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整体将长期进入销量负增长、收入低增长、0增长、利润低增长的‘内卷时代’,并且很可能刚刚开始。”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糖酒会现场,出现“唱衰”白酒行业的言论,迅速引发市场震动。
如果只看数据,此番言论并非 “空穴来风” 。
(资料图片)
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
2022年,规上白酒企业963家,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
完成销售收入6626.5亿元,同比增长9.6%;
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169家,企业亏损面为17.6%;
累计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降15.7%。
换言之,从场景-量价-集中度看白酒行业趋势,无论是白酒产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不断下降, 这都显示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而这意味着“内卷”。
但值得注意的是, 头部白酒企业的业绩仍实现双位数增长。
贵州茅台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75.54亿元,同比增长16.53%;归母净利润627.16亿元,同比增长19.55%。
而今年白酒行业的第一份季度报出炉, 山西汾酒仍在增长, 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左右,同样也证实了,酒业存量竞争下,头部酒企仍可实现超预期增长。
显然,在“市场蛋糕”越来越小,行业供给面过剩的背景下,白酒时代进入“品牌割据”的新时代。
这意味着中国酒类消费市场从“高增长”走向“稳增长”,从“行业性增长”走向“结构性增长”。
这不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向“白银时代”的转换,而是白酒行业“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的转换。
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企业向上游产业链拓展,不断加深、拓宽自己的护城河。
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2022年,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等各名酒企业共宣布了近50个扩产项目,涉及资金不少于2000亿,扩充产能百万吨。
另一方面,需要在品牌打造上出新意,持恒心,健全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以获得更好的价格与利润。
再一方面是需要通过数字化改造,在采购、库存、分销等环节实现高效协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具体而言, 白酒行业亟待产区化、数字化、品牌化、多元化、健康化。
比如跑出“汾酒速度”的山西汾酒在这几方面就下足了功夫。
汾酒的产区化: 中国白酒与地域密切相关,产区之路是中国白酒产业的“未来之路”。
汾酒的产区在山西吕梁地区,作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作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主产区,吕梁市白酒产量已经占到全国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以上。“十四五”时期,吕梁市将“以酒兴业”为新起点,以培育壮大“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文水牛栏山生产基地和中汾酒业为载体,建设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
3月30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在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原酒5.1万吨,原酒储存能力13.44万吨,年产曲量1.748万吨。
汾酒的数字化: 近年来,在营销创新方面多家白酒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和品牌推广,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去年,汾酒在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上进一步明确“智慧汾酒”目标,建设大数据平台,提升数据资产运营能力;洋河股份启动“智慧洋河”项目,积极拓展新营销、新零售格局,打通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数字化升级路径。
今年1月,汾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卫华与云时代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文逾一行举行交流座谈。双方就汾酒信息化及数智化体系建设开展全方位合作。
汾酒的年轻化: 《2022年低度潮饮趋势报告》提到,年轻人群是低度酒的主要消费者,也是最习惯网购的人群之一。
白酒的年轻化是中国酒业未来发展重要的趋势之一。基于此,汾酒推出了“竹叶青露酒”、“玫瑰汾酒”等低度白酒。此外还花式推出了“酒心巧克力”,实现跨界营销。
汾酒的多元化: 多元化多体现在汾酒渠道上。在传统渠道方面,汾酒要打通全国市场。自2019年汾酒省外销售份额首次超越省内后,全国化进程就不断加速。到2022年,公司全国可掌控终端数量突破112万家,全国经销商数量超3000家。
庞大的经销商数量,成为汾酒快速营销的底气。
汾酒的健康化: 公开生产“第一车间”,酿造健康竹叶青等,都成为汾酒活态、健康的“语言形象”。在清香型白酒基础上,打造健康化的高级形态,形成“既好喝,又养生”的特色产品。
尽管2023年产业结构进一步集中,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缓增长、理性增长会是主要特征。
但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优势机会依然存在,这场竞赛注定比的是品质,拼的是品牌,靠的是口碑。
可以预见,市场建设将进一步彰显头部力量,继续形成以优带优、以优创优的良性循环,这也为“早做打算”的汾酒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清香型白酒的崛起创造了基础。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