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1973年开始,我就在上学的课余时间,跟随父亲张秉治学习打铁技艺,一直没有间断,50年的坚守,就是想把这门技术传承下去。算起来,从我曾祖父的铁匠铺到现在,已经140多年了。”5月11日,正在铁匠铺作业的张振帮说起家族打铁技艺的传承,显得很兴奋,“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苦,但是我从打铁中同样找到了乐趣。”
张振帮是河南省中牟县刘集镇徐庄村人。从小学开始传承打铁技艺。1996年,他可以熟练运用传统工艺打铁并能够进行独立实操,打制的镰刀、菜刀、锄头、铁锨、镢、镐、斧等,拿到集市上,成了抢手货。张振帮不满足自己的手艺,还经常到新郑市、开封市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丰富提升自身技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振帮结合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需求,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完善、提高、改进,研制了地膜机、花木锄、铲草机等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省内推广普及的同时,还发展到了周边其他地市。当时,张家铁匠铺生意红火,技艺超群,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
打铁不仅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冬天还好说,到了夏天,围着火炉,将料铁烧红锻造,不一会儿的工夫,大汗淋漓。最开始打铁时,手经常磨出血泡,还有就是打制刚刚出镗的铁,一铁锤下去,四溅的铁花,烫到手臂与脚面,疼得直呲牙。打铁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常常需要两个人默契配合。1990年之后,有了空气锤,不但节省了不少力气,成品率大大提升。
随着城镇化的加剧,种庄稼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农具的需求量与日俱减,年轻人不愿意出力气学习打铁,中年人外出打工,为了生计。“打铁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想想丢了这手艺也是怪可惜的,我就要求儿子张赞胜守着这个摊子,守着这门手艺,将张家的打铁技艺传承下去。”张振帮说。段双奇 摄影报道
热门