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近半失眠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需积极干预|环球热资讯

2023-03-21 17:32:15    来源:澎湃新闻    


(资料图片)

60岁的张阿姨失眠长达3个月,在别人推荐下,她前后服用了两种不同的安眠药,但是每种药都是开始效果好,过了几天效果又不好了。因为失眠,张阿姨整天觉得昏昏沉沉,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两周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

经过评估,医生发现张阿姨除了失眠之外,还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情绪,一番沟通之后,医生为她重新制定了治疗方案,加用了一些抗焦虑药物。经过两周的治疗,张阿姨的睡眠逐渐改善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慢慢恢复了。

2023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王美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透露,在心理科门诊,像张阿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失眠了,只要吃点安眠药就能解决问题了,其实并不然,失眠患者常常同时合并有抑郁和焦虑,研究显示接近50%的失眠患者存在抑郁或者焦虑。

王美娟表示,失眠,尤其是急性失眠,大多由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子女升学等诱发,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容易形成慢性失眠。患者长期受失眠折磨,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而抑郁、焦虑的出现,又会助长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形成恶性循环:失眠-焦虑抑郁-失眠加重。同时,失眠也是抑郁焦虑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80%以上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存在失眠,因此,失眠与抑郁、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互相影响,临床上有时难辨因果。失眠与抑郁焦虑共存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干预。

王美娟表示,由于失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失眠的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多维度的评估,包括失眠的严重程度、睡眠习惯、情绪状态、有无应激事件等,综合了解患者睡眠以及与睡眠相关的情况才能真正帮助到患者。失眠的治疗需要多管齐下,去除病因是根本,通过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改善不良的情绪、消除应激事件等,失眠有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而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非常关键。王美娟建议,首先是注意睡眠卫生:保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等;保持规律的就寝和起床时间;规律锻炼,但睡前避免剧烈运动;规律饮食,避免就寝前饱餐,也不宜空腹就寝;避免下午和夜晚摄入烟酒、茶、咖啡等;避免在床上进行阅读、看电视、工作、思考问题等活动;避免白天午睡或打盹;躺在床上15-20分钟后仍无法入睡时,需要起床,做一些放松的活动再返回卧室睡觉,如仍无法入睡,可以反复进行该步骤;夜间醒来不看钟表。

其次,王美娟建议,要改变一些错误认知,不要过分关注睡眠,譬如老想着“今天晚上会不会又失眠”、“怎么到现在还没睡着”,不必受困于这些想法,过分关注往往更容易失眠,同时也要科学对待睡眠,不是一定要睡满8-10小时才是好的睡眠,更不要把睡眠后果灾难化,如有些人害怕失眠会给身体带来巨大伤害,如发生肿瘤,或是精神出问题,其实失眠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同时,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晚上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睡眠有波动很正常,要连续看一段时间内睡眠的总体情况。

王美娟坦言,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不是努力的结果,不要过于担心自己失去自然入睡的能力。最后,她建议,可以尝试下放松训练,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瑜伽等,都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改善睡眠。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