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写过:“幸福的基金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基金都是相似的。”
我们去年梳理过一份连续7年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名单,全市场只有9只基金上榜。
(资料图)
能跑出这个成绩已经很难得,更牛掰的是,像沙炜、周海栋这些大佬,是在2015年5月上任管理的。
牛市大顶点附近进场,日后能带基金出坑就不错了,还能每年跑赢主动型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基民高低得给整面锦旗。
不过,这样的人其实是少数,更多情况是,从高处摔倒,就在坑里继续挣扎,基民急也没用!
我拉了下,目前一共有26只复权单位净值在0.6以下的主动型基金,成立时间分布在2015年、2018年初、2020年8月后、2021年,基本都在阶段性高点附近。
其中有4只“喜提”腰斩……
今年以来,只有7只收益率为正,这其中又有4只涨幅不到1%。2022年收益率全线告负,其中有18只收益率在-30%。
在车上的、没在车上的都沉默了,越想越悲恸!
先看在该基金成立时就上任管理的基金经理。
→ 位居亏损榜首的××品质生活 ,基金经理是固收研究出身。
她从2020年8月底才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管理的首只产品××核心精选却是权益基金,任职以来收益率(2021/9/8卸任)70%多。
需要说的是,在她接手这只产品前,前十大主要是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接手后,持仓也依然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所以2020年乘上了大消费的东风。
但看上图的业绩走势,即使进入到2021年白酒、医药等核心资产雪崩时,基金业绩却一路攀高。
这得益于她在2021Q2大幅减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而增配新能源,这波切换使得基金踏上了第二个风口。
但这种激进的调仓换股方式,有点追涨杀跌的味道,彼时新能源已经涨到中后端了。
这或许也为××品质生活的腰斩埋下祸根。
××品质生活换手率高达2000%以上,每次前十大持仓披露出来,基本上都换个遍。
轮动节奏踩得好,倒也没啥好说的。问题是,这种手法迟早有一脚踏空的时候,随后她多次就在高位接盘股票。
比如2022Q2,天齐锂业、融捷股份首次进入前十大,股价已经接近历史前高;还抄底快手,结果此后股价都迎来大跌。
而后在下一个季度,将这些票全都调出前十大……
这种激进的投资方式,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固收出身的基金经理的风格。
值得一说的是,这家基金公司其他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整体换手率也非常高。
8只偏股混合基金换手率都在600%以上,其中5只换手率大于1200%。就连两只混合债券、偏债混合基金,换手率也大于300%。
旗下的一只FOF产品,前十大持仓基金基本同样是一季度一换,并且前期主要就是押注新能源。
对小基金公司来说,可能是想通过快速轮动的打法出圈。
这种打法,大牛市时业绩确实容易突出,像前边所说的那位基金经理一样,业绩一跑出来,火速发新基扩大规模。
但一到逆风局,业绩便会被打到地板下,毕竟盈亏同源。
像那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另一只产品, 业绩排名要么非常靠前,要么几乎垫底,过山车都不敢这么开……
当然,这可能符合极小部分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品味。
→ ××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 ,基金经理可是把三大权威奖项拿了个遍的大佬。
除了业绩牛掰,更主要的是他在2018年初,嗅到市场风险,提前将部分产品的仓位大降到1%以下,成功躲过那年的暴跌。
在2019年市场回暖时,又提前布局了科技、白酒、医药等后期热门赛道。由此,2020年管理的多只产品业绩翻倍。
但到2021年,由于他的持仓集中在消费、医药等拥挤赛道的大白马上,随着年后核心资产的雪崩,他的业绩也不断下滑。
尤其是××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成立时间正好在2021年1月,一季度(建仓期)前十大中的贵州茅台、中国中免、五粮液、长春高新、英科医疗,全都精准买在高位。
第二个重灾区便是在港股暴跌前进场,前十大中的腾讯、金山软件、碧桂园等,也是“精准抄顶”……
其实这几年“跌落神坛”的明星基金经理,和这位基金经理的特性很像,重赛道、轻估值,行情大涨时业绩爆表,行情不好时基民爆炸。
中途接手的,少部分基金经理有能力逐渐填坑,大多是继续淹没在泥潭里。
要说的是,成立以来亏损-50.59%的这只创新未来产品,大家都老熟了。现任基金经理是今年3月25日才接手管理的,还不到一个月,就不多说了。
→ ××远见价值 ,现任基金经理也是今年(1月10日)才接手的,今年以来收益率12.8%,努力填坑。
也正是从今年起,同类排名终于从底部挪上去了。加油啊兄台!
不过,他管理公募还不到1年,似乎倾向于分散配置行业以及做行业轮动,调仓换股比较频繁。
2022年9月最先接手的××乐享互联,随即进行了大调仓,新增传媒、煤炭、公用事业、房地产等配置。
传媒进的时间比较早,2022Q3第一大重仓股中国科传,彼时股价还趴在地板上。可惜,到2022Q4末,他就做了大减仓,持有比例只剩0.04%,估计只吃到第一个翻倍行情,无缘后边的第二个翻倍。
到2022Q4末,他将前十大几乎换了个遍,新增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同时还持有计算机、电子这些风口行业。
接手以来,轮动地跟上了TMT风口,所以目前管理两只基金,表现都还不错。
但真正实力的体现,还需要更多时间去验证。
→ ××国企改革 ,现任基金经理一定程度上是填坑人。
××国企改革成立于2015年6月4日,也就是牛市大顶点附近,成立以来收益率-53.8%。
但现任基金经理2020年4月接手后,任职回报2.44%。从业绩走势上可以看到,接手后业绩有过一段漂亮的起飞。
但也很明显,2021年8月底业绩“见顶”,之后上演疯狂大跳水,几乎把前边大涨的战果吃了回去..……
主要原因,还是栽在核心资产上。
接手后,他便加大食品饮料的配置,并新增了医药生物,重仓茅五泸、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大白马,之后就是熟悉的鬼故事了。
到2021Q3,他对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做了大减仓,并且从行业集中配置风格变为分散配置,调仓换股也变得频繁。
这是惨遭核心资产大血洗后,他做的一大风格大转变。
无奈的是,2022Q1,他开始抄底智飞生物、贵州茅台,结果抄在半山腰。
并且,2022年来回切换新能源赛道股票,以短线持股为主,确实拿到过一些好票,但像永兴材料、西藏矿业等上,亏得应该不少。
2022年新能源赛道确实不好做,这也使得××国企改革当年大亏37.66%,几乎把2020年全年38.61%的涨幅吃了回去。
按他的风格,今年以来收益率还不错,很可能是切换到了TMT赛道上。
其实在2022Q4,他就把中国电信买进前十大;也持有部分计算机股票。所以今年以来收益是比较不错的。
这位基金经理的行业轮动风格愈发明显,同时对食品饮料、医药似乎有一定的执着。
希望他能继续踩对下一个风口,早日带领基金脱坑吧。
→ 非常可惜,××龙头成立于2020年8月,赶了个午集,哪怕是在业绩爆发期,也始终没跑赢过沪深300。2021年业绩一度排在倒数前几。
不过,这倒不能全怪现任基金经理。
2021年10月底之前,××龙头由他和另一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且那位基金经理名字排在第一位。一般来说,基金主要由排在第一位的基金经理管理。
也有别的迹象可以印证。
一是2021年底之前,这只基金的收益落后于现任基金经理单独管理的产品。
二是2021Q3之前的前十大持仓,换仓非常频繁。
2020Q4的前十大,港股、A股各占一半,腾讯、美团居榜首。
2021Q1,前十大里港股就剩腾讯了,持仓以A股的核心资产贵州茅台、五粮液,以及科技大票韦尔股份、大族激光等为主。
2021Q2,前十大大买药明康德、李宁、比亚迪等6只港股。但彼时港股已经进入疯狂的末端,Q3港股大跌,估计持仓受挫不少,于是Q3前十大又大砍港股...
当年10月底,排名首位的基金经理辞任,由现任基金经理单独管理。
在2021Q4再经历一次大调仓后,前十大持仓基本稳定下来,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公用事业上,和他的代表作基金持仓有不少重叠度了。
从基金成立以来到2021年底,基金业绩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30%,但从2022年开始,基金虽然依然亏损,但已经基本和沪深300跌幅持平。
也就是说,从他真正掌管这只基金后,还是有一定“起死回生”功效的。
只是他的投资风格倾向于大盘龙头,大盘龙头股这两年确实跌得惨。
如此来看,这只基金“人和”方面是可以的,转机只等“天时”了。
整体来看,这堆基金陷入大败局, 要么是过于激进,没有特别牛的选股、择时能力,却频繁调仓换股、追涨杀跌;要么就是集中在大消费的核心赛道上,同风而起,也因风挫落。
总之呢,跟风的性质比较浓厚,这也是当下基金市场的一大困状。
当然,这里边还潜藏这一个问题,基金公司在行情爆火时疯狂发新基,对后期风险视而不见。
其实在高点发产品,不管是对基金经理、还是对基民,甚至基金公司自己,都是非常难受的。
为了把握牛尾巴,基金经理不得不快速建仓,不然渠道、基民分分钟教基金经理做投资。而随后在下行周期时一开始硬扛,快跌透的时候又扛不住各方面压力不得不强行转变风格,不断轮动追热点。
基民更加难受了,在亮丽历史业绩的催化下,夹杂着弥漫的荷尔蒙,高位买基金。同时,还要承受基金经理前有“价值投资”与后有“行业轮动”带来的大波动,这是基民界的“戴维斯双杀”。
那么,我们发现能做的就是——
在这些历史性高点,明显有泡沫的行情下,
基金公司克制住少在高点发产品、推波助澜让基民高位站岗;
基金经理尽可能地发声,我们看到不少优秀的前辈,随后都是很好的案例;
基民自然也要挡住诱惑,不要在市场陷入极度疯狂时,还去无脑梭哈!
这样子,生活还是美好的。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