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热点:延迟与工龄退休,本质上是一样的?工龄满30年的人自愿退休可行吗

2023-04-15 14:43:38    来源:社保课堂    


(资料图片)

之前我国施行的一直是计划生育政策,近些年国家层面继全面二胎后,又放开了三胎政策,这足以反映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多高。事实也的确如此,近些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激增,由此引发的劳动力不足、消费能力不够等问题,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明显障碍之一。此时中央层面只能是“两手抓”,在鼓励有能力家庭生育的情况下,还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延迟退休”方案。

站在国家层面来看,延迟退休的利好作用凸显,因为被延迟退休的这部分人,既能多缴纳一段时间的养老保险,又能少领取对应时间的养老金。从个人角度上来看,延迟退休有利好也有弊端,有利好是因为我国的养老金发放向来 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之原则 ,也就是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未来可享受的养老金待遇越好。但很多人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年龄达到一定限度后,就极其盼望着能早些从原先的岗位上退下来。所以他们宁愿养老金待遇没有那么好,也不愿个人的退休年龄被延迟,这无疑是普遍现象。

当然中央不能要求大家牺牲个人利益,进而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的分配压力,所以仅仅是延迟退休还远远不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工龄退休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不少工龄满30年的人都强烈要求,能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退休。虽然国家层面对此没有明确的表态,说行或者不行,但总的来看,延迟退休和工龄退休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按照工龄,让大家自愿退休,整体的难度系数还是有的。

首先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增加人们的缴费年限,进而减轻社保基金在地方上分配的压力。而按照工龄退休,目的是吸引更多人参与缴纳养老保险,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为了大家领养老金更有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公务员的缴费年限达到30年后,就能自行选择按照工龄退休。不过细想一下,按照工龄退休之所以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还是因为这一方案具备一定弊端的。

比如说一些参与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本来养老保险缴费15年,等达到退休年龄之后,就能开始领取养老金了。现在直接将他们的最低缴费年限增加一倍,虽然能提高他们未来可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但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缴费压力。考虑到这一点,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数量比较多的家庭,大概率就会放弃缴纳养老保险,选择自己攒钱养老。这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如果参与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数量大肆减少,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一问题,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利好。

往期文章: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