如此。在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评价中应适度向这些地方高校倾斜,可以建立学科特区制度,在学科经费、引才津贴、人事政策、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区分层次对“双一流”高校实行分类考核,综合分析研判,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等。

此外,还应加大对基础性强的学科的支持力度。这些学科的建设周期长,产出标志性的业绩比较难,且有滞后效应,对于这些学科需要遵循“长周期培养、长周期评价、长周期支持”的原则进行持续支持。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